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380章  少年的热血

第380章  少年的热血

推荐阅读:黑暗风暴窥情:官心计重生之富二代独孤大人纪事米丹盖尔万能老公种出来无修剑时空屏障白衣寒剑乱古鉴

    怀柔县此刻有些兵荒马乱的架势。
    县尊马昆大清早就出了门,是去视察。
    “视察?怕是视察到了女人的怀里。”一个老吏看着空荡荡的县衙冷笑道。
    “老王,走了。”一个吏目在外面喊,“该去接收粮食了。”
    “来了。”老吏应了,回身看了一眼大堂,目光上移,看着那个写着‘明镜高悬’的牌匾,呸了一口,骂道:“都是一丘之貉!”
    阳光照在地面,反射在牌匾上,再度把牌匾反射在地面。
    那四个字歪歪扭扭的,看着格外丑陋。
    县衙外,老吏和吏目出去后,门子懒洋洋的靠在门边,太阳悠哉悠哉的晒在他的身上。风停了,雪住了,正是打瞌睡的好时节不是。
    几个乞丐在斜对面蹲着,老乞丐轻声道:“睡了。”
    “翻墙?”有人问。
    朱时泰摇头,“翻墙太惹眼,我看这样……”
    他嘀咕了一番,老乞丐拍了他一巴掌,“狗曰的脑子是怎么长的?鬼主意这般多。”
    “那一贯钱有一半该分给我。”
    “凭何分给你?”
    门子睁开眼睛,就见两个乞丐一边互相推攘,一边走来。
    “那户人家都死绝了,是我发现的那些钱,怎地,我拿大半不该?”
    “没我把风,你能找到那钱也没命花!”
    “放你娘的屁!”
    两个乞丐越越生气,竟然动手了。
    啪!
    一不心,门子就挨了一巴掌,两个乞丐一看傻眼了,随即撒腿就跑。
    “站住!”
    门子喊道:“狗东西,打了老子便想跑?也不看看……站住!”
    门子追了出去,却没注意到几个乞丐悄然进了县衙。
    县衙中,值守的文书正在值房里,朱时泰瞥了一眼,此人单手托腮,正在打盹。
    他指指里面,又指指外面,“留个人在此把风。”
    狗东西,怎地那么熟练?
    老乞丐心中犯嘀咕。
    心想,莫不是积年老贼的儿孙?
    二人摸到了大堂外,朱时泰左右看看,没人,便回头道:“你在外看着把风……”
    “为何不是老夫去?”老乞丐反问。
    “你识字吗?”朱时泰问。
    老乞丐:“……”
    大堂里也有些乱糟糟的,地上泥泞也没人洒扫,桌子上摆放着不少文书。
    朱时泰走过去,一本本翻看着。
    当日朱时泰拿银子采买粮食后,自觉完成了赈灾大业,本想回家,可看着灾民们可怜,便多留几日,好歹帮衬一把。
    刚开始他准备去县衙自报家门,让县令给安排个地儿做事。
    可却在县衙外听到两个吏嘀咕,什么粮食被拉走了,账目要重新核对,免得被御史查到。
    朱时泰一听就愣住了。
    他随即便去了城门那里蹲守,数着一日送来的粮车数目,大致估算了一下粮食的数量。
    每日城中两次施粥他次次不,喝了比米汤还不如的稀粥,他加入了一个乞丐团伙,问那些人这等稀粥需要多少米熬煮。
    得知答案后,朱时泰核对了一下送来的粮食,以及城中每日的耗费,得出了一个结论
    ——有人贪腐!
    而且数目巨大!
    二叔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少年的热血被点燃了,他看着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看着倒毙街头的灾民,他发誓要把这事儿查个底朝天。
    他一本本的翻看着文书,可却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账目呢?”朱时泰越翻越快,他突然一怔,“那等账目岂会放在此处?”
    他养尊处优多年,对这等杂事压根不懂。
    “那会在何处?”
    朱时泰挠头,外面老乞丐在低声催促,“可找到了?”
    “马上。”朱时泰来回踱步,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
    老爹有一本册子,珍而重之的谁也不许看。有一次朱时泰不经意发现老爹趴在卧室地上,伸手往床底摸。他好奇偷瞥,发现老爹摸出来的便是那本册子。
    “这等机密文书,定然不会放在县衙,否则一旦有人追索,便是证据。那么……唯有放在家中。”
    县令的家就在县衙的后面,这是多年的规矩。
    朱时泰悄然摸到了后院。
    县令的家看着颇为简朴,只有一个老仆慢腾腾的在洒扫院子。
    朱时泰趁着他不注意的功夫,飞也似的从边上跑过去。
    他微微喘息着,不禁感激着二叔对自己的磨砺……若非这些时日的操练,他这几日早已熬不过去了。
    朱时泰摸到了卧室外,就听里面有妇人话。
    “那些钱放在暗处,莫要被人看到。”
    “夫人放心。”
    夫人是一个尊贵的封号,但时光流逝,民间有钱人,乃至于官员们的娘子也跟着叫起了夫人。朝中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天下夫人泛滥成灾。
    “去吧!”
    一个仆妇出来,看看左右,躲在边上的朱时泰全身紧贴着墙,身前的盆栽正好挡住了他。
    仆妇走了,没多久,里面的妇人也出来,她看看天空,叹道:“为何不多下些时日呢?”
    朱时泰莫名想到了二叔过的一个故事,大雪成灾的时节,有三个人聚在一起喝酒,书生,豪绅,商人,门外有个乞丐,三人一人吟诵了一句诗。
    大雪纷纷地,此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乞丐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便是二叔口中的肉食者鄙吗?
    朱时泰陷入了思索中,旋即浑身一震,暗骂自己糊涂,怎地忘了正事儿。
    他摸进了卧室里,先打开抽屉翻找,一无所获。
    在哪呢?
    朱时泰自处寻摸,什么都没找到。
    正绝望之极,前院那里一阵嘈杂,朱时泰心中一紧,知晓有人来了。
    回去?
    他心有不甘的看着卧室,突然想起有个地儿没看。
    他趴在地上,伸手往床底下摸索。
    当年老爹便是把东西藏在下面,这位会不会……
    朱时泰突然身体一震,他摸到了一个厚厚的油纸包。
    他把油纸包掏出来,打开看了一眼。
    卧槽!
    前面的老乞丐此刻焦急不已,骂道:“那个子竟然跑了。”
    前面此刻来了人,和留守的文书在话,是县尊马上就回来,让他准备热水。
    “人呢?”
    老乞丐听着脚步声接近,不禁魂飞天外。他看看左右,发现左侧那里有个靠墙倾斜立着的门板,赶紧跑过去蹲在下面。
    脚步声越来越近,老乞丐看到了两双脚。
    “县尊,户部刚送来一笔钱粮。”
    “妥善收纳了。”
    “是。”
    老乞丐听到县尊在妥善二字时加重了语气。
    “另外,京师那边有人传话,长威伯那边负责的地方都在欢呼陛下万岁……”
    “为何?”
    “是长威伯把灾民安置的颇为妥当,民心安稳。”
    “咱们怀柔难道不安稳?”
    “自然是安稳的,只是有极少数人在诽谤县尊。”
    “那等害群之马,回头寻个由头抓了,正好灾后重建需要人手,嗯!”
    “是!”
    二人没进大堂,而是去了偏厅,隐隐约约听到在什么有御史要来,心些。
    老乞丐心中一松,刚想钻出来,身边突然多了个人。
    他大骇之下想惊呼,却被来人捂住了嘴,“是我。”
    朱时泰捂着老乞丐的嘴,老乞丐慢慢平静了下来,等朱时泰松开手,他低声道:“可拿到了?”
    朱时泰拍拍鼓起的胸襟,老乞丐大喜,“他们今日有御史来巡查。”
    “好机会!”
    朱时泰心中暗喜。
    这时县尊和那人出了偏厅。
    “那边有人宴请,本官中午就不回来了。”
    “县尊,不知御史何时来呢!”
    “本官不饮酒就是了。”
    午后,十余骑进了怀柔县丞,为首的是御史肖墨。
    县令马昆带着官吏相迎,不知他如何弄的,看着颇为疲惫。
    “一路辛苦。”马昆笑道。
    “这一路行来是辛苦,不过灾情如火啊!”肖墨淡淡的道:“本官奉命巡查灾情,怀柔灾情如何,赈灾如何,还请马县令。”
    粥棚就在边上,一队军士在维持秩序,那些灾民看着面色红润,神色从容。
    “从发现灾情后,本官便带着人……”
    随着马昆的讲述,一个勤勉爱民的官员形象栩栩如生。
    肖墨走进棚子,要了一双筷子插在粥里。
    “筷子直立不倒,好!”肖墨赞道:“果然是去岁考评上上的怀柔县!”
    “过奖了。”马昆谦逊的道,他随即道:“县衙里准备了些便饭,酒肉是没有的,不过豆腐和干菜熬煮出来也算是美味。”
    “正好腹中饥饿。”
    “他在撒谎!”
    这时一群乞丐从侧面巷子冲了出来。
    马昆蹙眉,“去看看!”
    几个衙役拎着棍子冲过去,一个年轻乞丐喊道:“马昆贪腐赈灾钱粮,我这里有证据。”
    “正好翻年下官就要调回京师……”马昆笑道:“让肖御史见笑了。”
    ——这是构陷!
    肖墨含笑道:“原来如此。”
    二人相对一视,竟然默契一笑。
    老乞丐看到了这一幕,低声道:“子,他们是一伙儿的!”
    “抓住他们!”那些军士也出动了。
    “快跑啊!子!”老乞丐转身就跑。
    可一回头,却看到朱时泰高举油纸包,厉喝道:“我乃成国公之子朱时泰,谁敢拿我?”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89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