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117章 敞开了讲!(迎财神…3/30盟主加更)

第117章 敞开了讲!(迎财神…3/30盟主加更)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既然聊了,那就敞开了谈!
    沈言直接在微博上聊开了:
    “西方电影节,尤其是欧洲三大,他们的视角是不是洋人视角?”
    “我们先讨论这个话题,然后才能讨论其他。”
    “全世界范围内,除了好莱坞的商业片可以在全球各个市场攻城略地,其他电影只能通过西方电影节作为媒介,走向世界…那你的电影想要加入其中,肯定要符合他们的审美,他们的意识形态,这点我觉得大家都会同意吧!”
    “早些年,内地市场不景气,最好的宣传就是参加欧洲的电影节,因为电影节举办的时候,全世界的电影记者都会去报道,还有一大堆电影发行商去找电影,就算你一个奖不得,只要你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你就有被全世界电影媒体报道的机会,还有机会被外国片商看中可以卖电影版权。”
    “那如何才能迎合他们的意识形态?贫困中国毫无疑问是一条捷径!”
    “所谓的贫困中国,就是字面意思…迎合老外的猎奇心理。”
    “所以,很多人批评贾章柯是卖国贼…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甭管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卖国,但至少是有想过展示贫困中国的!最典型的就是《三峡好人》,将纪录片和剧情片结合在一起…我曾经慕名看了一下…果然又是有话不、不好好、扭扭捏捏故作姿态…除了填充符号什么都没有,到配乐和运镜,大到角色和结构的设计没有一样不充满了刻意,却又都浅显得没有一丝嚼头。”
    “《三峡好人》的大成功让很多内地电影人看到了机会…有八成的人都会采用长镜头以表现所谓的残酷生活…举个例子,《金碧辉煌》就是这种…”
    “但老外的审美也是在进化的,电影三年就会更替一批观众和审美口味!”
    “相比较贫困中国,他们更愿意看贫困越南,贫困菲律宾…至少能看个新鲜!”
    “那为什么第六代们不拍商业片呢?因为他们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他们背后的资本、投资方也不会允许他们拍摄商业片~”
    ……
    沈言直接摊牌了…
    把所谓的西方电影节还有艺术电影的遮羞帽掀开了!
    他的当然是真的…
    本身第三世界就不是主流…你的电影想被看见,要么去好莱坞,要么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
    那既然是你主动参加,肯定要迎合它的审美,它的意识形态…
    这也是张艺某被批评的原因——早期,他在创作上确实有迎合老外审美的意图!
    不过他很聪明——决裂戛纳等一系列举动,直接跟那帮人划清了界限。
    本来就是嘛,电影只是电影…
    电影从来就不重要!
    难道你想指望电影改变世界?
    我看你病的不轻!
    到了第六代,更是如此了…
    他们甚至主动迎合…
    不过贾章柯有话‘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我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电影有时候是用来记录生活的,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娱乐!’
    沈言直接反驳:“谁不让你讲述了,承认自己拍摄这些东西有意迎合西方审美有那么难吗?那我就简单点评一下,《二十四城记》你把老城镇称为苦难的聚集…靠自己布尔乔亚的脑子幻想这些人生活在苦难里,也不管这里人真实情况怎样…”
    “你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待在老城区吗?你不知道…”
    “你眼里的他们是中国城镇化的失意者,但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他们叫拆迁户!”
    “啥也不懂,一天到晚就知道关注普通人,你知道啥叫普通人嘛?看几个社会新闻,就觉得自己读懂中国了?”
    然后贾章柯的支持者话了:“人家是威尼斯金狮奖获得者,你先拿个差不多的奖项再出来话吧!”
    这还是比较文雅的法,很多人直接骂‘戏子!’
    撸川就直接骂了‘你一个非科班的演员懂什么?贾章柯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我有个教授,有次跟大家聊电影,谈到他的最爱贾章柯,:“贾章柯的电影我都是一帧一帧地看。“
    他的电影,在热爱电影且对电影有一定审美的人里面大受认可!你只是一个偶像演员,有什么资格评价贾章柯?”
    包括很多大 V,影评人…甚至专家学者…
    贾章柯就是他们捧出来的——中国电影的良心。
    怎么能被一个做商业片的打倒?
    各种出声维护贾章柯,顺便踩一波沈言…
    其实,他们的的攻击力也就那样,而且他们的簇拥者跟沈言也没有太大交集…
    所以,这个事对沈言其实没有太大影响,但沈言的粉丝坐不住了…
    各种留言疯狂辱骂!
    沈言在微博上留下一句话:“齐泽克过一句话,西方白左在批判自己的种族犯下的殖民罪恶时,几乎在同时,也立刻就能把自己带入一个道德优越的,更普世的视角。所以西方白左热衷于批判自己,未必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也可以是优越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类似的,贾导这类热衷于拍摄中国“苦难”“后”一面的人,在他们在这么做的同时,也立刻就把自己带入到一个更文明,更先进,更高尚的视角。
    而在这个视角中,他们把自己等同于谁,也是一目了然的。
    贾导心目中的观众是欧洲电影节的评委,以及崇拜他们的中国城市知识分子,资文青,并不是他拍摄的群体本身。”
    “所以作为西北出身的导演,贾导通过拍摄贫困后的西北生活而抽离了自己,把自己带入到BJ上海的城市知识分子的视角中,成功使后者接纳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是他实现阶级跃升的方式…”
    “另外,我只是讨论一下,你们骂我干什么玩意,难道我连话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的粉丝也不要去攻击其他人…他们那点战斗力,连给我挠痒痒都办不到!”
    “有空的话去看看我的电视剧《莲花楼》,今晚开播!”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3/3018/13891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