第四十四章 我不吃牛肉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董顺叫住了拿武器的马超:“等会儿!你拿长枪干什么?又不是骑马打仗!我们官吏办事,当然是拿环首刀。”
    丁不争从库房拿出一把环首刀递给马超。
    “制式三十炼。”马超撇了撇嘴,有些看不上制式环首刀。
    这个时代的锻铁技术,名叫叠打,先把铁加热到顶点,然后锻打成长条,再把这根铁条对折,叠起来再次锻打。
    每对折一次,金属表面上就出现纹路,叫做“炼”,而每叠打一次,纹路数量就会翻倍,依品质提升分别是:两炼、四炼、八炼、十六炼,三十二炼,六十四炼,最后“百炼成钢”。
    最好的武器,当然是百炼(其实是一百二十八炼),可以称之为宝刀宝剑。比如董顺的佩剑,作为西凉第一纨绔,可以不练武,但百炼必须得安排上!
    而六十四炼的精品,一般在前线军官手里。按照规定,郡里边的制式武器,三十炼就是上品(其实是三十二炼)。良品是十六炼,而八炼则称之为凡品。
    洛阳的制式武器是上品,让下边县里的武官都眼馋得很,而马超是在战场上见过大场面的,他平时用的武器是精品六十四炼,也是个不差钱的少爷。
    丁不争见马超挑三拣四,忍不住了:“你现在没有官职在身,拿上品已经很好了,以后升职了再琢磨精品的事吧!”
    董顺眼珠子一转,想到一个主意:“嫌刀不好?我跟你换。”
    他把今天上午杨修送给他的百炼环首刀递给马超,上边还镶着一颗宝石。
    马超顿时感动不已,他本是随口抱怨一句,没想到董顺真的给出更好的刀,不过既然是去杀人,他就不矫情了。
    “多谢董部尉,跟明光铠一样,我只借用一次,回来就还给你。”
    丁不争嘟囔道:“你就惯着他吧……”殊不知董顺有自己的算计。
    三人骑马来到城郊时,已经是黄昏时候。
    看到那坞堡,董顺才知道剧俊为什么宁可放弃城里的生活,而选择住在城郊——在洛阳城中是不可能建这样的坞堡的。
    董顺对丁不争叮嘱了几句,丁不争便牵着马先行隐藏起来,以备后续的变化。
    两人一靠近坞堡,望楼上的家丁便大声叫嚷道:“什么人!来者通名!”
    这哪里是家丁,穿着甲拿着长枪,跟士兵没有什么区别。不过黄巾之乱以来,各大家族蓄养部曲的事情并不稀奇。
    董顺从怀中掏出铜印亮了亮:“洛阳北部尉董顺,有事要见剧家家主。”
    他平时都是佩在腰间,今天特意把铜印放在怀中,是因为待会儿要打架,怕弄坏了。
    那家丁追问道:“有什么事?我好通禀。”
    马超直接口吐芬芳:“焯!董部尉六百石的官,见剧俊一个草民,还用得着说明什么事吗?快滚去通传!”
    六百石的官,在洛阳根本不算什么,家丁们平时都看不上的。
    但马超说得对,你剧俊再有钱,再人多势众,也不过是个草民而已!
    董顺对马超竖了个大拇指:“骂得好!”
    马超得意洋洋,以前跟着马腾,但凡有言语粗鲁的地方,马腾都会指责他是“羌女所生,没有将门之风”,马超从小就明白,要成为一方诸侯,就必须压抑他的天性。
    历史上马超写信给仇人曹操,都称“曹孟德”,而不是电视上说的“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没想到在董顺这儿,他口吐芬芳之后不但没被指责,反而被夸奖了,顿时觉得十分自在。
    家丁们欺软怕硬,见马超猖狂,反而重视起来,马上就通禀了。
    马超问道:“董部尉,待会儿那剧俊若是只在楼上说话,不让你进门,你该如何?”
    董顺冷笑:“他若是敢居高临下地跟我说话,我马上就取弓,一箭把他射下来。”
    马超大喜:“正该如此!”
    两人说话并不避着家丁,想必这番近乎威胁的言论也会入剧俊的耳中。
    半晌,剧俊笑呵呵地把门打开,来门口迎接二人。
    剧俊在幽州人里边算是皮肤白净的,容貌上等。他原本无须,逼走徐元氏之后开始留胡子,俨然有家主的风范。
    董顺自我介绍:“我是洛阳北部尉,这位是尉吏马超。”
    “字伯起。”马超补充道。
    剧俊有些无语,谁会在意一个小小尉吏的表字呢?
    毕竟尉吏和尉史是不同的,比如梁逸就是尉史,属于众尉吏的“队长”。
    剧俊脸上笑呵呵的,神态很恭敬,实际行动却并非如此,他守在门口有些警惕:“这个时候了,两位前来有何贵干?”
    董顺道:“有人举报你私杀耕牛,我问你,你前天是不是吃了牛肉?”
    剧俊脸色稍缓:“并无此事,想必是哪个刁民心怀嫉妒,造谣罢了。”
    就算真的杀了牛,他也不会承认的,那是大罪。
    “我不吃牛肉!”剧俊道。
    董顺道:“眼见为实,我必须看看牛棚,你可有意见?”
    剧俊连忙道:“部尉处理公务,草民必然配合,哪里敢有意见呢?”
    董顺满意地点头:“那就好,让人带路吧。”
    剧俊道:“部尉亲至,为董部尉带路是草民的荣幸!”
    他还是很警惕。
    一行人来到牛棚边,董顺装模作样地看罢,又道:“说不定你们处理得很干净,我得去厨房看看。”
    剧俊有些意外。
    董顺道:“职责所在,不得不仔细。”
    剧俊又带着董顺去查看厨房,董顺查看完之后,道:“目前看来并无问题,或许真是造谣——你们后厨煮什么东西,好香,害我肚子饿了。”
    “董部尉既然来了,不如吃点东西再走。”剧俊马上会意。
    董顺看了一眼马超:“这合适吗?”
    马超早有准备,毫不犹豫道:“部尉的公务已经处理完了,现在以私人身份在好客的剧家吃点东西,又有什么违例呢?”
    剧俊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他已经作好准备,要给这新上任的部尉送上三万钱,打点打点。若是聊得投机,送五万钱也不是不可能。
    三人刚刚来到厅堂,董顺就赞叹剧俊的书房雅致,提出要参观。
    剧俊的账本都在书房,岂能让董顺随便靠近,道:“还以为董部尉是武官,没想到对文墨之事也感兴趣?”
    马超道:“好教剧家主得知,我们董部尉乃是大儒蔡邕的得意门生!这里没有人比他更懂文墨!”
    这下剧俊没有阻拦董顺的理由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520/16617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