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372章  帝王之道

第372章  帝王之道

推荐阅读:武道至巅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重生后,从基层刑警开始无敌都离婚了,我相亲你醋什么重开的我不想在卷了黑土佣兵传奇:龙煞的逆袭之路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太阳就是hope延平宫史顾客太多,我炒泡面锅铲冒火星!

    裕王没精打采的跟着车队出城。
    杨锡在边上嘀咕,“我的殿下哎!您也不看看,长威伯谁都不带,就带了您,可见是关爱备至……您好歹去几句话啊!”
    裕王摇头,脑海中都是那个女人的倩影。
    那日他出宫,正好遇到有少女等待卢靖妃召见。
    明眸皓齿,肌肤胜雪……只是一眼裕王就沦陷了进去。
    他令人去悄然打听,得知女子姓汪,父亲挂着个锦衣卫百户的虚职,如今在五军都督府中任职。
    这等家世丢在京师遍地都是,可皇子娶妻就要这样的出身。
    高官权贵,武勋贵戚,抱歉的很,这样人家出来的女子背景太厉害,不好控制。且容易生出野心来。
    裕王心中欢喜,就等着宣布好消息,可没想到的是,表叔却来了个棒打鸳鸯。
    他不蠢,从跟着蒋庆之出城开始,他就知晓嘉靖帝默许了表叔的决定。
    这事儿交给你表叔了。
    裕王抬头,前方道路泥泞,一支车队正艰难而来。
    打头的男子见到莫展后喊道:“可是长威伯?”
    “你等何人?”莫展问道。
    来人近前道:“人应禄,台州府来。”
    蒋庆之闻讯下车,应禄行礼,“人是海门卫文书,此次奉命带来了海门卫父老的年礼……”
    “年礼?”蒋庆之蹙眉,“陈勃搞什么名堂?”
    他最反感的便是弄这等形式主义,而且还扰民。
    “这是指挥使的书信。”应禄把书信递给蒋庆之,笑道:“陈指挥使了,伯爷但凡知晓此事,定然会以为是他溜须拍马。还真不是。
    伯爷走后没几日,地方百姓就自发聚集,各家你出鱼干,我出笋干,弄了许多特产,委托指挥使送给伯爷。礼物不重,不过都是台州府百姓的一片心意。人告辞!”
    蒋庆之还没来得及话,应禄就带着人掉头准备回去。
    “站住!”蒋庆之叫住他,打开信封仔细看着。
    自从他率军走了之后,刚开始只是几个渔民尝试出海,满载而归后,其他人看的眼热,纷纷跟随出海打鱼。
    ——临海对此默然。
    孙连元上了贼船,海门卫睁只眼闭只眼,禁海令也就成了废纸一张。
    ——台州父老,若无伯爷,也无今日的好日子。若是送钱是害伯爷,便精心准备了些特产,还请伯爷笑纳。
    蒋庆之看着后面的礼单,主要是海鲜干货,还有些笋干之类的,麻糍几大筐,蒋庆之看到这里不禁哭笑不得。
    “这麻糍这么重,一路运来不易。”
    应禄道:“那些人伯爷在台州府时对麻糍赞不绝口,再重也得让伯爷在新年尝到这一口。”
    “礼轻人意重啊!”徐渭感慨的道。
    车内传来了女子声音,“夫君,既然远来,那便是客,可令人安置了,另外胡先生在家,可委托胡先生准备些礼物回赠……”
    果然是贤妻。
    蒋庆之颔首,令人带着应禄等人进城安置。
    “若是不急,在京师过年也使得。”蒋庆之笑道。
    “可不敢。”应禄道:“指挥使吩咐,送到了就赶紧回去。”
    裕王旁观了这一幕,等车队重新出发后,蒋庆之把他叫来。
    “有何感想?”
    裕王道:“百姓淳朴。”
    “嗯!”蒋庆之手一抖,戒尺从袖口中滑出来。
    他握住戒尺,目光不善,“就一个女人便能令你魂不守舍,便能让你怨声载道。”
    这还连手儿都没牵过,话都没过,这娃就为此魂不守舍,若是成了好事,这女人岂不是能让他言听计从?
    蒋庆之突然身体一震。
    他看了一脸‘我就知晓裕王会如此’的徐渭一眼,心想老子回京后竟然麻痹大意了。且徐渭这个神经病竟然不提醒我。
    徐渭轻声道:“这必然是那些人的手段,先挖个大坑。”
    若是能成就好事,用那个女子来间接影响和控制裕王。
    一旦裕王疏离了蒋庆之,顷刻间墨家的未来就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直接攻击无果,那我就来个曲线救国。
    先在未来的帝王那里埋个钉子,随后源源不断的给你上眼药。
    等道爷驾崩,若裕王能成功登基,无需儒家动手,几个枕头风吹去,墨家自然灰灰。
    裕王看着就像是一个叛逆期的年轻人,一路沉默跟着到了庄上。
    “见过伯爷!”
    庄头韩山带着几个人来迎接,见大车不少,便问是否要人来帮忙。
    “不必了。”蒋庆之见不少孩子吸着鼻涕在不远处看着这边,便问道:“这雪大的,庄上如何?”
    “前日塌了几间屋子,幸好没压到人。”韩山的简单,可蒋庆之却知晓里面的凶险。
    “去看看。”蒋庆之让李恬去安置,自己和韩山去查看情况,“老三也来。”
    裕王跟在后面,一路进了庄子。
    积雪被清理在两侧,堆得高高的,中间的路颇为泥泞,走着要心。
    吧唧!
    裕王脚下一滑,就摔了个结实。
    “哎哟!”杨锡惊呼,刚想和护卫上前搀扶,被蒋庆之喝住了。
    “自己起来。”蒋庆之目光转动,边上一个孩子也跌倒了,可转瞬就爬了起来,随便搓搓手上的泥巴,笑的格外开心。
    裕王慢慢爬起来,觉得屁股麻了。
    “跟着。”蒋庆之回头。
    村里的屋子大多是泥屋,屋顶还好,是瓦片。
    “本来是茅草屋居多,不过伯爷接手了田庄后,弄了那个沼气池,收成多了不少,加之伯爷收租也低,这才有了如今的好日子。”
    若是茅屋,这场雪就能令村里的屋子倒塌大半。
    听闻蒋庆之来了,庄户们纷纷出来相迎。
    一个个庄户把双手拢在袖口中,看着有些……怎么呢!格外的卑微。
    但裕王却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光。
    他恍惚了一下,想到了先前见到的那些台州府的来人。
    不一样的地方,但眼中的光却相似。
    那是什么光?
    裕王心中暗自琢磨。蒋庆之巡查了一番,发现有隐患的屋子占了两成。
    “第一,马上清理积雪,其次,发动庄户,有能力的接纳那些人住一阵子,等雪停了之后再重新谋划。”
    “是。”韩山点头,蒋庆之回头问,“老三以为如此可好?”
    裕王道:“如此也算是守望相助,自然好。”
    蒋庆之心中叹息,“收留那些庄户的人家,按照接纳的人头给钱,这笔钱我来出。”
    韩山本是搓着手,闻言羞赧的道:“这是人无能,怎地让伯爷破费……”
    “你先去忙。”蒋庆之让韩山先走。
    “老三和我走走。”
    “是。”
    雪地里行走其实不舒服,哪怕穿着皮靴,可时间长了依旧觉得脚底冰冷。
    “知晓百姓需要什么吗?”
    裕王道:“衣食住行。”
    “知晓这个还不够。”蒋庆之道:“你还得知晓百姓心中所思所想。”
    “表叔,每个人想法不同……”
    裕王觉得这有些强人所难了。
    “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去琢磨百姓所思所想。”蒋庆之在教导他。
    在后面的徐渭听出味儿来了,抚须暗笑。
    裕王仔细的想了许久,“遇到这等灾情,百姓最希望看到的是官府出面救助。可地方官府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听天由命。”
    “解决之道呢?”蒋庆之问道。
    “解决之道……”裕王蹙眉,“表叔,除非是雪灾,否则官府不可能出手。”
    他抬头,“官府也没那么多钱粮。”
    “所以呢?”
    蒋庆之问道。
    裕王道:“所以……”
    徐渭后了几步,心想这等局面也只能听之任之,伯爷这般追问,裕王也只无可奈何。
    “没办法?”蒋庆之问道。
    “是。”裕王分辨道:“表叔,千年以降皆是如此。”
    蒋庆之,“知晓你为何寻不到解决之道吗?你的屁股坐错了地方。”
    裕王暗自腹诽,心想上千年都是如此,难道我还能凭空寻到办法?
    蒋庆之带着他进了一户人家。
    这家人有个卧床的老人,男主人看着憨实,肌肤黝黑粗糙。
    “伯爷。”一家子惶恐,蒋庆之笑道:“弄一顿吃的,不必特殊,你等吃什么,我便吃什么。”
    男主人唯唯诺诺去了,孙不同去盯着,见他宝贝的摸出了两个鸡蛋,便道:“不必,往日你等吃什么,今日就做什么。”
    晚些饭菜送上来,主食是很稀的面糊,菜是一碟咸菜。
    “吃吧!”蒋庆之端起碗便喝,夹起咸菜就吃。
    裕王尝了一口,觉得没滋没味的,咸菜也不好吃。
    关键是还没多的,他年轻不抗饿,吃了一碗后,看看周围。
    “没了。”蒋庆之早已吃完,把嘴一抹。
    裕王问道:“一顿就吃这么点,如何挨到下一顿?”
    “勒紧裤腰带!”蒋庆之道。
    他起身,“走,带你去别的地方看看。”
    蒋庆之带着他出去,徐渭在外等着,蒋庆之问道:“如何?”
    徐渭道:“和隔庄上的管事好了。”
    “好!”
    裕王跟着蒋庆之去了隔庄子,看着更为破旧的屋子,以及衣裳更为褴褛的庄户,他沉默了。
    “再吃一顿。”蒋庆之带着他进了一户人家。
    徐渭安排好了一切。
    面糊稀的就像是水,咸菜少的就一根,一问是盐贵,用不起。
    吃完后,蒋庆之带着他在这个庄上巡查了一番。
    再度回到庄上后,蒋庆之和裕王进了书房。
    “如今你可有解决之道了吗?”蒋庆之问道。
    裕王默然良久,“唯有为百姓纾困。”
    这娃终于觉悟了……蒋庆之继续问,“如何纾困?”
    “我……”裕王迟疑了一下,“减租。”
    果然是隆庆帝!
    蒋庆之心中欢喜,“继续。”
    “我原先觉着庄户为人种地交租天经地义,可此刻我才知晓,这个天经地义是何等的贪婪。我……”
    裕王想到了先前的两碗水样的面糊,想到了含着手指头流口水的孩子……
    他抬头。
    “表叔,先前台州府来人眼中有光,这个庄上的庄户也是如此,当时我不解。此刻我却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蒋庆之问道。
    未来的隆庆帝,此刻的裕王道:“那是期冀之光!对未来憧憬之光。”
    “这里就你我二人,只管。”蒋庆之含笑道。
    裕王深吸一口气,“秉政者,屁股当坐在百姓一边!”
    裕王觉得自己往日不懂的许多东西,一下就明悟了。他问道:“表叔,这是墨家之道吗?”
    “是,也是另外一种道。”
    “什么道?”
    蒋庆之摇头不语。
    外面徐渭看着天空,轻声道:“帝王之道!”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8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