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623章  臣服

第623章  臣服

推荐阅读:鸿蒙炼天诀神豪:开局亿亿兆资金,我无敌了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噬魂狐妻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玄幻:吞噬尸体就变强狂龙归来,美女总裁沦陷了长生葫我死后,未婚妻和杀人犯结婚了

    其实蛮清最早就是个后的令人发指的部族,靠着成祖皇帝的收留,才在北方得了一块地方安顿下来。
    到了明末,努尔哈赤看到了大明的衰弱,于是高举复仇大旗……他跟着李成梁学了不少东西,厮杀之道,治理地方之道……
    师出有名!
    名正言顺!
    就如同那位驿卒谋反也得给自己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一样,努尔哈赤的理由是复仇。
    但彼时的蛮清后的一塌糊涂,难听些,若是嘉靖年间的俺答率部穿越过去,或是那些倭寇能穿越过去,定然能把他吊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但架不住彼时的明军早已烂到了骨子里,连流寇都打不过。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那里学到的东西中,其中一条对蛮清最终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团体什么最重要?
    ——读书人和工匠!
    李成梁那些幕僚,以及辽东那些文官让努尔哈赤看了涎水直流。
    而那些工匠就更别了,努尔哈赤渴求而不得。
    一朝造反,努尔哈赤第一件事儿就是劫掠。
    而劫掠的重点是读书人和工匠。
    读书人中出了个范文程,对蛮清帮助颇大。
    工匠们打造兵器和农具,为蛮清征战和耕种立下汗马功劳。
    可以这么,若是没有劫掠而来的大明读书人和工匠,蛮清必败。
    文治国,工强国。
    这是蒋庆之眼中的当下政权构架。
    但大明的匠户制度却让人很是无语。
    免费劳动力你要不要?
    要!
    但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每月十日的免费服役,让工匠们牢骚满腹,但却不得不做。
    蒋庆之的老爹原先就在铁饭碗企业的流水线上干过好几年,回家发牢骚,什么干多干少都一个样。于是摸鱼的多了,躺平的多了,甚至搞破坏的也多了……
    机器坏了!
    休息!
    有阵子爱停电,那些工人每日出家门,不,在家吃早餐时就在念叨,希望今天停电。
    就这样的心态,这个企业能干得好,蒋庆之能把那些流水线给吃了。
    所以,兵仗局要想脱胎换骨,匠户制度便是大敌。
    李希低声道:“陈太监,看样子长威伯是想动匠户制度,不能动啊!”
    那些被蒋庆之镇住的工匠此刻也醒悟过来了,那个油滑的老工匠道:“伯爷,您奖惩奖惩,敢问这奖从何来?咱们是匠户,这活是白干的呀!”
    “是啊!每月十日,雷打不动,一文钱都没有。”
    “我若是在外面做工,十日能挣多少钱。”
    “……”
    陈实叹道:“上次吕嵩当朝驳斥,匠户制度万万不可动,一动,江山社稷便会动摇。”
    “没那么夸张吧?”一个管事道。
    “匠户一动,此后官府从哪寻工匠干活?”陈实道:“花钱请?户部的仓库老鼠都不愿去,哪来的钱?没钱哪来的工匠?没有工匠,哪来的兵器,哪来的甲衣,难道让将士们赤手空拳去迎敌?”
    那个管事悚然而惊,“原来如此,咱明白了,就如同军户制,若是没了军户制,大明再无可用之兵。”
    无论是匠户制还是军户制,在后世人看来颇为后和愚蠢,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大明从帝国斜阳能支撑到亡国那一刻,靠的便是这些制度。
    蒋庆之看着这些匠户,“此事本伯既然了,自然有法子。如今就一条,规矩定在哪,奖惩便依此而来。你等谁有异议?”
    工匠们默然。
    “不吭气?”蒋庆之拿出药烟,“此刻不,此后再就晚了。”
    他指指老工匠,“你来。”
    老工匠犹豫了一下,“伯爷,您……您莫非做过工匠?”
    “大胆!”陈实喝道。
    老工匠哆嗦了一下。
    “伯爷赎罪。”老工匠恭谨的道:“伯爷先前的那些虽粗略了些,可处处都在点子上。人做了一辈子工匠,都不及伯爷之万一……那些规矩……非是做了一辈子工匠,且是聪明绝顶之辈方能弄出来。故而人疑惑……”
    蒋庆之淡淡的道:“所谓治理,不外乎便是理顺人心。人心为何不顺?譬如兵仗局,免费服役十日,奖罚不明……治理混乱,这便是人心不顺的由来。”
    老工匠仔细一想,行礼道:“人服了。”
    蒋庆之一番话把工匠们的苦衷,以及不满都道尽了。陈实在后面见那些工匠抬头看着蒋庆之,眼中都是钦佩之意,以及期冀之色。
    若是真有奖励,对于这些工匠来便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蒋庆之吩咐道:“回头把这本册子抄录下来,贴在工坊中,罢了,工匠们大多不识字,那就每日背诵。”
    当年蒋庆之的老爹所在企业申请什么企业标准,每个员工都被要求背诵一大堆东西。
    “是。”陈实腰都弯了,蒋庆之蹙眉,“挺直了腰。”
    “这不是……”陈实干笑道:“咱是习惯了。”
    这是内侍们表示臣服的一种姿态,陈实不由自主的就用上了。
    工坊外,黄炳低声道:“那些管事的腰都弯了。”
    莫展淡淡的道:“跟着伯爷,你会看到更多的人弯腰。”
    蒋庆之走出工坊,陈实道:“伯爷,匠户服役是惯例,钱粮这块……难呐!不好破例。”
    “我了,这里要活!”蒋庆之指指他的脑袋,“等着就是了。”
    陈实心中叹息,把蒋庆之送出兵仗局。
    工部,自从锦衣卫送来消息,俺答今年就会南下,兵部就忙的不可开交。
    各种人马的校阅,以及巡查。
    和户部沟通粮草的调运。
    从各处卫所征调人马。
    王以旂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当看到蒋庆之时,就下意识的拱手,“别要钱要粮。”
    “老王你难道还会算卦?”蒋庆之随意坐下,值房里的官员拱手,“见过伯爷,对了伯爷,不知伯爷对俺答南下从何处来可有猜测?”
    “不用猜测!”蒋庆之拿出药烟,见官员不解,“咱们提前知晓了俺答会南下,密谍,斥候都会密集哨探。去猜测作甚?反而让人无所适从。”
    “是。”官员干笑,等他走后,蒋庆之道:“看来兵部信心不足啊!”
    王以旂点头,坐下后叹道:“他问这话,便是想从你这位大明名将的口中得些安慰罢了。”
    “我若是此战必胜,难道他们还能就此如释重负,信心十足不成?”蒋庆之自嘲一笑。
    “嗯!”王以旂却认真点头。
    卧槽!
    蒋庆之觉得自己有做吉祥物的天赋,只需坐在上面,让那些官员烧香拜拜,自己开个口:此战必胜。
    随后大明将士信心十足,灭此朝食……
    王以旂道:“长威伯此来……”
    “要钱要粮!”蒋庆之大喇喇的道。
    “果然。”王以旂苦笑,蒋庆之和吕嵩之争的核心就是钱粮。
    虎贲左卫要扩军,从火器的打造,甲衣,以及粮草军饷等等,算下来就是一笔巨款。关键是这笔巨款每年都得固定支出,这对户部来是个巨大的压力。
    所以吕嵩不赞同,连嘉靖帝都没法施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吕嵩只需把户部的账册丢出来,别是嘉靖帝,蒋庆之这个当事人都无话可。
    “老王。”蒋庆之点燃药烟,“每年各处卫所损耗的火器有多少是因为粗制滥造?”
    “少三成到五成。”提及这个,王以旂满腹苦水,“兵仗局那边打造的火器历来如此,各地卫所,特别是九边将士对此敢怒不敢言,甚至自行去采买火药……”
    “若是每年火器损耗减少到一成以下呢?”
    王以旂倒吸一口凉气,“兵仗局多年来都是到死不活的模样,任谁都无计可施……”
    “我只问你,若是兵仗局此后营造的火器……瑕疵在半成之下呢?”
    蒋庆之吸了口药烟,神色从容。
    “别是钱粮……吕嵩不给,我兵部给!”王以旂道,旋即叹息,:“可兵仗局是宫中管着,咱们插不上手。就算是插上手了。
    实话伯爷,工部是外朝吧?工部那些工匠打造出来的东西,和兵仗局一个鸟样!所以这事儿……”
    “准备钱粮吧!”蒋庆之起身。
    “长威伯这话……什么钱粮?”王以旂愕然。
    “你可以去兵仗局看看了。”蒋庆之抖抖烟灰“看看这笔钱粮该不该给!”
    王以旂笑吟吟的道:“若是兵仗局真能把瑕疵弄到半成之下,老夫节衣缩食也得给!”
    可在王以旂看来,这事儿真的不靠谱。哪怕他是墨家的人,但作为兵部尚书,多少人在盯着他。但凡他敢徇私,儒家众人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王以旂在日程上记下了此事,随即抛之脑后。
    回到家中,李恬已经从娘家回来了,正在发狠。
    “那些骗子胆大包天……夫君回来了。”
    李恬见蒋庆之进来,习惯性的起身准备为他准备换的衣裳。
    “没你的事。”蒋庆之瞪眼,李恬笑道:“夫君不是偶尔动动舒经活血吗?”
    蒋庆之干咳一声,“对了,你什么骗子?”
    李恬怒道:“娘去寺庙为我和孩子求平安,被骗了五万钱。”
    卧槽!
    五万钱!
    那对老李家可是伤筋动骨了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95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