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安平县男 > 第46章 顾寻阳断案(一)

第46章 顾寻阳断案(一)

推荐阅读:战龙归来林北苏婉大造化剑主人住超神,渣在诸天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林北林天策谍海孤雁都市无敌战神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顾寻阳和郑平赶到县衙的时候,杨元庆正在升堂,门边还有一些百姓围观。
    这是顾寻阳第一次看到古代升堂,竟然和电视里差别不大。
    公堂并没有多大,杨元庆端坐在最前方的公案之后,侧后方站着身材压迫力十足的张虎。
    头顶上挂着一张牌匾,上书‘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公案下首坐着一个身着官服的男子,顾寻阳却不认识。
    左右两边自有衙役站班,顾寻阳认识的赵明就在其中。
    二人的事其实也不急在一时,也就跟在百姓人群里看着。
    堂上两个男子在撕扯着一个钱袋,都说钱是自己的,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从集市上一路闹到了县衙,似乎已经闹腾得有一阵时间了。
    其实在古代断案因为各种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一般都比较粗暴,很多案件审理都是围绕着供词来展开的。
    就是通过双方各自的口述,然后从中找破绽,如果双方各执一词,而且都没有什么破绽,省理的官员并不能通过察言观色得到任何的线索,就会使用刑讯逼供。
    比如先打被告几板子,如果被告被打到一定的程度了还在坚持,并不认罪,就会转头来逼供原告。
    但是这个一般只适用于比较大的案件,像这种争个钱袋子或者哪家丢了条狗之类的,县衙是基本不会受理的。
    很多这种小事情如果告到县衙很可能会被衙役轰出门去,而一般的老百姓这种事情也都不会告到县衙,因为大家钱袋子其实都没几文钱,为了那点钱到县衙来挨板子是很不划算的。
    而现在看来这两男子似乎有点头铁。
    杨元庆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看来其中有一人肯定是惯犯,上了公堂竟然还如此理直气壮,脸不红心不跳。
    正是左右为难的时候,如果判不下来那确实是很影响县衙的威望。
    这个时候杨元庆和下首的官员其实都不能推断这个钱袋子到底是谁的,已经到了该打板子的时候了。
    杨元庆下首坐着的官员明显已经很不耐烦,就准备要建议用刑了。
    恰在此时,观众里有人认出来顾寻阳和郑平,于是跟二人打起了招呼,人群一阵骚动。
    大堂不大,杨元庆自然也听到了,一眼看去就看到了人群中鹤立鸡群般的顾寻阳,想起他之前在城隍庙的表现,不由得眼睛一亮。
    “顾寻阳,你上堂来。”
    “大人。”
    顾寻阳走上堂来,顿时感觉一种莫名的压力油然而生。
    他都有点佩服这两人了,换作一些心理素质差点的老百姓,很可能走上堂来腿都是软的。
    “你也旁听了很久,有何看法啊。”
    语气和蔼,听上去像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考验。
    顾寻阳自然也看出来了,这杨元庆也许是不想用刑,但是又没法分辨这钱袋到底是谁的,也不想失了自己的威严,于是把难题抛给了自己。
    这种小推理,其实很多男生都会喜欢,自己上一世也看过一些关于这类的小故事,但是这个时代很多人温饱都难解决,又有谁会去研究这些东西?
    而且信息不通,很多人也看不到别人的智慧,听不到别人的经验。
    所以不是古人太笨,其实是他们没有共享知识和经验的渠道。
    试想如果自己一辈子都在老家种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接触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有手机也没有书籍,估计自己现在也会和这些人一样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从何判断。
    顾寻阳强制着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后。
    开口道:“大人,大人心里想必早已经有了决断,既然愿意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学生也愿意试一试。”
    虽然看出了杨元庆的左右为难,但他的面子自己还是要帮他罩着的。
    不过话说回来,顾寻阳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自己一个来自现代的臭屌丝,在那个时代说话都没有几个人会鸟自己,竟跑到异世来断案?
    这算不算走上了人生巅峰?嘿嘿嘿。
    杨元庆很满意,嗯,这小子会来事。
    “你尽管放手去做,如有不足,本官自会提点。”
    坐在杨元庆下首的自然就是县丞姜昆了,二人搭档这么长时间一直都还不错,上一次其长子姜玉明和顾寻阳之间发生了些许摩擦,他还刻意提醒了姜玉明,切不可因为这些小事而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足见其实也还算是不错的人,换了别人可能早就暗中给顾寻阳使冷绊子了,安平县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其实离不开县衙这一帮领导班子相互配合。
    这是姜昆第一次见顾寻阳,之前虽然也经常听到顾寻阳之名,但他作为一县的二把手其实也不用去在意顾寻阳这个连秀才都不是的普通百姓。
    此时见杨元庆竟然和顾寻阳这么熟悉,还让一个草民在公堂断案?
    这关系就很不一般了,心里也暗暗为自己当时没有因为那些小摩擦去为姜玉明出头而庆幸。
    虽然说杨元庆也不一定会因为一个少年和自己翻脸,但隔阂肯定会有,自己说好听点是一县的二把手,说白了也只是杨元庆的下属,凭杨元庆和刺史大人的关系,一句话就可以摘掉自己的顶上乌沙。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65/14073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