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八十六章:卢植:望之不似人君!

第八十六章:卢植:望之不似人君!

推荐阅读:老婆是武林盟主我的系统最神奇契约新娘:老婆大人有点甜狂龙觉醒,开局拿下冷艳后妈穿越火线之生化枪神腹黑总裁,别吃我!轮回者手机唯妻是从:傅少强吻99次顾九辞霍明澈末世系统之永夜

    张角病逝第二日,张宝选择了秘不发丧。
    但那欲盖弥彰的掩饰反而惹人生疑,即便是黄巾军内部高层将领们时常都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不安。尽管张宝竭力隐瞒张角的死讯,然而自张角于广阳郡染病后,便再也没人见过他,任谁都不免心生疑虑。
    董卓自然也敏锐地觉察到了黄巾军中弥漫的诡异氛围,不过此时他已无心深究其中缘由,因为他要撤退了。
    夜半三更,淋上火油,董卓一把火将整座大营烧得一干二净,熊熊大火冲天而起。
    通过郭祀提前射入城中的箭书,卢植派刘备、张飞各领兵马出城策应董卓从南门入城。
    卢植与董卓会面后,二人并肩缓缓登上城头,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叹息。
    所有人都明白,董卓撤退绝非是因为畏战怯敌。
    不怕死不等于要去找死。
    先前之所以董卓敢在城外驻扎,与信都城成掎角之势,便是欺张宝兵力不足。
    然而补充了张角带来的生力军,黄巾军的人数便远远超过了汉军,城内城外的汉军加起来也不足黄巾军总兵力的零头。
    十四万黄巾军,尤其是张角所率那一支装备精良、足以真正称“军”的黄巾军,换作谁都不可能继续驻守城外。
    而且城内的万余人之中,刘备的长水骑八百人,信都郡的郡国兵三千人,余下万人皆是临时征召的青壮。
    尽管河北百姓民风好斗尚武,但终归并非战卒,如此大军守城尚可,若是在城外野战,恐怕顷刻间便会如雪崩般溃败。
    但哪怕是守城,若是张角举十万之众攻城,十倍于卢植的兵力,又携带攻城器械,即便是卢植也未必能守得住。
    同样,若是张角围攻董卓,董卓那座营盘也终归会被吞没在人海之中。
    不过如今两军合流,尽管前些时日被黄巾围城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但想来三万余众要坚守至朝廷援军到来应当不难。
    又过了一日,兴许是乍暖还寒,众人竟惊诧地发觉,雪停了。
    呼啸了月余的北风仿佛被掐住了咽喉,铅灰色的云层被无形的金色大手撕开一道裂口,金红色的霞光从裂口中洒,将信都城头斑驳的砖石映成琥珀色。
    城垛间垂挂的冰棱也开始滴水珠,旷野间积雪虽未消融,却也在阳光下泛起粼粼银芒,远处阳水河冰面更是炸开阵阵细碎的脆响,裂痕如蛛网般向四周蔓延。
    明明尚未度过腊月的严冬,天地间却仿佛已经告别了万物沉寂的冬日,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季般。
    大汉的命运亦然!
    刘辩勒马立于城下,赤色披风垂马鞍,八千精骑在城下传出阵阵嘈杂却又给人带来格外安全感的马嘶声。
    嘎吱刺耳的城门洞开声传来,厚重的信都城门缓缓洞开,一道格外熟悉却又有了些许不同的身影在了他的眼前。
    刘辩没有等待卢植前来拜见,而是翻身下马快步跑上前。
    然而此时身披金银铁甲的卢植却是微微低着头不敢与刘辩对视,倒并非是出于礼法,而是他自觉无论是为臣还是为师,他都实在是无颜以对太子。
    太子将冀州重担托付于他,他也信誓旦旦为太子守好冀州,却力有不逮竟令太子如此费心。
    且不冀州在黄巾军的攻势下接连丢城失地,昨日太子庶子刘岱、刘繇先行一步入城将太子将至之事禀报卢植,卢植也从他二人口中得知了这些时日的变故。
    尤其是提到那一封张角的书信以及何顒用心险恶的剖腹死劾之事,即便贾诩已然替他解决了这个大麻烦,但卢植依旧感到心惊胆战。
    若是何顒之谋真成了,恐怕如今他早已声名狼藉被囚车押送至廷尉府下狱后戴罪问斩了。
    又听闻太子为了躲避弹劾奏疏,罕见地拒绝了所有人的劝,以千金之躯亲自率军中精骑北上驰援冀州,连大腿都因为急行军而磨得血肉淋漓之时,卢植百感交集。
    “老师!”刘辩一边呼喊,一边加快了脚步,脸上洋溢着关切之情。
    听着太子近在咫尺的呼喊,再想起方才太子那快步走来时因为腿伤而略显别扭的步姿,身为太子太傅的责任感下意识就要让他将劝谏的话脱口而出。
    “老师,你瘦了。”
    然而,还不待卢植开口,刘辩却一把紧紧握住了卢植的双手。
    既未提及卢植的罪责,也未隐晦地夸耀自己从今文学派手中保住他的恩情,仅仅是一句“你瘦了”。
    这短短的三个字,却将卢植原本准备出口的谏言硬生生地噎了回去。
    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这是标准的驭人之术。
    若当真是孝文、孝武那样的天子,定然要在城门前好好地展示一番驭人之术,先指出朝中群臣弹劾他上任冀州刺史以来丢城失地。
    冀州局势糜烂,那并非他的罪责,丢城失地也是无可奈何,但谁让卢植是冀州刺史呢?
    尽管这并非全是他的过错,丢城失地也有诸多无奈之处,但身为冀州刺史,在其任期内太平道于冀州造反,且接连攻克城池,这便是他无法推脱的罪责。
    如果卢植平定了黄巾,那便功过相抵,如果还需要朝廷援救,那就是有过无功。
    当然,真等到尚书台论及功过之时倒也不会如此不近人情,但那是作为裁决者的君王对臣子宽宥,而非臣子无罪。
    随后按照流程,由太子身边一众近臣捧哏,提及太子对他的爱护和信任,再轮到他表达对太子爱护的感动与感激,就在这城门外上演一出君臣相知的戏码,最后由太子身后那名正准备大书特书的史官记录在册。
    可太子却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刘辩不知道卢植在想什么,他只是看着卢植的身影,较之数月前苍老了些,身子也瘦削了几分,就连原本乌黑的两鬓间都在不知不觉间掺入了几缕白发,令他下意识脱口而出:“老师,你辛苦了。”
    不知为何,看着太子真挚的神情,卢植感觉仿佛有人对着他的心口射了一箭似的。
    他突然想起了昔日何进联名百官劝天子立彼时的皇子辩为太子之时,天子对彼时的皇子辩的评价——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
    当真是轻佻之君,哪家太子会为了躲避兰台弹劾自己老师的奏疏而选择亲涉险地呢?
    望之不似人君也!
    哦,好像是他家的。
    那算了。
    (2160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200/14889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