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 儿郎从我,必已着绯
推荐阅读:我用花瓶通古今、星辰之主、官场从秘书开始、是谁偷了我的脑子?、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四重分裂、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奥特:开局当牌佬,每周一个能力、天道天骄、道医打工仔、
高力士内心里最希望的,无疑是尽快的铲除掉王毛仲,至于针对北门禁军这一个整体,固然也有一定的想法,但却并不多。
现在张岱给他提供了一个视野格局更加广阔、操作性更强,且能够给北门造成更深刻影响的方案,他自然也乐得接纳。
以往的北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看起来铁板一块,外人很难插手其中。尽管王毛仲和葛福顺这种级别的大将略存龃龉矛盾,但北门整体却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和秩序要维护。
高力士尽管花尽心思、大使钱帛,总算买通了几个中层的将领,但正如张岱所言,这些人也不过只是势弱一些的王毛仲而已。等到他们真正得势,未必还会像现在这样对高力士恭顺听从。
而今张岱提出的这个“延恩分荫”,却能让北门所有将家全都陷入一种父子相忌、兄弟猜疑的微妙状态中。他们至亲之间尚且要为了权位而每多争执,又怎么能在外团结其他的北门将家?
“北门宿卫尤需少壮,凡所年高而不去者,皆贪禄不忠之徒!三品之职分荫回授,嗣子可得五品,余子亦可得六七品职。至于何时分荫,亦需斟酌。廉颇虽老,尚可用也!此诸事自应严加监管,以杜绝北门更增私相授受之途!”
高力士举一反三,很快就把握到在这方案中拿捏北门诸将家的关键。在职的将领什么时候需要去职分荫,其诸子嗣各自又能分到多少的荫泽,只要掌握住了这些,那就等于控制了他们的命门。
过往北门强于内官,首先最直观的差距自然就是武力的高低,但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因为有着君王的存在,北门就算武力强悍也不敢随意滥用。
其次就是彼此分工不同,北门负责的宫禁安危,直接决定了圣人的人身安全,而内官无非侍奉起居、沟通内外以及其他各种杂物而已,无疑北门更加能够获得圣人的看重和容忍。
内官本身不以武力著称,与北门分属两个系统,而且由于身体上的残缺也让崇尚勇武的北门禁军对他们心怀鄙夷,哪怕他们深得圣人的宠信,也得不到北门的尊重。
可是如果有了这种拿捏北门的途径和手段,那北门诸将也只能对他们俯首听命。
高力士越想越是兴奋,望向张岱的眼神更充满了赏识与欣赏:“儿郎当真有计,与你倾谈一番,消解我心中大半忧困!怪不得你祖父对你如此钟爱,聪慧贤能的子弟不需多,有此一人便兴家有望啊!燕公半生功勋累累,临到老时最欣慰的恐怕还是家中有此幼麟茁壮成人啊!”
张岱今天可是真的跟高力士讲了不少,而且全都是满满的干货,从控制北门军士的选拔与补充,到挑拨王毛仲和葛福顺内斗,包括现在提出能让所有北门将家都深受影响的“延恩分荫”的方案。
如果这些建议高力士全都肯听从奉行,那张岱真的是凭一己之力将北门与内官的纷争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之间的争斗变得更丰富多彩起来,也足以当得起高力士的夸奖与感激。
“渤海公谬赞了,子只是勤于思懒于行。胸怀千策不如躬行一事,我是恃着长辈纵容,狂妄斗胆敢于就事夸夸其谈,所言甚多,侥幸能中一二罢了。”
张岱又一脸谦虚的道,旋即将自己今天所的这些内容做出一个总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深谙时势,随势而动才是立事立功的不二法门。
当今圣人明君在朝,众正盈朝、更有渤海公等忠义之士环拱宸居,我唐家人物之盛,无逾今朝,开元一朝也尤为盛壮!当此前代未有之盛世,凡人凡事也要应时而变。
霍公等恃于旧功、循于旧法,不思长进,唯知夺恩用威,此诸类注定将为盛世裁汰。渤海公忠心无二、满身义骨,今所谋者不只是一二势位,更是要将北门宿卫之法扫除旧弊、更创新法!”
“这、这,儿郎所言当真雄壮!不错,旧事旧法难用今朝,王毛仲等不思进取、不协于时,正应弃如敝履,无谓留恋不舍!”
自己一番勾心斗角、谋害同僚的算计经过张岱这么一总结,顿时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来,高力士一时间也是颇为激动,连连点头道:“宗之你诸多构计,益我良多,让我要如何谢你啊!”
你只要把我交代给你的这些事情做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张岱心中暗道,这一心思他当然不敢宣之于口。
他跟高力士讲述的这些计策,看似是在给高力士出谋划策,但其实是在借高力士等内官的力量除掉北门那些身处高位的既得利益者、撼动北门原本的秩序和体系,使得北门的宿卫系统一直处于动荡当中,从而维持让新的力量得以趁隙而入的机会。
不同于当世这些士大夫,张岱一直没有什么“致君尧舜上”的妄想。你不想好好干,有的是人想干,多大点事?而想要维持这种超凡的自信,那自然就要掌握一些非凡的力量。
他也不担心自己这一计策的用心会被皇帝识破,阳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解。
作为皇帝,立场和视角自然不会放在臣子的一边。北门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将直宿,看着就让人心里不踏实。皇帝当然也希望获得更加周全可靠的安保服务,而北门这些将家子弟可以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可能为了担心北门将家失和、伦理矛盾激增便不推行禁军内部更新换代的政策吗?他甚至连自家的伦理关系都不考虑!
孤家寡人做久了,是会丧失基本的同理心,他对自己儿子严防死守,但却不会觉得北门以老换新有什么问题。到了生涯后期,这货更是蠢得不像个人。
毕竟皇帝可以永远高高在上,但世道总归需要脚踏实地。脱离大众久了,就丧失了实事求是的能力,到最后做出来的决策,可不就蠢得不像个人能干出来的破事儿吗!
高力士这些人,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立场,通过他们的刺激让北门人事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应激状态中,也有利于北门禁军的分化以及新势力的崛起。
所以高力士只要能够一直不断的针对北衙搞事情,就是帮了张岱不的忙,让他能够持续的找机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人事力量向内去渗透。
不过高力士既然都这么了,他当然也不会发扬风格什么不求回报,想了想之后便又道:“子自入人间以来,已经多承渤海公关照,如今能做几分智力上的贡献,又哪敢奢求回报。唯是家中有一人事不协,因见大父长吁短叹,子也愁绪于怀,如今斗胆言于渤海公。”
“能让燕公忧困难解的是什么事?你且来,我若能为纾解,自然义不容辞!”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便又微笑道,今天张岱一番分讲让他对和北门斗争的见解豁然开朗,越发认定这子是个难得的人才,对其好感爆棚。
“事情有些难以启齿,但今在渤海公面前,子也无甚体面可言,且作无赖央求。我家中还有一阿叔懒散户内、一事无成,因其弘文馆治学不成,大父一时间也难为操持。”
张岱讲到这里,脸上也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这阿叔于我虽是长辈,但却是同龄的玩伴,他今事迹不彰,虽是咎由自取,但眼见将要寻缘访婚,却仍是魄白身,想必难为时流所重。所以恳请渤海公能为谋一出身,稍作修饰,使我阿叔能够出行见人。”
“哈哈,原来是这一桩事啊!如人十指,各有长短。燕公虽然此世名流,更有贤孙为人所羡,但子息却难于尽善,这也暗合冲盈之道啊!难得儿郎如此用心,不以独秀人间为荣,仍肯关怀亲众,我又怎忍拒绝你这一恳求!”
高力士闻听此言后便大笑起来,旋即又向张岱道:“文艺治学,也只是人间一术而已,学此不成,未必就是无用之人。你这阿叔有何意趣,让我想想可为其谋求何事。”
“我叔虽然学业不成,但有赤子心怀、待人真挚,虽好犬马游戏,但也不乏勇毅之性。或是难循士流正途,但临监判事倒也是其所长。”
张岱想了想之后,便又开口尬吹一通。他是不希望高力士拿一个闲职打发过去,虽然他叔叔有多大的才能他也没啥谱,但官职到手后也可以给其安排助手协助,就像他老子在郑州还带着一个智囊团一样。
“左监门卫还缺一长史之职,我先为谋之,你也归家告你叔准备一番,事若成,我自往通知。”
高力士想了想之后,便又对张岱道。
“这、这,我叔一介白身,贸然居任六品,这是否有些冒进?”
张岱虽然想弄一个美差,却也没想到高力士这么豪迈,开口便许诺一个六品的职位,一时间也是不免颇感惊诧。
“我自然没有在南省诸司为人谋进之能,但宫门之间,家事而已。儿郎难得开口求我,岂能让你失望而归?此事虽然不合用人之法,但却合乎彼此情义!”
高力士闻言后便又笑语道,同时语气中还夹杂着几分薄忿和酸意:“南省相公端庄得体,用人任事需循法度,虽有超逸之才,不过寻常相待。儿郎若从事于我,着冠之年必已着绯!”
张岱听到这话后陡觉胯间一凉,旋即便干笑两声,想了想觉得自己那青色官袍也还不错,倒是不急着去服紫着绯。入了宫去那得叫干耶,现在咱俩偶尔还能做连襟呢!
现在张岱给他提供了一个视野格局更加广阔、操作性更强,且能够给北门造成更深刻影响的方案,他自然也乐得接纳。
以往的北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看起来铁板一块,外人很难插手其中。尽管王毛仲和葛福顺这种级别的大将略存龃龉矛盾,但北门整体却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和秩序要维护。
高力士尽管花尽心思、大使钱帛,总算买通了几个中层的将领,但正如张岱所言,这些人也不过只是势弱一些的王毛仲而已。等到他们真正得势,未必还会像现在这样对高力士恭顺听从。
而今张岱提出的这个“延恩分荫”,却能让北门所有将家全都陷入一种父子相忌、兄弟猜疑的微妙状态中。他们至亲之间尚且要为了权位而每多争执,又怎么能在外团结其他的北门将家?
“北门宿卫尤需少壮,凡所年高而不去者,皆贪禄不忠之徒!三品之职分荫回授,嗣子可得五品,余子亦可得六七品职。至于何时分荫,亦需斟酌。廉颇虽老,尚可用也!此诸事自应严加监管,以杜绝北门更增私相授受之途!”
高力士举一反三,很快就把握到在这方案中拿捏北门诸将家的关键。在职的将领什么时候需要去职分荫,其诸子嗣各自又能分到多少的荫泽,只要掌握住了这些,那就等于控制了他们的命门。
过往北门强于内官,首先最直观的差距自然就是武力的高低,但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因为有着君王的存在,北门就算武力强悍也不敢随意滥用。
其次就是彼此分工不同,北门负责的宫禁安危,直接决定了圣人的人身安全,而内官无非侍奉起居、沟通内外以及其他各种杂物而已,无疑北门更加能够获得圣人的看重和容忍。
内官本身不以武力著称,与北门分属两个系统,而且由于身体上的残缺也让崇尚勇武的北门禁军对他们心怀鄙夷,哪怕他们深得圣人的宠信,也得不到北门的尊重。
可是如果有了这种拿捏北门的途径和手段,那北门诸将也只能对他们俯首听命。
高力士越想越是兴奋,望向张岱的眼神更充满了赏识与欣赏:“儿郎当真有计,与你倾谈一番,消解我心中大半忧困!怪不得你祖父对你如此钟爱,聪慧贤能的子弟不需多,有此一人便兴家有望啊!燕公半生功勋累累,临到老时最欣慰的恐怕还是家中有此幼麟茁壮成人啊!”
张岱今天可是真的跟高力士讲了不少,而且全都是满满的干货,从控制北门军士的选拔与补充,到挑拨王毛仲和葛福顺内斗,包括现在提出能让所有北门将家都深受影响的“延恩分荫”的方案。
如果这些建议高力士全都肯听从奉行,那张岱真的是凭一己之力将北门与内官的纷争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之间的争斗变得更丰富多彩起来,也足以当得起高力士的夸奖与感激。
“渤海公谬赞了,子只是勤于思懒于行。胸怀千策不如躬行一事,我是恃着长辈纵容,狂妄斗胆敢于就事夸夸其谈,所言甚多,侥幸能中一二罢了。”
张岱又一脸谦虚的道,旋即将自己今天所的这些内容做出一个总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深谙时势,随势而动才是立事立功的不二法门。
当今圣人明君在朝,众正盈朝、更有渤海公等忠义之士环拱宸居,我唐家人物之盛,无逾今朝,开元一朝也尤为盛壮!当此前代未有之盛世,凡人凡事也要应时而变。
霍公等恃于旧功、循于旧法,不思长进,唯知夺恩用威,此诸类注定将为盛世裁汰。渤海公忠心无二、满身义骨,今所谋者不只是一二势位,更是要将北门宿卫之法扫除旧弊、更创新法!”
“这、这,儿郎所言当真雄壮!不错,旧事旧法难用今朝,王毛仲等不思进取、不协于时,正应弃如敝履,无谓留恋不舍!”
自己一番勾心斗角、谋害同僚的算计经过张岱这么一总结,顿时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来,高力士一时间也是颇为激动,连连点头道:“宗之你诸多构计,益我良多,让我要如何谢你啊!”
你只要把我交代给你的这些事情做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张岱心中暗道,这一心思他当然不敢宣之于口。
他跟高力士讲述的这些计策,看似是在给高力士出谋划策,但其实是在借高力士等内官的力量除掉北门那些身处高位的既得利益者、撼动北门原本的秩序和体系,使得北门的宿卫系统一直处于动荡当中,从而维持让新的力量得以趁隙而入的机会。
不同于当世这些士大夫,张岱一直没有什么“致君尧舜上”的妄想。你不想好好干,有的是人想干,多大点事?而想要维持这种超凡的自信,那自然就要掌握一些非凡的力量。
他也不担心自己这一计策的用心会被皇帝识破,阳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解。
作为皇帝,立场和视角自然不会放在臣子的一边。北门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将直宿,看着就让人心里不踏实。皇帝当然也希望获得更加周全可靠的安保服务,而北门这些将家子弟可以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可能为了担心北门将家失和、伦理矛盾激增便不推行禁军内部更新换代的政策吗?他甚至连自家的伦理关系都不考虑!
孤家寡人做久了,是会丧失基本的同理心,他对自己儿子严防死守,但却不会觉得北门以老换新有什么问题。到了生涯后期,这货更是蠢得不像个人。
毕竟皇帝可以永远高高在上,但世道总归需要脚踏实地。脱离大众久了,就丧失了实事求是的能力,到最后做出来的决策,可不就蠢得不像个人能干出来的破事儿吗!
高力士这些人,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立场,通过他们的刺激让北门人事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应激状态中,也有利于北门禁军的分化以及新势力的崛起。
所以高力士只要能够一直不断的针对北衙搞事情,就是帮了张岱不的忙,让他能够持续的找机会将自己所掌握的人事力量向内去渗透。
不过高力士既然都这么了,他当然也不会发扬风格什么不求回报,想了想之后便又道:“子自入人间以来,已经多承渤海公关照,如今能做几分智力上的贡献,又哪敢奢求回报。唯是家中有一人事不协,因见大父长吁短叹,子也愁绪于怀,如今斗胆言于渤海公。”
“能让燕公忧困难解的是什么事?你且来,我若能为纾解,自然义不容辞!”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便又微笑道,今天张岱一番分讲让他对和北门斗争的见解豁然开朗,越发认定这子是个难得的人才,对其好感爆棚。
“事情有些难以启齿,但今在渤海公面前,子也无甚体面可言,且作无赖央求。我家中还有一阿叔懒散户内、一事无成,因其弘文馆治学不成,大父一时间也难为操持。”
张岱讲到这里,脸上也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这阿叔于我虽是长辈,但却是同龄的玩伴,他今事迹不彰,虽是咎由自取,但眼见将要寻缘访婚,却仍是魄白身,想必难为时流所重。所以恳请渤海公能为谋一出身,稍作修饰,使我阿叔能够出行见人。”
“哈哈,原来是这一桩事啊!如人十指,各有长短。燕公虽然此世名流,更有贤孙为人所羡,但子息却难于尽善,这也暗合冲盈之道啊!难得儿郎如此用心,不以独秀人间为荣,仍肯关怀亲众,我又怎忍拒绝你这一恳求!”
高力士闻听此言后便大笑起来,旋即又向张岱道:“文艺治学,也只是人间一术而已,学此不成,未必就是无用之人。你这阿叔有何意趣,让我想想可为其谋求何事。”
“我叔虽然学业不成,但有赤子心怀、待人真挚,虽好犬马游戏,但也不乏勇毅之性。或是难循士流正途,但临监判事倒也是其所长。”
张岱想了想之后,便又开口尬吹一通。他是不希望高力士拿一个闲职打发过去,虽然他叔叔有多大的才能他也没啥谱,但官职到手后也可以给其安排助手协助,就像他老子在郑州还带着一个智囊团一样。
“左监门卫还缺一长史之职,我先为谋之,你也归家告你叔准备一番,事若成,我自往通知。”
高力士想了想之后,便又对张岱道。
“这、这,我叔一介白身,贸然居任六品,这是否有些冒进?”
张岱虽然想弄一个美差,却也没想到高力士这么豪迈,开口便许诺一个六品的职位,一时间也是不免颇感惊诧。
“我自然没有在南省诸司为人谋进之能,但宫门之间,家事而已。儿郎难得开口求我,岂能让你失望而归?此事虽然不合用人之法,但却合乎彼此情义!”
高力士闻言后便又笑语道,同时语气中还夹杂着几分薄忿和酸意:“南省相公端庄得体,用人任事需循法度,虽有超逸之才,不过寻常相待。儿郎若从事于我,着冠之年必已着绯!”
张岱听到这话后陡觉胯间一凉,旋即便干笑两声,想了想觉得自己那青色官袍也还不错,倒是不急着去服紫着绯。入了宫去那得叫干耶,现在咱俩偶尔还能做连襟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4/24517/9436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