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一百一十三章:我太想进步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我太想进步了!

推荐阅读:女配被万千世界宠爱亡妃出没请注意穿越后我在神魔乱世称尊医冠楚楚·教授大人,惹不起!绝世小佣兵锦绣凰途:重生嫡女惑倒九千岁天生废灵根?全仙门求我别飞升他比夜色危险伏地魔害我惨死?重生后我娶青梅杀疯了大魔王穿到幼儿园,奶凶带飞反派

    “君郎兄,汝司职太常,不去进谏一二?”端坐于九卿之位的大鸿胪张义轻抚须髯,微微侧首,目光投向刘焉轻声问道。
    太子和杨赐悄咪咪地偷吃着糕点的动作其实算不得多隐蔽,至少逃不过在场中二千石级别高官们的敏锐目光。
    而太常之职责涵盖主管祭祀社稷、宗庙,以及朝会、丧葬等诸多礼仪事宜,维持大朝会之秩序亦是刘焉分内之事。
    然而刘焉只是淡漠地斜睨了张义一眼,轻轻哼了一声,并未作答,转瞬之间便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袁隗与郭图身上,牙关紧咬,满脸愤然之色。
    旁人只道太常定是因郭图竟敢在大朝会上公然辱骂当朝司徒袁隗为奸臣,认为此等行径实在大逆不道,故而怒形于色。
    毕竟今日若是纵容此等佞臣肆意诽谤三公,来日他们这些九卿岂不是人人自危?
    届时,身为上官的威严与颜面又将置于何地?
    故而纠正此等乱象,方为大义所在,而非纠结于些许细枝末节。
    但实际上刘焉内心的心态却是较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满心盼着郭图能一举将袁隗扳倒!
    他太想进步了!
    奈何太子废除了灾异免三公的规矩,此举固然对于自诩日后有望担任三公之职的官员以及现任三公而言是个利好消息,但在刘焉眼中,这些久居高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东西占着位置不挪屁股,牢牢占据着三公之位,挡在了他前进的道路上,让他失去了进步的空间!
    按制,太常乃九卿之首,若是袁隗被罢官,那张济便会由司空候补自动升任司徒一职,而刘焉作为太常,届时他便能候补升任司空,跻身三公之列!
    至于张义那厮,大鸿胪于掌朝会之时有赞导礼仪之责,无非是想开口进谏却又心怀忌惮,,不开口又恐有渎职之嫌,故而试图拉上刘焉一同壮胆。
    然而刘焉对张义视若无睹的态度,令张义心中大为不悦。
    大家伙都是中二千石的九卿,你姓刘你就高人一等,就能如此不把我这个大鸿胪放在眼里?
    但刘焉仿若全然未察觉张义眼中那几欲喷出的怒火,径直将其当作空气一般不予理会。
    呵,这时候想站出来向太子进谏的,要么是蠢货,要么是奸人!
    一个不是天子,权力和威望却胜过天子的监国太子,另一个是当朝三公之首的太尉,亦是如今百官之中最尊最贵之臣。
    莫太子与杨赐只是在大朝会上腹中饥饿偷吃些糕点,即便他们是光明正大地当着百官的面细嚼慢咽地品尝,嘉德殿内的绝大多数官员也只能选择对此视而不见。
    太子的权势已然今非昔比了,且方才主动与杨赐分享糕点,俨然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很显然这位老太尉已然在悄无声息中加入了太子党。
    在此情形之下仍要进谏,不是不识时务的蠢货,便是企图将百官视线引向太子,为袁隗、韩馥开脱的奸佞之臣!
    刘焉当即认定张义属于前者,自然懒得搭理他。
    而此刻的太子,则是从高望手中接过一块干净的帕巾擦了擦嘴和手,丝毫不在意此刻朝堂上正在爆发矛盾的几人。
    他是真不介意这帮儒生打起来,选手不爆发冲突,怎么显得他这个裁判的存在价值呢?
    不过今日终归还是有诸多要事需要商议,只要将录尚书事的权力授予卢植,他今日的目的便已然达成。
    汝南袁氏是他必除的阻碍,但绝不是目下能做到的。
    一个家族就如同一颗大树,而汝南袁氏就是一棵根深蒂固的老树,树下还有无数鹰犬享受着老树的荫蒙乘凉。
    要将这样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要对付的不仅仅是大树本身,更有树下的鹰犬,绝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需缓缓图之。
    逼得太急,也会激起汝南袁氏的激烈反抗。
    更何况今日还有太尉杨赐这个意外之喜。
    他本意并非是逼杨赐站队在他这一边,那半块杏花糕不过是离间计罢了。
    杨赐是个君子,也是位智者,他相信杨赐不会在大朝会上与他这位病恹恹的太子计较偷吃杏花糕这样的事,也相信杨赐即便不愿意接受太子的分享也不会让那半块杏花糕在地上。
    太子赐,岂可辞?
    这是礼!
    而只要杨赐接过了那半块杏花糕,那一切就由不得杨赐做主了,这就是他的阳谋。
    却没想到,这位老太尉竟然也主动选择踏入他设好的陷阱,虽然结果比预期要更好,这位老太尉索性顺势站在了他这一侧,但让他总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而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刘辩也缓缓起身,迈着步子行至大殿中央,面色颇为不悦地看向郭图道:““郭公则,汝区区四百石太子庶子,安敢弹劾司徒公?孤令汝等参赞朝议乃是希望汝等可向朝中群臣学习,将来好为孤分忧,汝便是这般为孤分忧的?”
    制止争论,自然要先批评自己人。
    但敏锐之人也当即觉察到,太子看似公正,先批评了自己的属臣,却也将郭图的“诬上罪”和诋毁诽谤轻描淡写地成了弹劾。
    弹劾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弹劾错了处罚便是,但绝不是“诬上罪”那般重惩。
    “殿下,臣知罪。”
    郭图俯身行了一礼,他弯下腰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嘴角也微微上扬,尽管礼仪得体,但那抹得意的笑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
    这一切本就是太子与太子府属臣们商议好的,由他郭图打头阵,而后其余太子府群臣除不知情的卢植与荀爽外,会一一与其余反对者进行辨经。
    只是没有人想到袁隗居然无人帮衬,更没想到郭图竟有如此诡智,不辩经义,反倒是将矛头直指袁隗的私心。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袁隗昏了头竟然亲自站出来反对。
    太子的政令损害了三公的权益,但绝不能由三公站出来反对,如此必然会被人指责存有私心、贪恋权势,这也是卢植这个获利者不会选择站出来的原因。
    只是袁隗急了,因为今文学派江河日下之势而焦虑,又乍然间听闻自身权力被稀释,昏了头竟然亲自站出来反对。
    而后太子转过身,将目光在了袁隗的身上,眼神中带着一抹失望之色,摇了摇头道:“司徒公,他郭公则年轻,不识大体,司徒公乃是当朝司徒,向来老成持重,即便一片公心,又岂可于庙堂上与他不顾体面如妇人般争闹?”
    太子也同样将袁隗被指责贪恋权势之事一笔带过,也给了袁隗一个体面,袁隗自然也愿意借坡下驴,俯身道:“殿下所言甚是,老臣知错了。”
    他不能不下啊,好歹太子在明面上对郭图言罪,对他言错,给足了他这个司徒体面。
    局势如此,他独木难支。
    若是他当真不要这份体面,太子恐怕当真要找人帮他体面了!
    想到此处,袁隗的后背也不禁微微发凉,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因为太子是当真有罢免他的机会和借口,更能有足够的人支持这件事。
    三公之中两人投效了太子,凭借弘农杨氏三世三公的影响力,足以与他汝南袁氏对抗!
    只是他方才全然没有想到杨赐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背叛了他,而他和杨赐可是姻亲啊,杨彪娶的是他嫡出的亲妹妹!
    杨伯献,你这个老匹夫!
    (2532字)
    ——
    PS:唉,昨天又是应酬,今天三更打底,试试能不能四更,做不到三更起步作者没有弟弟!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91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