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多才多艺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许国豪眼眶湿润了。
    好感动,女婿如此大度。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天,晚饭后,如意在卧室里准备读书打卡,陆君庭坐在沙发上看报纸。
    “老公,今天太感谢你了,把爸爸接回来了。”
    陆君庭放下手里的报纸,抬头深深地凝视着如意。
    “老婆,和我这么见外干什么呀?我们俩是夫妻,你爸爸也是我爸爸呀。我应该孝敬他老人家的。”
    “那如果爸爸不是我的亲生爸爸,只是我的养父,你还会对他这么好吗?”
    如意不得不担忧呀。
    不问一问,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
    “我当然会对爸爸好了,无论他是你的亲生爸爸还是你的养父,我都会对他好的,你放心吧。”
    陆君庭说得诚诚恳恳。
    如意从他的目光中读到了爱和善良。所以,她安心了。
    她可以开始读书打卡了。
    最近群里特别热闹,林兰和钟天意,还有秦梦瑶,轩逸都在群里拼命读书。
    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读书。
    如意看着就觉得充实幸福。
    “老公,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做了哪些贡献?他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哦,你读到孔子啦。不错,老婆,那我就好好给你讲讲吧。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出身贫寒,却心怀大志,自幼勤奋好学,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无不精通。早年,他便展现出对道德与学问的执着追求,不断向贤者请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懂了。
    就是说要做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呗。
    如意眨巴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心爱的丈夫。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是推己及人的胸怀。他倡导仁者爱人,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这种思想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灵。礼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认为人们应当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循礼仪规范,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老公,知道了,那孔子的贡献呢?”如意轻声地问。
    “孔子的贡献是多方面且影响深远的。在教育领域,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首创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曾经,鲁国有个叫颜涿聚的强盗,听闻孔子的学识与品德后,渴望拜入其门下。许多人认为像颜涿聚这样有过劣迹的人不应被接纳,但孔子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理念,欣然收他为徒。”
    “孔子还注重因材施教,冉有做事退缩,孔子则鼓励他大胆进取。这种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如颜回、子路、子贡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嗯嗯,因材施教。这个好呀。
    如意想起了还珠格格背诗。小燕子背不下来呀,尔康和永琪就用剑帮她。让她练剑,这也算是因材施教吧。
    哈哈哈。
    “在孔子之前,教育被贵族阶层所垄断,平民百姓很难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广收门徒,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只要有求学的意愿,他都愿意教导。例如,颜回出身贫寒,居住在陋巷,生活极为简陋,但孔子看重他的好学和品德,悉心教导,颜回最终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以德行着称。还有子路,性格粗鲁,但孔子因材施教,引导他逐渐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贤才。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使更多人有机会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学习真的可以改善改变命运。
    读书也是如此。
    不光可以改变命运,还可以改变容颜!
    婉晴姐姐就是这样的,42岁的她,保持着18岁的容颜。
    “在文化传承方面,孔子整理和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献。当时,周王室衰微,许多典籍散失或遭到破坏。孔子深知这些典籍对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他不辞辛劳,四处搜集相关资料,对典籍进行整理和阐释。比如,在整理《诗经》时,他从三千多首诗歌中精选出三百零五篇,使其成为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在政治理念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统治者应当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身作则,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等职务,致力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任职期间,他努力整顿社会秩序,提倡道德教化,使鲁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他提倡仁政,反对苛政和暴政,这种思想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6/93014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