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上下齐心的太子府
推荐阅读:他娶我,只为了替她脱罪?、偷香高手、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仙魔同修叶小川云乞幽、爷的女人谁敢动、贫道法号唐三葬、战狼无双、特种奶爸俏老婆、都市绝品高手、神级败家子、
“吉方丞,殿下如何?”
太子寝殿内,贾诩站在值夜宫女所居偏室中,眉头紧蹙,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踱步至吉平面前问道,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一丝急切,打破了寝殿内压抑的静谧。
太医令下有药丞与方丞各一人,皆秩三百石,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
而负责为太子诊断的,则是方丞吉平。
吉平被贾诩那仿若毒蛇般阴鸷的目光注视着,身形不自觉地微微一颤,下意识地咽下一口唾沫,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畏惧。
毕竟贾诩在雒阳可是凶名赫赫,那么多公卿士族抓就抓,丝毫不讲情面。
“平观殿下症,乃劳神过度、正气先虚之候也。殿下昼夜勤思国事,形神俱耗,久耗肝血,致少阳枢机不利,卫阳不固,营阴失守。而邪祟乘虚而入,外挟风寒二气,首犯太阳经输……”
乍然间,吉平瞥见贾诩那张仿若覆了一层寒霜般凝重的脸,连忙收起平日里故作卖弄的言辞,解释道:“殿下贵体并无大碍,只是近日太过操劳伤了身,邪祟趁虚而入令殿下染了风寒。”
不过即便对贾诩有些畏惧,但在目光看向帷幔中的太子时,吉平的心中也不禁有几分感慨,稳了稳心神道:“平方才为殿下施了针,想来半日之内殿下当能苏醒。”
“还有这两副药,一副祛寒,一副调养身子,半月内当祛除寒疾,”着,吉平将两张药方递给了贾诩,正色道:“还但切不可让殿下再如此操劳了,殿下尚且年少,少年伤身,恐……
吉平的话语戛然而止,神色间满是忧虑,然而殿内众人皆心领神会,纷纷望向他,已然领会了未尽之意。
言罢,吉平刚欲转身离去,却冷不丁一头撞在一堵“墙”上,将他自己撞了个踉跄。
吉平惊慌地后退一步,只见许褚双目圆睁,满脸肃杀之气,按剑而立拦住了他的去路。
“吉方丞便暂居东宫,方丞之家……诩自会替方丞安顿。”
贾诩不带半分情感的话语幽幽地传入吉平耳中,话语中带着不容置喙的威胁意味。
若是太子有半分异状,恐怕不止是他一人之生死,就连家……不,以太子如今在军中的威望,池阳吉氏怕是从此都会消失在这世上了。
想到这里,吉平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就情理而言,他也能够理解贾诩的做法。
只是看来在太子康复之前,他是无法离开东宫了。
安顿好吉平之事后,贾诩微微侧身,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与众人相继退出太子寝殿,前往偏殿议事。
除了太子太傅卢植,太子少傅荀爽,担任河东太守的太子率更令程昱,担任河内太守的太子仆董昭,担任雒阳令的太子中庶子钟繇,担任执金吾丞的太子中庶子张昭以及担任将作大匠丞的太子中庶子张纮以外,所有太子府属官都聚集于此了,此外张让、赵忠和郭胜三人也同样被贾诩传来此地。
原本贾诩作为河南尹,今日也是上值的,是许褚遣身为太子门大夫的兄长许定前去唤来主持大局的。
虽然太子太傅卢植和太子少傅荀爽才是名义上摄领太子府众属臣之人,然而太子向来是将太子府一应事宜悉数委任于贾诩这位太子家令之手。
况且值此时刻,许褚也更愿意信任贾诩这位被太子殿下一同擢拔于微末的同僚,而非早已声名在外的卢植和荀爽。
“高常侍,某信不过太医署的这些人。”贾诩神色严肃,微微向前一步,目光在高望身上郑重道,“烦劳高常侍另请他人验证药方,并亲自为殿下煎煮汤药!”
高望点了点头,作为太子身旁的头号内侍,尽管贾诩实际上并没有权力指挥他,但他也并未拒绝贾诩的命令,事关太子安危绝不容大意。
“奴婢本就是尚药监,为太子煎煮汤药一事,断然不会假手于人!”
他身为宫里人,知道的秘辛太多了,许多天子、皇子就当真是暴毙而亡?
当年天子将太子送出宫居住,固然有对皇后的不喜,却也未尝不是希望太子能够在宫外平安长大。
贾诩微微颔首,旋即又看向典韦和许褚,森然道:“典君明,许仲康,汝二人从此刻起就轮流护卫在太子寝室之中,四个时辰一轮,绝不许片刻离开!”
“赵、丁、徐、郭、李五位常侍,你们怎么调配某不管,但必须时刻有两人侍奉在殿下身侧以备殿下召唤,两个时辰一轮。”
尽管贾诩从情感上也愿意相信这七人,典韦、许褚皆是被太子擢拔于微末的忠臣,五名中常侍也是太子擢拔,但他必须对太子的安危负责,不能去相信这些人是否忠心,必须让他们相互监督制衡。
典韦与许褚对视一眼,与赵祐、丁肃、徐衍、郭耽、李巡五人一同俯身,齐声道:“唯!”
“荀文若,领陈孔璋、牵子经、沮公与三人,暂代太子处理尚书台送来的奏疏,于某下值后将处置完的奏疏送至某府上。”
陈琳为人中正,在太子府的资历也比荀彧早上几个月,若荀彧没有异心,老老实实处理政务,陈琳也能为他查漏补缺。
若有异心,牵招会配合陈琳一同拿下荀彧,而新来的沮授也是方正之人,则是作为第三方制约其余人。
“田元皓,领荀公达、陈长文、陈宫台三人处置太子府一应事务。”
“简宪和、许伯康领太子府卫士巡查府中。”
“烦劳张常侍盯住北宫,赵长秋将此事禀报皇后,切不可让皇后过于激动,郭常侍盯住宫中各内侍、宫女,某不希望有任何内侍、宫女议论殿下患寒疾之事。”
“刘公山,玄武门暂且由汝值守,刘正礼,你去把守苍龙门!”
“郭公则与审正南,某将河南尹绣衣使者的指挥权交予你二人,有异动者立即奏报于某!”
“若有万一,可先斩后奏!”
眼见贾诩如此短的时间内,竟已然将所有事务事无巨细悉数安排妥当,就连人员的安排之中也有着相互制约的考量,新晋的一众太子府属臣也都见识到了这位太子家令的手段。
光是这份临机决断的急智与魄力,也令众人不由得对贾诩心生敬服。
安排好一切后,众人各自离去执行贾诩的命令,只余下贾诩一人独自跪坐在偏殿的案几前,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当众人都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贾诩方才双手抵在案几上,双手撑着额头,独自沉默不语。
其实太子尚且年幼,若是寻常人家孩子,十三岁生场病没什么,偶感风寒将养个半月便能痊愈,本不应如此兴师动众。
奈何两汉历代天子自孝武之后便少有活到五旬的,到了后汉更是连皇子都纷纷夭折。
太子忽然患病,不免让有些人生出异心,葬送太子好不容易挽回的局势。
阎忠的事情,绝不可能是孤例。
尤其是蛾贼尚未完全平定,张角昔日又以善用符水治病闻名,难免会令人心生遐想,将太子的风寒与张角联想在一起,届时必定谣言四起。
唉,当真是多事之秋!
(2422字)
太子寝殿内,贾诩站在值夜宫女所居偏室中,眉头紧蹙,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踱步至吉平面前问道,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一丝急切,打破了寝殿内压抑的静谧。
太医令下有药丞与方丞各一人,皆秩三百石,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
而负责为太子诊断的,则是方丞吉平。
吉平被贾诩那仿若毒蛇般阴鸷的目光注视着,身形不自觉地微微一颤,下意识地咽下一口唾沫,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畏惧。
毕竟贾诩在雒阳可是凶名赫赫,那么多公卿士族抓就抓,丝毫不讲情面。
“平观殿下症,乃劳神过度、正气先虚之候也。殿下昼夜勤思国事,形神俱耗,久耗肝血,致少阳枢机不利,卫阳不固,营阴失守。而邪祟乘虚而入,外挟风寒二气,首犯太阳经输……”
乍然间,吉平瞥见贾诩那张仿若覆了一层寒霜般凝重的脸,连忙收起平日里故作卖弄的言辞,解释道:“殿下贵体并无大碍,只是近日太过操劳伤了身,邪祟趁虚而入令殿下染了风寒。”
不过即便对贾诩有些畏惧,但在目光看向帷幔中的太子时,吉平的心中也不禁有几分感慨,稳了稳心神道:“平方才为殿下施了针,想来半日之内殿下当能苏醒。”
“还有这两副药,一副祛寒,一副调养身子,半月内当祛除寒疾,”着,吉平将两张药方递给了贾诩,正色道:“还但切不可让殿下再如此操劳了,殿下尚且年少,少年伤身,恐……
吉平的话语戛然而止,神色间满是忧虑,然而殿内众人皆心领神会,纷纷望向他,已然领会了未尽之意。
言罢,吉平刚欲转身离去,却冷不丁一头撞在一堵“墙”上,将他自己撞了个踉跄。
吉平惊慌地后退一步,只见许褚双目圆睁,满脸肃杀之气,按剑而立拦住了他的去路。
“吉方丞便暂居东宫,方丞之家……诩自会替方丞安顿。”
贾诩不带半分情感的话语幽幽地传入吉平耳中,话语中带着不容置喙的威胁意味。
若是太子有半分异状,恐怕不止是他一人之生死,就连家……不,以太子如今在军中的威望,池阳吉氏怕是从此都会消失在这世上了。
想到这里,吉平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但就情理而言,他也能够理解贾诩的做法。
只是看来在太子康复之前,他是无法离开东宫了。
安顿好吉平之事后,贾诩微微侧身,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与众人相继退出太子寝殿,前往偏殿议事。
除了太子太傅卢植,太子少傅荀爽,担任河东太守的太子率更令程昱,担任河内太守的太子仆董昭,担任雒阳令的太子中庶子钟繇,担任执金吾丞的太子中庶子张昭以及担任将作大匠丞的太子中庶子张纮以外,所有太子府属官都聚集于此了,此外张让、赵忠和郭胜三人也同样被贾诩传来此地。
原本贾诩作为河南尹,今日也是上值的,是许褚遣身为太子门大夫的兄长许定前去唤来主持大局的。
虽然太子太傅卢植和太子少傅荀爽才是名义上摄领太子府众属臣之人,然而太子向来是将太子府一应事宜悉数委任于贾诩这位太子家令之手。
况且值此时刻,许褚也更愿意信任贾诩这位被太子殿下一同擢拔于微末的同僚,而非早已声名在外的卢植和荀爽。
“高常侍,某信不过太医署的这些人。”贾诩神色严肃,微微向前一步,目光在高望身上郑重道,“烦劳高常侍另请他人验证药方,并亲自为殿下煎煮汤药!”
高望点了点头,作为太子身旁的头号内侍,尽管贾诩实际上并没有权力指挥他,但他也并未拒绝贾诩的命令,事关太子安危绝不容大意。
“奴婢本就是尚药监,为太子煎煮汤药一事,断然不会假手于人!”
他身为宫里人,知道的秘辛太多了,许多天子、皇子就当真是暴毙而亡?
当年天子将太子送出宫居住,固然有对皇后的不喜,却也未尝不是希望太子能够在宫外平安长大。
贾诩微微颔首,旋即又看向典韦和许褚,森然道:“典君明,许仲康,汝二人从此刻起就轮流护卫在太子寝室之中,四个时辰一轮,绝不许片刻离开!”
“赵、丁、徐、郭、李五位常侍,你们怎么调配某不管,但必须时刻有两人侍奉在殿下身侧以备殿下召唤,两个时辰一轮。”
尽管贾诩从情感上也愿意相信这七人,典韦、许褚皆是被太子擢拔于微末的忠臣,五名中常侍也是太子擢拔,但他必须对太子的安危负责,不能去相信这些人是否忠心,必须让他们相互监督制衡。
典韦与许褚对视一眼,与赵祐、丁肃、徐衍、郭耽、李巡五人一同俯身,齐声道:“唯!”
“荀文若,领陈孔璋、牵子经、沮公与三人,暂代太子处理尚书台送来的奏疏,于某下值后将处置完的奏疏送至某府上。”
陈琳为人中正,在太子府的资历也比荀彧早上几个月,若荀彧没有异心,老老实实处理政务,陈琳也能为他查漏补缺。
若有异心,牵招会配合陈琳一同拿下荀彧,而新来的沮授也是方正之人,则是作为第三方制约其余人。
“田元皓,领荀公达、陈长文、陈宫台三人处置太子府一应事务。”
“简宪和、许伯康领太子府卫士巡查府中。”
“烦劳张常侍盯住北宫,赵长秋将此事禀报皇后,切不可让皇后过于激动,郭常侍盯住宫中各内侍、宫女,某不希望有任何内侍、宫女议论殿下患寒疾之事。”
“刘公山,玄武门暂且由汝值守,刘正礼,你去把守苍龙门!”
“郭公则与审正南,某将河南尹绣衣使者的指挥权交予你二人,有异动者立即奏报于某!”
“若有万一,可先斩后奏!”
眼见贾诩如此短的时间内,竟已然将所有事务事无巨细悉数安排妥当,就连人员的安排之中也有着相互制约的考量,新晋的一众太子府属臣也都见识到了这位太子家令的手段。
光是这份临机决断的急智与魄力,也令众人不由得对贾诩心生敬服。
安排好一切后,众人各自离去执行贾诩的命令,只余下贾诩一人独自跪坐在偏殿的案几前,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当众人都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贾诩方才双手抵在案几上,双手撑着额头,独自沉默不语。
其实太子尚且年幼,若是寻常人家孩子,十三岁生场病没什么,偶感风寒将养个半月便能痊愈,本不应如此兴师动众。
奈何两汉历代天子自孝武之后便少有活到五旬的,到了后汉更是连皇子都纷纷夭折。
太子忽然患病,不免让有些人生出异心,葬送太子好不容易挽回的局势。
阎忠的事情,绝不可能是孤例。
尤其是蛾贼尚未完全平定,张角昔日又以善用符水治病闻名,难免会令人心生遐想,将太子的风寒与张角联想在一起,届时必定谣言四起。
唉,当真是多事之秋!
(2422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9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