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224章  病入膏肓的大明

第224章  病入膏肓的大明

推荐阅读:孤独且潇洒休想和朕抢皇后进击吧!灵巫傲妃倾城:妖孽魔王靠边站威武雄壮万贵妃攻约梁山影帝女友是宫女姜饼先生宫中有大王闪光吧!死灵法师

    蒋庆之走出大营,回身对颜旭等人道:“这两日油水要够。”
    “是。”颜旭犹豫了一下。
    “什么时候学会了文官的那一套?有话就!”
    “是。伯爷明知秦源等人蓄意已久,为何直至今日才给我虎贲左卫上下鼓劲?”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蒋庆之负手看着营中,感受着升腾的士气。
    “要读书!”看着颜旭等人懵逼的模样,蒋庆之道:“不但要读,还得要能融为己用。”
    “是。”颜旭恭送,等蒋庆之走后,他骂道:“伯爷老早就了要读书要读书,可一旦提及读书,你等皆愁眉苦脸,不是要拉屎,便是要撒尿,今日可好,被伯爷当众抽了一巴掌。”
    一个将领挠头,见陈堡笑的幸灾乐祸,便喝道:“陈堡,伯爷那话里之意。”
    陈堡毕竟出身权贵之家,虽然纨绔了点,但还是读了不少书。他道:“这话的意思是,两军厮杀,靠的是勇气。若是早早的就把士气给提起来,等到开战时士气衰竭,必败。”
    “为何会衰竭?”有人问道。
    颜旭过去就是一脚,骂道:“狗东西!你十日后去青楼,今日就开始泄,你觉着泄到那日还有几分火气?”
    那将领一怔,“娘的,怕是早就萎了。”
    一群大老粗恍然大悟。
    “原来,激发士气也得看时机。不可太早。”
    “又跟着伯爷学了一招。”
    众将欢喜不已。
    校场上,马芳默默念诵着老师给的功课。
    ——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也。
    那双虎目追随着蒋庆之,直至看不见了,这才收回来。
    “马旗。”有人问道:“三日后咱们能胜吗?”
    马芳沉声道:“跟着伯爷,我从未想过此事。”
    “那旗在想什么?”
    “我在想,是大胜还是胜!”
    那是我的老师啊!
    马芳双拳紧握,“那一日,我等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是夜,朱希忠一家子来到了蒋家。
    朱时泰看着多了几分少年的活力,被孙重楼拽着去看烟火。朱希忠和蒋庆之兄弟二人喝酒,妻子让富城带着自己把蒋家转了一圈。
    “乱糟糟,乱糟糟!”
    “这是伯府?我还以为是懒汉家!”
    “规矩呢?”
    “这布置,一看就是随手为之。”
    “看看这卧室弄的,刀子能挂在那里?也不怕晚上做噩梦。”
    “艾玛!这弄的什么?”
    “伯爷是哑铃。”
    “这铁疙瘩能放这吗?”
    富城尴尬一笑。
    见到兄弟二人时,朱希忠的妻子道:“这家不能这么弄。”
    “啥意思?”朱希忠问道。
    “乱糟糟的,看着就是单身汉的味儿。”朱希忠的妻子道:“这家,得有个女主人。”
    朱希忠道:“也是,庆之,你也十六了,此事该着手了。”
    “还早吧!”蒋庆之只想混到二十岁再。
    “你别忘了,天下士子大多是你的仇人。那些人最擅长的便是抹黑对手。十六不成婚,他们会把你编排成……”
    朱希忠看了眼巴巴等着自己分析的妻子一眼,“那些话不好听。”
    蒋庆之想到了后世那些书中的记录。
    明中期后,特别是嘉靖朝开始,言路大开,士大夫们肆无忌惮的写着带色的,肆无忌惮的开着皇帝的带色笑话……
    他们敢拿皇帝的私生活来编排成各种故事,何况一个蒋庆之。
    什么有病,不能人道。
    什么好断袖,不喜女子。
    什么无力疲软……
    天下士子发力,他蒋某人的名声就要臭大街了。
    见蒋庆之面色阴晴不定,朱希忠补了一刀:“为了政事攻讦造谣,可天下人不是傻子。若是利用个人私事来编排你,百姓却喜闻乐见。哪怕知晓是假的……不信你问你嫂子。”
    美妇人点头,“深闺女子也喜这等传闻,庆之,拖不得了。正好嫂子这里有几个女子,回头你看看可合适。若好,暮春之前就成婚。”
    卧槽!
    你这个速度也太快了吧!
    在这个时代,堪称是闪婚了。
    蒋庆之道:“此事,容我再斟酌一番。”
    朱希忠夫妇交换个眼色,知晓老弟心动了,但此刻不好逼他太过,便举杯邀饮。
    吃完饭,朱时泰也回来了。
    “二叔。”朱时泰伸手。
    朱希忠骂道:“这是要作甚?”
    “石头他们都有红包。”朱时泰梗着脖子道。
    “我倒是忘记了。”蒋庆之莞尔,亲自去拿了红包来。
    “是什么?”孙重楼窜出来,催促打开。
    朱时泰打开红包,里面是一枚金钱。
    “这一面是阖家欢乐。”
    “反面呢?”
    “国泰民安。”
    噼噼啪啪!
    外面鞭炮声不绝于耳。
    蒋庆之举杯,朱希忠夫妇笑吟吟的一饮而尽。
    这等家宴自然不需要什么规矩,朱希忠自斟自饮,没多久醺醺然把儿子叫过来。
    “你二叔十五岁就能在朝中与严党抗衡,领军亦能击败俺答大将,你这子莫要懈怠,好生跟着你二叔学。”
    朱时泰点头,“爹。有个事儿我有些疑惑。”
    “。”
    “爹,你十五岁时在作甚?”
    气氛,突然尴尬了起来。
    “喝酒!”
    蒋庆之笑道。
    “崽子!”朱希忠指指儿子,笑骂道:“老子十五岁时……喝酒喝酒。”
    是夜,朱希忠大醉。
    家宴才结束。蒋庆之把朱希忠一家子送走,却不回去,而是在街上缓缓而行。
    四处不时传来鞭炮声。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透过几家打开的大门,能看到里面人影闪动。
    穿着新衣裳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在街巷中奔跑。大人们喝多了,便出来透个气,见到有人经过,都笑着拱手,“新年好。”
    “新年好!”
    蒋庆之拱手。
    每个人都是如此鲜活,仿佛相识了许多年。
    蒋庆之突然想到了一个词。
    “一见如故。”
    不对。
    “一家……是了,一家人。”
    有人,一个汉人是一条龙,一群汉人是一条虫。
    蒋庆之前世也曾深以为然,可此刻却有了些新的见解。
    在汉唐时,汉儿纵横天下,无论是一人还是一群人,无论他们身处何处,都能令异族丧胆。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汉家男儿就成了虫子?
    是从……
    前宋吧!
    重文轻武的开端。
    鄙夷武人,把武人当做是贱人的起始……
    当武勇成为下贱的代名词时,这个民族就病了。
    所以,前宋哪怕韧性十足,依旧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到了大明,开国时的骄兵悍将被太祖皇帝和建文帝一步步弄成了软脚蟹。
    成祖短暂复兴了武勇,但在他之后,士大夫们反攻倒算,成功掌控了局势。
    由此,武人再度沉沦。成了文官,权贵们的奴隶。
    而且缺衣短食,少操练……比之前宋时的官兵还不如。
    “我要读书。”
    右侧一户人家中传来了少年的声音。
    “夜深了呢!大郎!”有妇人的声音传来。
    接着是个男子的声音,“让他读,这年头不读书哪来的出路?”
    “他们可以从军。京卫不是……”
    “贱人才从军!”少年不屑的道:“书中自有我要的一切,若是能科举出仕,爹,娘,那些从军的武人,此后见到孩儿都得跪着。”
    “好好好,那爹娘就等着享福了。”
    蒋庆之负手听着。
    这个民族,真的病了。
    这个大明病了。
    病入膏肓!
    “新年好!”门开,男子见到蒋庆之,笑吟吟的拱手。
    “新年好。”
    蒋庆之看到了那个手拿书卷的少年。
    身形瘦削,面色苍白……读书人最喜这等造型,是仙风道骨,洒脱飘逸。
    蒋庆之不知不觉走到了城下,守城将领下来,“伯爷。”
    “我想上去看看。”蒋庆之指指城头。
    “伯爷请。”将领把什么规矩抛之脑后,只想奉承这位少年权贵。
    蒋庆之走上城头。
    “伯爷请看。”将领指着城中炫耀道:“站在城头便能看到整个京师,万家灯火啊!看着……真是震撼人心。”
    无数家灯火连接在一起,无数声音混合在一起……
    天上的星辰仿佛都为之在闪烁。
    这便是人间。
    可这样的好日子不多了。
    草原上正酝酿着杀机,再过数十年,他们将会杀入中原,毁灭眼前的这一切。
    蒋庆之突然问道:“你可见过那等发式……”,他比划了一下鞭子。“细细长长的,能从钱眼里穿过去,就挂在脑后面。”
    将领笑道:“那不是鼠尾吗?”
    蒋庆之认真问道:“你可愿披着这么一根鼠尾?”
    将领毫不犹豫的道:“爹娘会打死下官。”
    “你自己呢?”
    “下官宁死,也不肯披着这么一条鼠尾!”
    可用不了多久,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将会披着一条鼠尾。
    留发不留头!
    为了毁灭这汉家衣冠,屠刀下又多了许多亡魂。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们,此刻还在高呼盛世太平。他们一边板着脸,吟诵着道德文章,言必称先贤的警句。一边疯狂的兼并田地,收纳人口,挖着大明的墙角……
    “我要改变这一切!”
    蒋庆之点燃了药烟。
    “伯爷什么?”将领赔笑问道。
    蒋庆之微笑道:“我,以后不会有什么鼠尾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86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