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国学社开业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实话和你说吧,不是忘了,是我不想给了。”
    林桂花失望地看着儿子。
    哪有儿子主动找老妈要钱的道理?
    “为什么呀?妈,你现在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连你孙子的钱都不给呢?这样平平安安长大了以后,还怎么和你亲呀?”
    “等他们俩长大我都死了,让他们去坟墓里找我吧。”
    林桂花毫不客气。
    许如涛越是找她要钱,她越是不想给,她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她这儿子根本就靠不住,还不如自己的干儿子张亮孝顺。她再有钱也不想再给许如涛了。
    并且她觉得儿子是喂不饱的。
    他永远不知足。
    “妈,这可是你说的话哦,那你要这么说的话,以后你老了我可不管你了,你自己照顾你自己吧,反正我爸和你关系也不好,他也不会管你的。你就孤独终老吧。”
    许如涛说了一大堆的气话。
    “许如涛呀,许如涛,你还真别这么说,我压根就没指望过你,我要指望你呀,能指望得上吗?你连我干儿子的1/10都不如。”
    林桂花眼里心里都是张亮。张亮对他的确是真的好呀。
    “行了,别说了,我总算是看透你了啊,以后你就跟着你那干儿子过吧,以后咱们也别来往了。”
    许如涛气呼呼地回家。
    林桂花加快脚步,朝公交站走去。
    突然手机响了,是张亮打来的。
    “妈,你在哪呢?”
    林桂花赶紧告诉张亮,她要坐公交车回家,于是张亮让林桂花别坐公交车了,就在站牌那里等着他,他马上开车过来接她。
    林桂花一听心里暖暖的,她这个干儿子就是比自己的亲儿子要亲呀。
    这天,诗雅国学社终于开业了。
    诗雅的肚子已经开始隆起来了。
    陆奶奶看着诗雅的肚子呀,满心欢喜。
    诗雅邀请了她所有的朋友前来,还包括她的同学。
    “老婆,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咱们国学社的冯教授和康教授。”
    诗雅看着冯教授,天哪,那个冯教授怎么这么年轻呀?这是才刚30岁吗?
    “冯教授你好呀,我是诗雅。你看起来好年轻哦。”
    “是吗?我本来就不老。哈哈哈。我90后。”
    “真是了不起呀,这么年轻的教授。”
    林兰和钟天意也一起来拜见了两位教授。
    “先生,趁着今天国学社开业,你给大家普及一下国学知识呗。”
    钟天意提议道。
    “好啊,那我就给你们随便讲讲吧。”
    冯教授缓缓开口,众人认真地听。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犹如一座巍峨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开启,领略其中的无尽宝藏。
    从古老的经典着作到独特的传统艺术,从深邃的哲学思想到丰富的礼仪文化,国学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了解国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比如经典着作《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它传达了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快乐、对待远方来客的热情以及不被他人理解时不怨恨的君子风范。
    《论语》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理念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在道德修养方面,它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然后我再说一下《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源头,作者老子。该书以“道”为核心,阐述了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它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伟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的,强调了积累和行动的重要性。
    《道德经》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政治、军事、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哲学上,它提出了“有无相生”“祸福相倚”等辩证观点;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其追求自然、朴素的美学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责任。在政治上,倡导“德治”和“礼治”,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用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对民众的重视,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中有着重要地位。儒家的这种思想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6/93016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