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早安大明 > 第108章 什么山?尸山

第108章 什么山?尸山

推荐阅读:仙道长青武道至巅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重生后,从基层刑警开始无敌都离婚了,我相亲你醋什么重开的我不想在卷了黑土佣兵传奇:龙煞的逆袭之路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太阳就是hope延平宫史

    大战结束了,骑兵们正在追击。
    蒋庆之在遍布尸骸和兵器杂物的战场上缓缓而行。
    脑海中,大鼎还没开始加速。
    一具具尸骸面目狰狞,兵器丢的到处都是。受伤的战马在长嘶,没受伤的被那些打扫战场的军士如获至宝的收拢……
    一个军士单膝跪在地上,握着一个军士的手,神色哀伤。
    蒋庆之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胸腔受伤的明军军士,看着三十余岁。
    “伯爷!”
    跪地的军士起身,蒋庆之蹲下,看着垂死的军士,轻声道:“可还有什么未了之愿吗?”
    军士的脸上多了一抹红色,蒋庆之心中叹息,握住了他的手。
    “人……人家在大同。”
    “嗯!”
    “人想知晓,大同……此后能守住吗?”
    京城的文武百官对九边有种蜜汁自信,而边塞的将士却非常清楚,稍有不慎,九边就会沦陷。
    军士期冀的看着蒋庆之,仿佛这位少年权贵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能!”蒋庆之点头。
    “那人的妻儿……”军士反手握住蒋庆之的手,“抚恤……”
    “从优。”蒋庆之道:“这是我的,算数。”
    “多谢……了。”
    手一松,军士的眼睛缓缓闭上。
    蒋庆之起身,“告之张达,谁敢漂没抚恤,拿脑袋话。”
    胡宗宪应了,随即去见张达。
    “有些难。”张达苦笑,“这么些年都成了惯例。”
    “所谓惯例,时日长了便觉着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张总兵,伯爷的性子,你等大概不知晓。”胡宗宪微笑道。
    “还请胡先生明言。”大战告捷,张达意气风发。
    “许多事,他事前了,便是机会。不……”胡宗宪拱手,“告辞。”
    “什么意思?”张达蒙了。
    他追上去,勾着胡宗宪的脖子,“胡老弟,若非长威伯,我早已成了冤魂。若非长威伯,我老张句难听的,定然要让你在大同府备受煎熬。”
    张达不是善人,他不收拾胡宗宪,便是要让此人在等待中备受煎熬。
    “你我原先乃是仇人,如今却成了一伙的,这命运之妙,让人嗟叹。”胡宗宪道。
    “既然都是长威伯的人,有什么话,伱老弟不该半截不是。”张达道:“回头报功的时候,给你老弟提一笔……”
    “别!”胡宗宪摇头。
    “怎么,不愿意?”张达有些好奇,“为何?”
    “严嵩等人若是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捷报中,会如何想?”胡宗宪笑道。
    “长威伯可不怕他们。”张达觉得他想多了。
    “老张!”胡宗宪笑了笑,有种智珠在握的从容。
    “老弟只管。”张达笑道。
    “我这里有些告诫,你若是愿意听,那便听。若是不愿,当我没。”
    “我听着呢!”
    “你我都是伯爷的人。既然是伯爷的人,行事就该以大局为重。何为大局?”胡宗宪轻声道:“伯爷的志向便是你我的大局。”
    张达一怔,“伯爷的志向……”
    “问问就知晓了。”胡宗宪笑道。
    二人去寻蒋庆之。
    蒋庆之叼着烟,身后跟着两个护卫,悠哉悠哉的在尸骸之间溜达。
    “伯爷。”胡宗宪行礼。
    “长威伯。”张达拱手,然后问道:“此事有些冒昧。”
    蒋庆之看了胡宗宪一眼,“。”
    张达干笑着搓搓手,“若非长威伯出手,我老张尸骨早寒。长威伯救命之恩,我老张无以为报。此后,自然是唯长威伯之命是从。”
    这是投效的话。
    此战之前,虽然张达隐隐表达了些愿意同舟共济的意思,但并未这般赤果果的表达追随的意愿。
    蒋庆之知晓,在自己没有展示出能独立竖旗的能力之前,张达这等大将,不可能会投效。
    就如同以后的张居正,若非独掌权柄,连帝王都被其压制,戚继光等大将也不会向他表忠心。
    “好啰嗦。”孙重楼嘟囔。
    连孙重楼都看出了张达在铺垫,想些什么。
    张达老脸一红,“我老张愿意跟随伯爷,不过……”,他看了一眼胡宗宪。
    胡宗宪默然。
    娘的,果然读书人的心都是黑的……张达没办法,硬着头皮道:“不知伯爷此后要做些什么。”
    这话看似问蒋庆之以后的志向,实则是问这个团伙以后的政治目标。
    蒋庆之莞尔一笑,“这个问题,我一直在等着你等来问。”
    张达笑道:“伯爷年少有为,陛下信重,此后定然青云直上。我等追随伯爷,不求别的,只求个安稳。”
    呵呵!
    蒋庆之笑了笑,“我的志向啊!”
    他看向北方,“历朝历代,国祚最多三百余。开国时强大,随后渐渐衰退,最后帝国斜阳。”
    张达眨巴着眼睛,胡宗宪解释,“从前秦开始,中原王朝短命。”
    “多谢。”张达道。
    这二人看着倒是默契,蒋庆之抖抖烟灰,“大明立国多年,能否打破这个规律?”
    张达目视胡宗宪。
    这是伯爷在考核咱们,该你了,老胡。
    胡宗宪道:“若论得国之正,大明冠绝历朝历代。当下的大明,看似风光,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北方有大敌,内部君臣不和……”
    这位后来的名臣,此刻还有些稚嫩,看问题不够全面。
    “国祚!”蒋庆之打断了他的话。
    “我以为……大明怕是难以打破这个兴衰轮回的规律。”胡宗宪见张达瞠目结舌的模样,道:“为官第一件事便是读史。以史为鉴。看看如今的大明,再对照史书中的王朝景象,就能推断出大明当下的局势如何。”
    张达问道:“老胡,那大明当下的局势如何?”
    胡宗宪看了蒋庆之一眼,蒋庆之摆摆手,示意他只管。
    嘉靖朝的风气渐渐开放,民间拿皇帝来开玩笑,尺度之大,后人也只能一句牛笔。
    胡宗宪道:“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军队糜烂,官吏贪婪……”
    蒋庆之吸了一口药烟,“大明当下,便如同帝国斜阳,看似辉煌,实则距离山不远了。”
    他道:“而我此生的志向……”
    张达和胡宗宪看向蒋庆之。
    一个团体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带头大哥的能力,更取决于政治目标。
    能力,张达觉得蒋庆之不差,甚至令人惊艳。而且,他还是嘉靖帝的表弟,深受信重。
    带头大哥定下政治目标,随后团体便以此目标去努力,这便是结党。
    此刻,夕阳辉映着大地。远方,一队队骑兵士气高昂的带着战利品回归。
    “我想击破那该死的兴亡规律,让大明昌盛五百年!”
    ……
    胡宗宪身体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少年。
    这个时代的结党,更像是抱团取暖,而后演变成为了谋求升官发财而互相帮助的团体。后来自我标榜为国为民的东林党也不例外。
    比如严党。严嵩父子的目标就是升官发财,为此柔媚侍主,收受好处……
    上行下效,严党内部的成员都以升官发财为目标,于是,大伙儿只讲利益,不顾大局。
    历史上胡宗宪的能力在严党内部算是顶尖,但为了升迁,为了能去东南执掌抗倭大权,胡宗宪只得行贿严党大佬。
    这样的团体,迟早完蛋。
    胡宗宪觉得蒋庆之的目标,大概就是辅佐君王。
    可没想到他却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让大明国祚鼎立五百年!”
    脑海中,大鼎还没开始加速。
    蒋庆之有些懵逼,心想难道是系统崩了?
    或是能量耗尽。
    蒋庆之拍拍二人肩膀,“愿意追随我的,升官发财我不敢担保。”
    他目光炯炯看着二人,“人这一生总得有做些什么,才能不负此生。那么,我希望在临死前能问心无愧的对儿孙,我此生,无愧大明,无愧……来这世间一趟。”
    他叼着烟,离开了战场,不断观察着脑海中的大鼎。
    ——鼎爷,你倒是句话啊!
    ——给个暗示也成。
    可大鼎却依旧如故。
    身后,张达和胡宗宪交换了个颜色。
    “老胡,你觉着伯爷的志向如何?”张达发现胡宗宪的面色有些涨红,以为这厮不赞同蒋庆之的政治目标。
    但他不知道的是,胡宗宪的政治目标就是有一番作为,让自己青史留名。
    而蒋庆之的政治目标出台,正骚中了胡宗宪的痒处。
    “伯爷!”
    前方蒋庆之没回头。
    愿意跟着的,来。
    不愿意的,走!
    这就是蒋庆之的态度。
    胡宗宪拱手,肃然道:“我此生愿追随伯爷,为这大明江山,为这个天下,倾力而为。”
    蒋庆之举起手,招了招。
    孙重楼回头,“少爷让你跟上。”
    胡宗宪疾步上前,走到了蒋庆之的身侧。
    “伯爷志向远大,我是极为佩服的。不过,要想延续大明昌盛,我以为,君臣不和乃是大忌……”
    “错了。”
    不知何时,张达出现在了蒋庆之的另一侧,“要想延续大明昌盛,第一要务乃是击败俺答。”
    “老张,你这话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你可懂?”胡宗宪道。
    “我老张不懂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可俺答虎视眈眈,若是不灭了他,怎能安心去治理天下?”
    “若是对俺答开战,你可知会延绵多久?朝中臣子会拖后腿,钱粮不济……别忘了,曾铣复套的谋划被朝中否决,最要紧的一条便是钱粮。
    要想灭了俺答,需要多少精锐将士,耗费多少钱粮你可想过?大明当下可能筹措出这等巨量的资源?”
    “那是你等的事……”
    二人争执不下,请蒋庆之仲裁。
    “你二人在我的面前演了一出戏,不外乎便是想看看我对当下局势的应对之策,看看我这个带头大哥的本事。”
    蒋庆之指指讪讪干笑的二人。
    然后道:“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当内外一起解决!”
    他双手握拳,“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可钱粮……”胡宗宪觉得老板太乐观了些。
    蒋庆之道:“我若,若是让我为大明理财,征伐俺答的钱粮不是事,你二人可信?”
    二人面面相觑,觉得蒋庆之这话有些托大了。
    你兵法了得,才华出众,可术业有专攻啊!
    蒋庆之把烟头丢了,拍拍手。
    “且拭目以待!”
    远处,朱希忠得意洋洋的走来。
    “庆之!”
    蒋庆之微笑招手。
    胡宗宪心中一动,“伯爷,若是把这位拉进来,助力不。”
    蒋庆之一脸古怪之色,胡宗宪以为他觉得不值当,“伯爷莫要觑了这等勋戚,成国公和英国公两家地位尊崇,威望颇高。”
    “这就是个不要脸的老纨绔。”蒋庆之骂道。
    见胡宗宪和张达一脸不解。
    蒋庆之道:“这个苟日的,把老子灌醉了,拖着老子斩鸡头,烧黄纸,结拜兄弟。”
    “啊!”
    成国公竟然是您的兄弟?胡宗宪捂额,“我突然觉着,伯爷的这个目标,好像有希望了。”
    ……
    朱希忠来了,“庆之,那些敌军尸骸如何处置?可要带进城中耀武?”
    蒋庆之摇头,“臭烘烘的。”
    “也是。”
    “不过,这里……老朱。”
    “何事?”
    蒋庆之指着周围,“这一片是不是太平整了些。”
    大同城外是很平整。
    朱希忠笑道:“怎地,你难道想搬座山过来?”
    “是啊!”
    “什么山?”
    “尸山!”
    众人一怔。
    就见少年权贵目光扫过那片尸骸,“令收拢敌军尸骸。”
    “作甚这般郑重其事的?”朱希忠不解。
    蒋庆之指着右前方,“筑京观!”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48/13983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