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377章  积德,高升

第377章  积德,高升

推荐阅读:娇宠小蛮妻我终于等来了末世游戏旅途游戏修仙十亿年,具现后成大帝!英雄联盟之超然存在她是大佬白月光斗罗之超神级选择帅就完事了路见不平就抱走马前卒

    整个京师权贵圈都动起来了。
    户部官吏忙的脚不沾地,不断的清点物资,运送物资。
    户部为此向严嵩求援,可严嵩此刻也忙的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西北灾情也不轻,这一批钱粮抓紧运去。”严嵩催促着官员。
    “是。不过元辅,如今道路泥泞,怕是快不了啊!”
    “不管用什么法子,尽快!”
    严嵩打发走了官员,户部的又来要人手,老严嵩也忍不住发牢骚:“只有老夫一人,问户部要不要!”
    户部官员讪讪走了,严嵩浑身松弛的坐下。
    “爹,歇息一会儿吧!”严世蕃送了一杯茶水给他,独眼中也多了倦意。
    “算是消停了,回家。”严嵩强撑着起身。
    父子二人回到家中,严嵩突然一拍脑门子,“咱们家还没捐!”
    他忙的晕头了,却忘记了此事。
    严世蕃也是如此,不过他却不以为意的道:“晚些就晚些,难道谁还敢置喙不成?”
    “人活一张脸!”严嵩告诫道,然后让人去叫管事。他抚摸着案几,光滑的漆面慢慢让人静了下来。
    “回来了?”
    欧阳氏进来,见父子二人疲惫不堪,赶紧叫人送热水来洗漱,顺带弄了汤水给他们暖暖身子。
    “为夫疲惫欲死,东楼也好不到哪去。”严嵩喝了口汤水,“嗯!这是加了什么?咸鲜颇为适口。”
    欧阳氏道:“加了火腿,这还是新安巷传出来的做法,那位巨子果然是厨艺了得。”
    “呵呵!”严世蕃笑了笑,“虽君子远庖厨这话被曲解的厉害,不过上位者进厨房,这确实是有些荒谬。”
    欧阳氏把热布巾递给他们父子,道:“这人一日三餐就好,能自己弄吃的更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似有福,可这人啊呐!他的福气有定数,你前面用多了,后面就没了。”
    一番话就两个字:惜福!
    管事来了,严嵩道:“家中钱粮准备些,捐给户部。”
    管事却没动,严嵩一怔,刚想发怒,却见妻子欧阳氏接过严世蕃手中的布巾,就如同是往日般的唠叨:“先前得知灾情厉害,我早已令人送了钱粮去户部。”
    “你怎地不早!”严嵩一喜一怒,喜的是自家没人后,怒的是妻子做了这等事儿不,让自己险些闹了大笑话。
    “娘,你捐了多少?”严世蕃却觉得自家老娘怕是要弄个大爆竹。
    “不多,才十万贯。”
    呯!
    严嵩手中的调羹在了碗中,他呆呆的看着妻子,“咱们家按我和东楼的俸禄,十辈子也攒不下十万贯,你这不是……”
    “外间都我和爹贪得无厌,娘,你这是……哎!”严世蕃起身准备走,免得被气死。
    欧阳氏坐下,反手捶打着腰。
    “让你别逞强你偏不听。”严世蕃跺脚回身,走到欧阳氏身后,“往前些。”
    欧阳氏往前坐一些,严世蕃接过侍女递来的木槌,轻轻为她捶打着后腰。
    欧阳氏双手叉腰,眯着眼,“我也不知什么道理,就知晓家中钱太多不是好事儿。至于捐多了被质疑贪腐,不捐那些人难道就不质疑了?
    再有,我闲来无事听她们外间的热闹,哪个权贵家中不是金山银山?都法不责众呢!可这钱放在家中我觉着亏心得慌,每每看着账册就担心受怕。”
    “那您也不能主动张扬吧?还十万贯,如今外间不知如何我和爹呢!”严世蕃抱怨道。
    “还能如何?”严嵩沉声道:“不打自招。”
    “夫君以为陛下可知晓你父子之事?”欧阳氏问道。
    严嵩迟疑了一下,点头,“自然是知晓的。”
    “既然陛下知晓,夫君觉着不示于人前,陛下就当没这回事?”欧阳氏叹息,“家中有些人自以为聪明,时常从公中贪腐些钱粮。我只是看着,偶尔忍不住了,便出手拿几个杀鸡儆猴。不过用得着的人,我便多留他一阵子罢了。”
    用得着的人,我便多留他一阵子罢了……严嵩身体一震。
    “夫君是个聪明人,我也蠢笨,嫁进门多年除了生儿育女,并无大用处。不过我只知晓一条,做人……要凭良心呢!”
    欧阳氏摆摆手,示意严世蕃不用捶打了,起身按着案几,缓缓道:“既然都知晓了,何必掩耳盗铃。我捐钱捐粮,凭的便是良心。凭良心行事,神灵也会护佑呢!”
    “我去厨房看看。”欧阳氏缓缓走出去。
    “娘啊!良心这东西……”严世蕃最不信的便是什么良心。
    欧阳氏回头,“这是积德呢!”
    她看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为你们父子积德。”
    严嵩父子相对一视,严嵩微微摇头,暗示儿子莫要争执。
    ……
    “严阁老家捐了十万贯。”
    黄锦手中拿着的是户部给的捐助清单,念到严嵩家的数目时,他不禁一惊,等着嘉靖帝决断。
    “十万贯,严嵩做一百年宰辅也攒不下来这等家业。”嘉靖帝手握玉锥,慢慢道:“太常寺卿正好出缺……让严世蕃去做一任。”
    “是。”黄锦随即准备去直庐转达道爷的话。
    身后道爷道:“对了,严嵩年迈,严世蕃该随侍左右才是。”
    黄锦一怔,旋即应了。
    他一边走一边琢磨。
    太常寺卿职位不低,但算不得重臣,不过嘉靖帝一句让严世蕃随侍严嵩左右,让黄锦琢磨出了些道道来。
    早些时候嘉靖帝是属意另一人接任太常寺卿,得知严家捐了十万贯后,竟然把严世蕃推了出来。
    这里面有何奥妙?
    黄锦一路琢磨,看到直庐时,突然身体一震。
    让严世蕃随侍左右,这便是近臣之意。
    近臣……别人不知晓,黄锦最清楚不过了。所谓近臣,在道爷眼中便是可用之人。但也分三六九等。
    第一等是朱希忠这等勋戚,有半个盟友的味儿。第二等便是严嵩这等,是做事儿,背锅的。
    不让严世蕃去太常寺就职,也就是,这个太常寺卿只是一个虚职。
    这是告诫还是保全之意?
    黄锦心中揣测着,见到严嵩后却拱手道喜。
    “太常寺卿?”等黄锦走后,严嵩叫来儿子。
    “不过却让你随侍为父左右,这是陛下离不得你之意。”严嵩抚须微笑。
    如今他年迈,精力大不如从前,票拟的结果令道爷不满意。换了严世蕃来票拟,往往契合道爷的心意。“陛下这是暗示,让我继续在爹的身边执掌政事。”严世蕃揉揉眼角,眼中多了傲然之色,“我早过,陛下离不得我父子。”
    严嵩父子欢喜之余,突然想到一件事儿,“你随侍为父左右,那太常寺谁来执掌?”
    严世蕃一怔,“如今的太常寺丞李焕乃是蒋庆之的丈人。”
    卧槽!
    ……
    “什么?严世蕃来接任太常寺卿?”李焕得知消息后,顿时心冷了半截。
    “寺丞,消息千真万确。”心腹道:“那人可是长威伯的对头,您……”
    您老人家要倒霉了。
    李焕本无什么官场野心,闻言叹道:“罢了,回头我便撂下这些,任由他折腾。”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蒋庆之回城了,两个皇子颇为狼狈,衣裳脏污,人也廋了一圈,不过看着却沉稳了许多。
    “回去歇息几日,回头总结一番。”蒋庆之吩咐道。
    “姑爷。”两个皇子刚走,李恬娘家来人了。
    “姑爷。”来人是李焕身边的随从,一脸焦急,“姑爷,陛下令严世蕃为太常寺卿,老爷正准备告假呢!”
    蒋庆之一怔,“严世蕃?”
    “是啊!”随从到:“老爷了,此人是姑爷的对头,他若是恋栈不去,自家被压制倒是无碍,就怕严世蕃藉老爷来作伐,针对姑爷。”
    老丈人的一番拳拳之心令蒋庆之也颇为感动。
    徐渭道:“陛下不应如此啊!”
    按道理道爷不该做出这等安排……等等!
    蒋庆之突然想到了后续的事儿。
    历史上严世蕃一直在严嵩的身边,充当了大明影子首辅的角色。
    也就是,严世蕃这个太常寺卿只是个虚职。
    “回去转告丈人,明日去太常寺,要稳住。”
    这话什么意思?
    随从把话带给了李焕,李焕也不解。
    “女婿这是学了陛下猜谜呢!”李焕叹道。
    常氏道:“大不了这官就不做了。”
    “不做官,拿什么养这一家子?”李焕没好气的道。
    “我的嫁妆就足矣!”常氏娘家有钱,当年陪嫁颇丰。这些年李家家产能膨胀,主要是常氏的功劳,所以她有这底气。
    蒋庆之本想先回家,却转向去了西苑。
    雪昨日就停了,宫中积雪被清理一空,仿佛从未来过。
    蒋庆之走在依旧湿漉漉的宫中,看着熟悉的宫殿群,突然生出了些莫名的眷恋之意。
    来迎他的是张同,内侍很是好奇的不时看一眼蒋庆之。
    “看什么?”蒋庆之故作凶狠模样。
    内侍退后一步,然后嘟囔道:“他们伯爷此次赈灾杀人了。”
    蒋庆之笑了笑,“怕了?”
    内侍摇头“本来怕了,不过陛下杀得好,我便不怕了。”
    道爷正在殿外散步,负手止步后,看着走上台阶的蒋庆之。
    蒋庆之走上来,挠挠头,“臣的丈人……没啥野心,就怕管不好太常寺。”
    道爷淡淡的道:“管得好管不好是一回事,心正就好。”
    “可您该先给我一声,不是……我是,臣的丈人也该避嫌吧!”蒋庆之苦笑。
    嘉靖帝淡淡的道:“不必。”
    好吧!蒋庆之道:“是。”
    道爷干咳一声,“吃了吗?”
    “没呢!正准备回家弄些吃的。”
    “今日光禄寺那边有进贡的香猪,炙烤了……”
    “陛下,在哪呢?”
    蒋庆之两眼放光,等看到和一只烤全羊差不多大的烤香猪时,不禁食指大动。
    “吃吧!”嘉靖帝坐下。
    烤香猪外酥里嫩,让这阵子肚子里寡淡的蒋庆之吃的酣畅淋漓。
    “陛下您也吃啊!”蒋庆之抬头,见道爷只是抿了一口酒水,便指指还剩下大半的烤香猪。
    “慢些。”道爷喝着酒水,吃着蒋家抄没来的蚕豆,不时看一眼吃的欢实的蒋庆之,嘴角微微翘起。
    蒋庆之也不客气,一番狂造,竟然吃了一半。
    “喝口汤。”道爷指指那碗汤,“朕令御医弄些药材,吃了驱寒气。”
    蒋庆之一饮而尽。
    起身道:“这半边香猪……”
    “拿走!”道爷摆摆手。
    蒋庆之从怀里摸出个巧的木匣子,“对了,这是臣在乡下弄到的牛黄,是有大用处。臣还年轻用不上,本想明日再送来,这下倒是省事了……”
    他不由分把木匣子放下,“臣这便回去了。”
    道爷看着木匣子,有内侍低声道:“宫中什么没有?”
    “牛黄能救急。”道爷摩挲着木匣子,“黄伴。”
    “陛下。”
    “把这木匣子……放朕的寝宫中。”
    “是。”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89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