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明我长相忆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下一个,谁呀?”
    轩逸大声地问着众人。
    战晏臣举手了。并且将手觉得特别高。
    “我来吧。”
    “好啊,大哥,你要讲哪一首呀?”
    诗雅高兴地问。
    “我要讲一首比较有难度的。”
    “哦,那是什么?”
    轩逸追问。
    “梦李白。”战晏臣简单的回答。
    “可是梦李白有两首呀,你把两首都讲了吧。”
    诗雅温柔地回应。
    “好,妹妹我都听你的,你让我讲几首我就讲几首。”
    战晏臣乖乖的。
    “天哥,杜甫的梦李白的两首诗,你背得下来吗?”
    林兰尴尬了。她不会背呀。不光是不会背,好像也没读过。
    于是她问问钟天意,会不会是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这两首诗呢?
    钟天意摇摇头,“兰妹,抱歉了,我还真不会背。不过,好像在哪里听过。杜甫梦见了李白,所以写了梦李白。”
    战晏臣示意所有人保持安静。他要开讲了。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死别的悲痛让人泣不成声,而生离的哀伤更令人痛彻心扉。
    你被流放到瘴疠肆虐的江南,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老友啊,你终于来到我的梦中,定是知晓我日夜思念。
    可这梦境中的你,是否真是生魂?路途遥远,实在难以揣测。
    你从青葱的枫林飞来,又穿越黑暗的关塞离去。
    如今你身陷囹圄,如何能生出羽翼,自由来去?
    梦醒时分,清冷的月光洒满屋梁,我仿佛看见你憔悴的容颜。
    江湖险恶,波涛汹涌,愿你莫要被蛟龙吞噬!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天上的浮云终日飘荡,远行的游子却迟迟未归。
    接连三夜,我频频在梦中与你相见,足见你对我的深情厚谊。
    每次告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诉说来之不易。
    你说江湖险恶,行船如履薄冰,生怕遭遇不测。
    临行前,你搔着满头白发,悔恨自己辜负了平生志向。
    京城的达官显贵车马喧嚣,唯独你才华盖世,却容颜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公正无私?你却在迟暮之年无辜受累。
    纵使你身后美名流传千古,又怎能弥补今生的孤寂与凄凉?
    公元757年,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被指控附逆而下狱浔阳(今江西九江)。乾元元年(758年),他被判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流放途中历经艰险。
    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因消息闭塞,误以为李白仍在流放途中,生死未卜。民间甚至流传李白已死于狱中的谣言,令杜甫忧心如焚。
    杜甫在秦州期间,接连三夜梦见李白。梦境中的李白或憔悴告归,或孤魂飘荡,令杜甫惊醒后彻夜难眠。杜甫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写下这两首诗,既是对友人安危的关切,也是对自身命运的叩问。两人同处乱世,一个被流放,一个漂泊,皆如浮云无依。
    第一首写生死疑云中的深情。结构层次,从生别到梦醒的情感递进。开篇,生离之痛更甚死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以对比起笔,指出生离的煎熬远超死别。
    死别是一瞬的悲恸,而生离却是漫长的折磨,这种情感张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不写自己梦李白,而写李白入梦,暗示两人的心灵相通。但随即笔锋一转,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怀疑梦中人是否为生魂,凸显了生死未卜的焦虑。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通过青枫林与黑关塞的意象,渲染出梦境的阴森与孤寂,也暗喻李白流放途中的艰险。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醒后,月光洒满屋梁,杜甫恍惚间仍见李白容颜,虚实交织,将梦境的余韵拉长。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以蛟龙喻指政治险恶,叮嘱李白多加小心,既是友人的关怀,也是对时局的控诉。 艺术特色: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 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杜甫将梦境的奇幻与现实的残酷并置,如魂来枫林青与君今在罗网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李白飘零的灵魂,也揭示了他被囚禁的肉体。
    蛟龙出自《续齐谐记》中屈原被蛟龙所困的典故,暗示李白如屈原般蒙冤。枫林化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强化了悲剧色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6/93016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