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她万古无疆 > 第六十八章 好多事

第六十八章 好多事

推荐阅读: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全球灾荒,我靠种地成为国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宠你生生世世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四合院:我的老婆力拔山兮气盖世婚后失控转生变成白毛狐娘萝莉无字寻仙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程树根将老鼠丢回墙根,眼底透着惊人的厌恶。
    “咱们村里很多房子都挨的近,这老鼠不会只我家有,族长不妨回去看看自己家的粮仓,如果有的话,还是早些弄点老鼠药,免得这东西霍霍粮食。”
    “你说的对,”程族长认同地点头,“这么大的老鼠得吃多少粮食,回去我就通知各家都找找,实在不行我让大家都去找货郎换些老鼠药。”
    直到程族长离开,程树根都是老老实实的姿态。
    等到院子里没人,他抬头望了一眼七大爷的屋子,什么话都没说,去了隔壁自己的院子。
    他成亲的第二年,就在隔壁建了两间茅草屋,和媳妇关门令过。
    七大爷不做饭。
    每天程树根的媳妇做了饭,程树根用一个大碗给他送过来。
    平日,程树根从不许七大爷到他的院子里去。
    回到自己家,程树根看见媳妇正在给一件破衣裳打补丁。
    他上前一步,把破衣裳拿走,“这衣裳都破成这样了,别补了,回头我卖了粮食,给你扯件新的。”
    张小翠伸手把衣裳又从丈夫手里拽了回来,“这衣裳是我明儿干活穿的。”
    程树根皱眉,不解地问:“干什么活?”
    张小翠解释:“给宋娘子干活,好像是要洗什么东西,彩姑嫂子还叮嘱我,说这活泥浆会多,让我穿件破衣裳。”
    她眼睛往外看了看,确认无人,仍压低了声音,比出两根手指头,神秘的说道:“彩姑嫂子说了,工钱五天一结,每天二十五文。”
    程树根惊了,“这么多,靠谱吗?”
    这个工钱和村里的男劳力比也没差了。
    他有些担心,将来干完活不给钱。
    这种事以前时常发生。
    尤其是那宋熙微。
    虽然是因为她,自己才知道娘当年是怎么死的,可是程树根依然对这个人敬而远之。
    这个人性情古怪,如果她真的不给工钱,恐怕整个村子里也没人能拿她怎么办?
    张小翠不确定道:“应该会给吧,毕竟是彩姑嫂子牵的线。”
    江福和刘彩姑夫妻在村里的名声一向不错。
    程树根的心放下了一半。
    忽然,张小翠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江福在村里找了几个人给宋娘子干活,也是一天二十五文。我昨天去的时候,正好碰见他们在发工钱。宋娘子应该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吧!”
    这件事程树根知道的不多,只知道江福找了一帮人给宋熙微种地,那几个全是江家和王家的人。
    那些人原本忐忑干了几天活,到了结算工钱的时候,见熙微果真大大方方把工钱给了。
    而且一文钱都没有扣。
    以前,他们在别处干活,到了结算工钱的时候,总被找理由扣上几文钱。
    八个大男人,捧着一大串铜钱,心里充满了感慨。
    干了这么多年活,竟然头一次拿到满工钱。
    这些人得了好处,指望熙微下次继续请他们,因而口风极紧。
    程树根点点头,思来想去还是嘱咐媳妇到了宋家要谨言慎行,免得激怒了女煞星。
    张小翠笑着应了。
    ……
    熙微家的小院,地上摆了许多东西。
    有用竹篾编制的笊篱,还有用棉布做的筛框,长柄杓。
    来到竹溪村这些日子,凌峰闲来无事学了一些简单的木匠活,复杂的做不了,但是一些简单的方形和圆形框却不在话下。
    唯一复杂一些的是压榨工具,但这个东西熙微自己就会。
    在熙微的指点下,凌峰失败了两次之后,终于成功做出了一件成品。
    熙微让蓉娘去溪边挖了一些黄泥,溪边的泥沙经过长年累月的水流冲刷,泥沙细腻干净,而且还有一定的黏性,最适合来吸附糖浆中的杂质。
    这些东西都是接下来要用的。
    这段时间,熙微让江大朗和江二郎兄弟俩在各个村子里收购牛皮菜。
    牛皮菜这种东西附近许多村子里的人多少都会在各家地里种一些,虽然都有,但着实不多。
    牛皮菜的价格不高,很少有人花钱买,所以定价的时候熙微有些头疼。
    妙书提议将价格定在一文钱三斤。
    价格太高,对自己不利。但如果价格太低,村民会觉得卖出去收益不大,不愿意卖。
    通常村民家里能有三五百斤的牛皮菜,除了他们喂牲口和自己吃的,至少能余出一百来斤的牛皮菜。
    以一文钱三斤的价格卖出去,就能换四五十文左右的铜钱。
    这个价格虽然不算太多,但也能换好几斤米粮。
    江家俩兄弟用这个价格到各个村子里,每天能收上来两千牛皮菜。
    没几天熙微家的院子里就堆满了牛皮菜,这时候,所需要的工具也准备妥当。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收购牛皮菜是江家兄弟在做。
    而种地的事情则交给江福来做。
    那一百亩地,二十亩中等田已经按照熙微的安排,全部种上了牛皮菜。
    剩下的八十亩因为砂砾太多,江福建议熙微种粟米,虽然收成不会太高,但好歹能收上来一些粮食,不至于把地白白荒芜。
    妙书给了不同的建议,她虽然不懂种地,但是却知道要因地制宜,既然那八十亩土地贫瘠,不适宜种粮食,倒不如种一些可以在坡地生长的药材。
    这个想法与熙微之前的考量不谋而合。
    她买这些下等田,原本就不是为了种粮食。
    熙微原计划将这八十亩地分成不同区域,每一个区域种一种药材。
    想要把药材种好,除了细心打理,首先就是要找到良种。
    在山上的时候,她就已经发现了几种难得的药材,如今需要做的是育种,在这期间,那八十亩地也需要好好的养地。
    养地的事情,江福最有经验,根据他的提议,今年第一茬先种上菽豆。
    菽豆的根茎能提升土壤的肥力,最适宜养地。
    熙微把江家人人尽其用,就连年纪最小的江晓兰都没闲着。
    一群人在后院搭炉灶,准备明天的事宜。
    妙书拿着笔和纸在一旁写写画画,提前安排明天的事情。
    熙微立在旁边看,三个孩子在身后玩耍。
    岁月静好。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378/1592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