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母后色变,孤不得已而就范!
推荐阅读:超级村长系统、球场教父、金手指贩卖商、恶魔在末世、残王毒妃、诸天万界的掠夺者、异世界的美食家、慕少的心尖萌妻、清冷师尊爆改合欢宗,大佬狂争宠、大唐钓鱼人、
何皇后胸口微微起伏,长舒了一口气,美眸中流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
对于自家崽的表现她很满意,只要她家崽喜欢拱的是美人而不是美男,她就可以安心了。
前些时日,担任鸿都文学的侍中祭酒乐松前来拜见她,一位少年手持太子名刺入了鸿都门学学习兵法。
何皇后不解,她家崽素来敬贤爱士,征辟了不知多少有才之士,那少年约莫也是个少有才学的俊杰,这有什么好向她禀报的?
然后乐松表示,那位少年颇为俊秀,美姿容。
而太子殿下素有高皇帝遗风,慷慨好贤,性明达,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这是好事,但他担心太子殿下同时也遗传到了某些高皇帝留给前汉皇帝们的恶习。
乐松的话得很委婉,但何皇后却是吓了一跳。
若高皇帝的某些恶习,绝不是什么摘下儒生冠帽往里面撒尿,也不是一边让两个美人给他洗脚一边接待贤士和降将,更不是在被御史大夫撞见和宠妃亲热后直接骑在他的脖子上,而是好男风的恶俗。
太祖高皇帝与籍孺,孝惠皇帝与闳孺,孝文皇帝与邓通,孝景皇帝与周文仁,孝武皇帝与韩嫣、李延年,孝昭皇帝与金赏、金建,孝宣皇帝与张彭祖;孝成皇帝与张放,孝哀皇帝与董贤,光是这些有据可考的反面教材就令何皇后感到窒息。
再联想到太子都十四了,居然还没有偷食禁果!
虽他身边的宫女都是她安排的,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任何人禀报过太子欲与她们行敦伦之事,总不可能所有宫女都背叛了她,那结果只可能是自家崽当真没有对这些宫女下手!
自家崽好女色她担心,不好女色她更担心!
于是她便与自己交好的阳安长公主私下商议后,便有了今日的这一出精心安排!
及笄少女款款行至殿中,胭脂色华服随着轻盈的步履微曳,裙裾在地面漾开一圈涟漪,鸦羽般的乌发绾成高髻,发间斜簪一支鎏金发簪,发簪上垂下的明珠轻晃,映得面容愈发莹润生辉。
少女双手交叠与肩齐平,修长的鹅颈微微低下,颔首屈膝行礼,朱唇轻启道:“妾拜见皇后,拜见太子!”
“免礼免礼,你母亲与本宫亲同姐妹,到了本宫这儿便不需如此多的礼节了。”
何皇后看着举手投足间尽显端庄典雅之态的少女,即便是带着挑剔的目光,也不由令人感慨不愧是阳安长公主教养出的女儿。
她与阳安长公主交好,对于阳安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也爱屋及乌,如此贤淑女子才是最适合做她家儿媳的,不觉间眼中愈发流露出对少女的满意之色。
“免礼。”
回过神来的刘辩恢复了常态,声音略显冷淡,全无方才眼中那阵炽热。
他又不是见到女人就犯浑的蠢货,若是他连何皇后和阳安长公主如此简单的谋划都看不出,那他这太子也别当了。
“谢皇后,谢太子殿下。”
少女抬起螓首,一双杏眸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眼尾微挑,清冷的嗓音似山泉般清澈悦耳。
何皇后见太子忽然对少女的态度冷淡下来,于是主动介绍道:“辩儿,这是阳安长公主的女儿伏寿。”
刘辩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对这个名字印象颇深。
其姿容与气质,的确担得起一国之母的风范。
“伏侍中家的女儿吗……既然母后有女客,那儿便晚些时候再来陪伴母后。”
刘辩缓缓起身,向身后的许褚微微颔首,准备离去。
这番行为却是令何皇后与阳安长公主目瞪口呆,何皇后张了张嘴,似乎想要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伏寿也是不解地偏过头看向太子,红润的嘴唇微微嘟起。
方才太子还对她表现出一副着迷之态,怎的忽然便失了兴趣?
伏寿看向太子的目光中不免带上了几分幽怨,灵动的眼眸此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但还是勉强挂着一丝微笑。
她自便懂得许多事,也知道她的婚姻必然是要与政治利益挂钩,甚至都未必能嫁与同龄之人。
但至少她的阿父、阿母为她选择的是太子,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未及弱冠便亲赴戎机亲征平叛的太子殿下!
从阿父、阿母口中与囚禁君父的不孝逆子成为天下人无不称颂的贤太子,伏寿也不自觉地想要探听更多有关这位太子殿下的消息。
直到那一日,太子得胜班师,天子、皇后百官亲迎,她也在街道旁的远远地看了这位太子殿下一眼。
就此深陷情网是不可能的,却也在她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尤其是这位太子殿下的相貌随了皇后,颇为俊秀,却又不失英武,因此当阿父和阿母告知她,皇后希望她入宫侍奉太子之时,她还是有所幻想和憧憬的。
但……太子的举动,她还是无法理解,甚至有些委屈。
伏寿的幽怨和委屈刘辩觉察到了,但他并未太过在意。
你幽怨,你委屈,就能不入宫了?
别到了他这个地位,哪怕是士族之中也别指望男人会为妻妾付出多少精力和感情,一切都要取决于妻子及妻子的家族能否为丈夫带来足够的政治利益。
他虽然看中了伏寿的姿颜和气质,但那又如何?
孤堂堂大汉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羽翼昌盛的监国太子,和你一个姑娘玩纯爱和你谈恋爱发展感情?
他看上的女人,他喜欢就必入宫,绝没有商量可言,她们的父辈也不会容许她们拒绝。
他看不上的女人,如果能为他带来切实的政治利益,那他也愿意娶,无非是少宠幸几次罢了。
再者除了贾南风那种天生丑陋之人,以及皇权彻底旁的情况下,世家豪门之中很难,也不可能将丑陋女眷送入太子宫中,无非是美到什么程度罢了。
自由恋爱这种东西,是不存在于生于皇家、长于皇家的他身上的。
至于他冷伏寿,是因为伏寿必须被冷。
她也许会是一位优秀的太子妃乃至皇后,但在刘辩身旁,她绝不能成为太子妃,更不能成为皇后。
谁让她出身琅琊伏氏呢!
琅琊伏氏先祖乃是伏胜,今文《尚书》咸出其门,《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夏侯尚书》分别出自伏胜的三位亲传弟子,时人云:“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伏寿不能是他因为喜欢而纳的,必须是因为皇后之命,出于“孝”而纳之!
嗯,母后色变,孤不得已而就范!
(2262字)
对于自家崽的表现她很满意,只要她家崽喜欢拱的是美人而不是美男,她就可以安心了。
前些时日,担任鸿都文学的侍中祭酒乐松前来拜见她,一位少年手持太子名刺入了鸿都门学学习兵法。
何皇后不解,她家崽素来敬贤爱士,征辟了不知多少有才之士,那少年约莫也是个少有才学的俊杰,这有什么好向她禀报的?
然后乐松表示,那位少年颇为俊秀,美姿容。
而太子殿下素有高皇帝遗风,慷慨好贤,性明达,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这是好事,但他担心太子殿下同时也遗传到了某些高皇帝留给前汉皇帝们的恶习。
乐松的话得很委婉,但何皇后却是吓了一跳。
若高皇帝的某些恶习,绝不是什么摘下儒生冠帽往里面撒尿,也不是一边让两个美人给他洗脚一边接待贤士和降将,更不是在被御史大夫撞见和宠妃亲热后直接骑在他的脖子上,而是好男风的恶俗。
太祖高皇帝与籍孺,孝惠皇帝与闳孺,孝文皇帝与邓通,孝景皇帝与周文仁,孝武皇帝与韩嫣、李延年,孝昭皇帝与金赏、金建,孝宣皇帝与张彭祖;孝成皇帝与张放,孝哀皇帝与董贤,光是这些有据可考的反面教材就令何皇后感到窒息。
再联想到太子都十四了,居然还没有偷食禁果!
虽他身边的宫女都是她安排的,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任何人禀报过太子欲与她们行敦伦之事,总不可能所有宫女都背叛了她,那结果只可能是自家崽当真没有对这些宫女下手!
自家崽好女色她担心,不好女色她更担心!
于是她便与自己交好的阳安长公主私下商议后,便有了今日的这一出精心安排!
及笄少女款款行至殿中,胭脂色华服随着轻盈的步履微曳,裙裾在地面漾开一圈涟漪,鸦羽般的乌发绾成高髻,发间斜簪一支鎏金发簪,发簪上垂下的明珠轻晃,映得面容愈发莹润生辉。
少女双手交叠与肩齐平,修长的鹅颈微微低下,颔首屈膝行礼,朱唇轻启道:“妾拜见皇后,拜见太子!”
“免礼免礼,你母亲与本宫亲同姐妹,到了本宫这儿便不需如此多的礼节了。”
何皇后看着举手投足间尽显端庄典雅之态的少女,即便是带着挑剔的目光,也不由令人感慨不愧是阳安长公主教养出的女儿。
她与阳安长公主交好,对于阳安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也爱屋及乌,如此贤淑女子才是最适合做她家儿媳的,不觉间眼中愈发流露出对少女的满意之色。
“免礼。”
回过神来的刘辩恢复了常态,声音略显冷淡,全无方才眼中那阵炽热。
他又不是见到女人就犯浑的蠢货,若是他连何皇后和阳安长公主如此简单的谋划都看不出,那他这太子也别当了。
“谢皇后,谢太子殿下。”
少女抬起螓首,一双杏眸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眼尾微挑,清冷的嗓音似山泉般清澈悦耳。
何皇后见太子忽然对少女的态度冷淡下来,于是主动介绍道:“辩儿,这是阳安长公主的女儿伏寿。”
刘辩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对这个名字印象颇深。
其姿容与气质,的确担得起一国之母的风范。
“伏侍中家的女儿吗……既然母后有女客,那儿便晚些时候再来陪伴母后。”
刘辩缓缓起身,向身后的许褚微微颔首,准备离去。
这番行为却是令何皇后与阳安长公主目瞪口呆,何皇后张了张嘴,似乎想要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伏寿也是不解地偏过头看向太子,红润的嘴唇微微嘟起。
方才太子还对她表现出一副着迷之态,怎的忽然便失了兴趣?
伏寿看向太子的目光中不免带上了几分幽怨,灵动的眼眸此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但还是勉强挂着一丝微笑。
她自便懂得许多事,也知道她的婚姻必然是要与政治利益挂钩,甚至都未必能嫁与同龄之人。
但至少她的阿父、阿母为她选择的是太子,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未及弱冠便亲赴戎机亲征平叛的太子殿下!
从阿父、阿母口中与囚禁君父的不孝逆子成为天下人无不称颂的贤太子,伏寿也不自觉地想要探听更多有关这位太子殿下的消息。
直到那一日,太子得胜班师,天子、皇后百官亲迎,她也在街道旁的远远地看了这位太子殿下一眼。
就此深陷情网是不可能的,却也在她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尤其是这位太子殿下的相貌随了皇后,颇为俊秀,却又不失英武,因此当阿父和阿母告知她,皇后希望她入宫侍奉太子之时,她还是有所幻想和憧憬的。
但……太子的举动,她还是无法理解,甚至有些委屈。
伏寿的幽怨和委屈刘辩觉察到了,但他并未太过在意。
你幽怨,你委屈,就能不入宫了?
别到了他这个地位,哪怕是士族之中也别指望男人会为妻妾付出多少精力和感情,一切都要取决于妻子及妻子的家族能否为丈夫带来足够的政治利益。
他虽然看中了伏寿的姿颜和气质,但那又如何?
孤堂堂大汉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羽翼昌盛的监国太子,和你一个姑娘玩纯爱和你谈恋爱发展感情?
他看上的女人,他喜欢就必入宫,绝没有商量可言,她们的父辈也不会容许她们拒绝。
他看不上的女人,如果能为他带来切实的政治利益,那他也愿意娶,无非是少宠幸几次罢了。
再者除了贾南风那种天生丑陋之人,以及皇权彻底旁的情况下,世家豪门之中很难,也不可能将丑陋女眷送入太子宫中,无非是美到什么程度罢了。
自由恋爱这种东西,是不存在于生于皇家、长于皇家的他身上的。
至于他冷伏寿,是因为伏寿必须被冷。
她也许会是一位优秀的太子妃乃至皇后,但在刘辩身旁,她绝不能成为太子妃,更不能成为皇后。
谁让她出身琅琊伏氏呢!
琅琊伏氏先祖乃是伏胜,今文《尚书》咸出其门,《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夏侯尚书》分别出自伏胜的三位亲传弟子,时人云:“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伏寿不能是他因为喜欢而纳的,必须是因为皇后之命,出于“孝”而纳之!
嗯,母后色变,孤不得已而就范!
(2262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92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