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死的杨廷和
推荐阅读:圣女来时不纳粮、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丹魂剑魄、我的哥哥是高欢、神农道君、重生佳婿、大国院士、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夜无疆、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
现在整个南阳府也就路遥敢这么干。关键是路遥的后台太硬了。
在地方上,他是整个河南第一大藩王的女婿。并且老唐王还没有儿子,路遥这个女婿就是唐王府未来的当家人。
在官场南阳府下辖11个县每一个县令都在路遥的商业战车上。这是铁板一块。他还是南阳府最大的财源,漕运衙门的二把手。
在京里,刑部侍郎屠勋是他的靠山,锦衣卫的太保爷跟他交情莫逆,大明帝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是路遥的徒弟,就连皇帝陛下都在为他站台。这半年来,只要是路遥通过李尚仪这条暗线,向弘治皇帝提的要求,弘治皇帝就没有不答应的。
可以说在整个南阳府,虽然路遥只是南阳府的第4把手,但是南阳府的所有官员都在看路遥脸色行事。
现在南阳府的疫情基本上已经完结,杨廷和这个时候姗姗来迟摘桃子,本身就是让一众南阳府本地官员不满。
不过他是个钦差大臣,想来摘个桃子,大家也默认。可是这杨廷和你摘个桃子吃了也就算了,现在还想把桃树砍了,众多地方官员不把你往死里玩才怪呢。
当天晚上按照旧例,大家在谪仙居宴请了钦差大人杨廷和。可是宴会的气氛却感觉到很尴尬,整个南阳府在这个桌上的地方官对于杨廷和只有表面上的客套。没有一点亲近之意,更没有敬畏。
杨廷和坐在饭桌上也是食不知味,他不明白,身为一个钦差大臣到地方不应该是大家都恭敬着他的吗?怎么到了南阳反而大家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他们难道就不怕自己给皇帝上本参奏他们吗?
由于马上就过年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就让钦差大臣在南阳过新年,过完年以后再让他回京。毕竟赈灾的事已经完了,他在这儿也就是插个人头而已。
可是偏偏在腊月二十五这天,还真就出了变故。
原来就在十几天之前,邓县县令的父亲去世了。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邓县县令就只能回乡丁忧。
可是那个时候整个南阳府就刚好到了赈灾最关键的时候,大家都忙的脚不沾地。李俊波求回家丁忧的文书送到府衙,霍义看都没看就给盖章了。
其实李俊波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应该离开岗位,上了一份回家丁忧的文书也只是想让霍义夺情。可是他没想到霍义直接盖了章,现在他没办法,只能回家丁忧。邓县的赈灾工作就这么停滞了。
偏偏就是在抗疫救灾最关键的时候,邓县没了主事人,经过这十几天的发酵,邓县的疫情再次爆发了。
就在腊月二十五中午,一大批从邓县逃难的难民来到了南阳府。
杨廷和一看到有难民来了,立马就像是嫖客看到了妓女,屁颠屁颠的要去主持工作了。
本来关于此次抗疫救灾,南阳府这边是有完整的救灾流程的。并且这个流程在整个南阳府经过试验都是行之有效的。如果钦差大臣这个时候没来,只用南阳府这边派过去一个主持人,很快就能把邓县那边的疫情给压下来。
可是现在偏偏杨廷和要头扎竹签一样窜到头里,偏偏他还合理合法。再加上杨廷和已经得罪了南阳府本地的官员,大家也都想看他的笑话。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直接让钦差大人带着他的仪仗去邓县赈灾去了。
其实作为一个官场上的老油子,谁都知道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如果能一鼓作气把这股疫情压下来,那一切都好说。如果等疫情二次爆发,再想抗疫救灾就难上加难。
这倒不是,二次爆发疫情就会有多严重,关键是人心。
第1次爆发疫情的时候,有官府牵头加上合理的政策,大家心往一处使,做起事来肯定事半功倍。
可是一个地方经疫情蹂躏了一次,老百姓都充满了绝望,现在疫情又二次爆发,老百姓就会认为本次疫情不可能被压住,大家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逃难。
如果只单单是难民的逃亡也就罢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人心丧乱!!
人心啊,是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一旦形成了人心丧乱,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很难再把人心重新聚拢起来。到那时候1000个人就有1000个想法,每一个人都想着只为自己活命,而作为赈灾的主官员,他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杨廷和虽然作为钦差大臣身份职位是足够的高,可是他刚刚到南阳府,就把南阳府的地方官给得罪了,这次赈灾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南阳府地方很难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一个钦差大臣离开了地方的帮助,那就是无根的浮萍。
再加上他刚到南阳城,就被路遥和沐春风联手下了面子,到了地方也没有人服他。
在这种情况下,杨廷和如果足够聪明,政治经验足够老道,就应该死死的坐镇南阳府,到时候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命令路遥和沐春风这两个刺头去赈灾。
这一双小鞋扔下来,路遥和沐春风只能咬着牙穿上。到时候赈灾好了,是他钦差大臣指挥有功,如果正在出现失误了,还有两个马前卒随时可以杀了祭旗!
在地方上,他是整个河南第一大藩王的女婿。并且老唐王还没有儿子,路遥这个女婿就是唐王府未来的当家人。
在官场南阳府下辖11个县每一个县令都在路遥的商业战车上。这是铁板一块。他还是南阳府最大的财源,漕运衙门的二把手。
在京里,刑部侍郎屠勋是他的靠山,锦衣卫的太保爷跟他交情莫逆,大明帝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是路遥的徒弟,就连皇帝陛下都在为他站台。这半年来,只要是路遥通过李尚仪这条暗线,向弘治皇帝提的要求,弘治皇帝就没有不答应的。
可以说在整个南阳府,虽然路遥只是南阳府的第4把手,但是南阳府的所有官员都在看路遥脸色行事。
现在南阳府的疫情基本上已经完结,杨廷和这个时候姗姗来迟摘桃子,本身就是让一众南阳府本地官员不满。
不过他是个钦差大臣,想来摘个桃子,大家也默认。可是这杨廷和你摘个桃子吃了也就算了,现在还想把桃树砍了,众多地方官员不把你往死里玩才怪呢。
当天晚上按照旧例,大家在谪仙居宴请了钦差大人杨廷和。可是宴会的气氛却感觉到很尴尬,整个南阳府在这个桌上的地方官对于杨廷和只有表面上的客套。没有一点亲近之意,更没有敬畏。
杨廷和坐在饭桌上也是食不知味,他不明白,身为一个钦差大臣到地方不应该是大家都恭敬着他的吗?怎么到了南阳反而大家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他们难道就不怕自己给皇帝上本参奏他们吗?
由于马上就过年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就让钦差大臣在南阳过新年,过完年以后再让他回京。毕竟赈灾的事已经完了,他在这儿也就是插个人头而已。
可是偏偏在腊月二十五这天,还真就出了变故。
原来就在十几天之前,邓县县令的父亲去世了。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邓县县令就只能回乡丁忧。
可是那个时候整个南阳府就刚好到了赈灾最关键的时候,大家都忙的脚不沾地。李俊波求回家丁忧的文书送到府衙,霍义看都没看就给盖章了。
其实李俊波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应该离开岗位,上了一份回家丁忧的文书也只是想让霍义夺情。可是他没想到霍义直接盖了章,现在他没办法,只能回家丁忧。邓县的赈灾工作就这么停滞了。
偏偏就是在抗疫救灾最关键的时候,邓县没了主事人,经过这十几天的发酵,邓县的疫情再次爆发了。
就在腊月二十五中午,一大批从邓县逃难的难民来到了南阳府。
杨廷和一看到有难民来了,立马就像是嫖客看到了妓女,屁颠屁颠的要去主持工作了。
本来关于此次抗疫救灾,南阳府这边是有完整的救灾流程的。并且这个流程在整个南阳府经过试验都是行之有效的。如果钦差大臣这个时候没来,只用南阳府这边派过去一个主持人,很快就能把邓县那边的疫情给压下来。
可是现在偏偏杨廷和要头扎竹签一样窜到头里,偏偏他还合理合法。再加上杨廷和已经得罪了南阳府本地的官员,大家也都想看他的笑话。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直接让钦差大人带着他的仪仗去邓县赈灾去了。
其实作为一个官场上的老油子,谁都知道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如果能一鼓作气把这股疫情压下来,那一切都好说。如果等疫情二次爆发,再想抗疫救灾就难上加难。
这倒不是,二次爆发疫情就会有多严重,关键是人心。
第1次爆发疫情的时候,有官府牵头加上合理的政策,大家心往一处使,做起事来肯定事半功倍。
可是一个地方经疫情蹂躏了一次,老百姓都充满了绝望,现在疫情又二次爆发,老百姓就会认为本次疫情不可能被压住,大家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逃难。
如果只单单是难民的逃亡也就罢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人心丧乱!!
人心啊,是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一旦形成了人心丧乱,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很难再把人心重新聚拢起来。到那时候1000个人就有1000个想法,每一个人都想着只为自己活命,而作为赈灾的主官员,他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杨廷和虽然作为钦差大臣身份职位是足够的高,可是他刚刚到南阳府,就把南阳府的地方官给得罪了,这次赈灾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南阳府地方很难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一个钦差大臣离开了地方的帮助,那就是无根的浮萍。
再加上他刚到南阳城,就被路遥和沐春风联手下了面子,到了地方也没有人服他。
在这种情况下,杨廷和如果足够聪明,政治经验足够老道,就应该死死的坐镇南阳府,到时候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命令路遥和沐春风这两个刺头去赈灾。
这一双小鞋扔下来,路遥和沐春风只能咬着牙穿上。到时候赈灾好了,是他钦差大臣指挥有功,如果正在出现失误了,还有两个马前卒随时可以杀了祭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363/15893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