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小皇帝刘协

推荐阅读:歃血阴阳奇术出门捡到宝,天上掉下个凝姐姐!位面商铺:开局一块破布汉水东流我为天帝,镇压圣人不过分吧娱乐大佬从让别人吐槽开始修真:我若成魔又如何我在奥特编造剧本纽约1990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其实这一大队禁军的出现,和董顺还有点关系。
    本来中军校尉是董璜,皇宫里的安全尽在掌握。董顺把董璜斗倒之后,董卓把董璜革职,将中军校尉这个职位托付给了另外一个忠心的西凉人。
    但那厮太不济事了,很快就传出喝酒加调戏宫女,董卓马上就把他给撤了。关键时刻,杨彪推举了一个杨家的族人担任中军校尉,名叫杨琦。
    董卓考察过这个杨琦,此人十分耿直,便同意了杨彪的推举。
    现在看来,杨琦的耿直只怕是假的,谁家耿直校尉带一千个禁军围攻相国啊!
    其实董顺还真有点责任在里边,除了董璜的事情,要是他不杀杨修,杨彪根本不会来这一手。
    董卓慌了,问董顺道:“李儒呢?”
    董顺反问道:“吕布呢?”
    “我带你们打!”董卓气急败坏地骂道。
    袁隗满意地点头,他就是想看到董卓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董卓道:“杨家出手了,顺儿你说句实话,杨修究竟是不是你杀的?”
    面对父亲,董顺一向是瞎话张嘴就来:“不是我。”
    董卓看着杨琦,担忧道:“但他们认定是你干的,你能不能申辩申辩……”
    董顺放下王越的尸体,重新拾起方天画戟,低声道:“申辩条毛!你往东门走,我替你拦住这一千多个士兵。”
    董卓惊道:“你疯了!且不说你拦不拦得住,一旦你对禁军动手,他们会有源源不断的增援!洛阳城里有三万禁军你知道吗?三万!”
    董顺无奈道:“不然怎么办?你替我拦住士兵,我往东门走?”
    董卓气笑了:“那你来干什么?不如不来!”
    袁隗见两父子内讧,捻着胡须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他没有见识导致的,在士族的世界里,父亲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儿子代表绝对的服从,他根本想象不到,董卓董顺两父子吵架互骂是常态,算不上什么内讧。
    只能说礼教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关键时刻,一个年幼的声音从宫门处传来:“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齐齐转头,原来小皇帝刘协醒了!
    刘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倚着宫门道:“朕有些头痛,刚才是不是有人给朕下药了?”
    董卓反应很快,马上回答道:“启禀陛下,正是反贼皇甫嵩药倒陛下,欲行大逆不道之事!”
    刘协很错愕:“皇甫爱卿?他对朕那么好,原来平日里的恭顺是装出来的吗?”
    袁隗连忙道:“陛下容禀,皇甫义真今日谋诛国贼,怕陛下年幼受到惊吓,便让陛下喝了些安神汤,算不得下药。”
    刘协皱眉:“谋诛国贼?”
    袁隗正色道:“天下谁人不知,董卓托名汉相,实为国贼!这些禁军正是诛贼之军!”
    董卓厉声道:“杨琦,你身为中军校尉,是听陛下的,还是听杨家的?”
    杨琦慌忙跪下道:“臣对陛下对大汉忠心耿耿,苍天可鉴!”
    杨琦这一跪,身后那一千禁军全部放下兵器,哗啦啦跪了一地。
    我们不过是兵而已,掺和那些政治斗争干什么?陛下让我们砍谁,我们就砍谁!
    董卓哼了一声,扭头对刘协道:“陛下,你凭良心说,老臣最近对你怎么样?”
    “呃,还……还行吧……”小皇帝大概搞清楚状况了,原来是袁隗和董卓在互掐,现在都在争取他的支持。
    想通此节,他甚至隐隐有些高兴,士族也好,军阀也好,什么时候真把朕当一回事了?
    现在知道求朕了?呵呵!
    董卓对废帝刘辩确实很不恭敬,但是自从董顺献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后,董卓对于小皇帝刘协,在表面上还是很恭敬的。
    一念及此,董卓无比庆幸自己采纳了董顺的建言。
    袁隗面露鄙夷:“你若真对陛下恭敬,就不该大权独揽,而应该尊皇还政!”
    董顺听明白了,原来今天的主题是“尊皇讨奸,大政奉还”!刘协陛下万岁!
    董卓争辩道:“陛下才九岁,待他成年,我自然会还政!”
    董顺想笑,但忍住了: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小皇帝觉得很有意思:两位大佬互掐,竟然求我帮忙?我让禁军杀谁,谁就会死?
    好玩!
    袁隗找到一个反击的角度,道:“九岁……那你知道陛下哪一天满十岁吗?”
    董卓一时语塞:“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袁隗冷笑:“年纪大?老夫比你还大十几岁呢!告诉你吧,陛下是后天满十岁!你心里根本没有陛下!还假装忠心!请陛下令禁军诛杀董卓,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董顺目瞪口呆:怎么变成宫斗剧了?记陛下的生日也算手段吗?
    然而这一招对于九岁的小皇帝,说不定很有效……
    董卓大声道:“袁老儿颠倒是非,阴谋叛乱,请陛下令禁军逮捕他,廓清朝堂!”
    袁隗侧目道:“你以为谁嗓门大,谁就有道理吗?”
    事实证明,小皇帝确实更倾向于袁隗那边。除了生日之外,袁隗形象更好,说话有理有据,而董卓则粗蛮,喜欢吼叫,吓唬小孩。
    说起来很荒谬,一国大事,竟然以这些微不足道的理由来判断。但是你不能强求一个九岁的孩子做这么沉重的判断。
    他不懂,不能怪他,甚至都是你们害的!
    袁隗占据上风,越发得意。
    这个时候,董顺叹了一口气:“你们这些老头,根本不懂得陛下的心思。”
    众人齐齐侧目,刘协问道:“你是何人?”
    董顺放下方天画戟,一揖到地,恭恭敬敬地说:“下吏是洛阳北部尉董顺,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请陛下见谅。”
    那为啥禁军们能跪?
    刘协不解道:“你也没穿甲啊!”
    “臣内穿了贴身软甲——这不是重点。”董顺语重心长地说,“重点是,董相国是陛下最大的忠臣啊!陛下怎么舍得杀他呢?”
    袁隗高声笑道:“好!好!好!好一个大汉忠良董相国!”
    你不觉得滑稽吗?不离谱吗?
    董卓急了,拉着董顺的袖子低声道:“顺儿,你平时胡言乱语也就罢了,现在是危急存亡的关头,你可不能乱说话!”
    董顺一脸自信:“父亲莫慌,我董素卿只需一席话语,管教陛下幡然悔悟,立刻下令擒拿袁隗老贼!”
    袁隗忍不住笑出声:你的意思是,陛下不帮我们文官,反而帮那残虐的董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董卓也是将信将疑:“你别害我!”
    董顺挣脱袖子,毅然走到了刘协身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520/16615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