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 宰相难使
推荐阅读:我用花瓶通古今、星辰之主、官场从秘书开始、是谁偷了我的脑子?、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四重分裂、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奥特:开局当牌佬,每周一个能力、天道天骄、道医打工仔、
高力士在京中有数座邸业,为了便于其出入供奉,全都集中在几座大内旁边。
考虑到王毛仲眼下正将要有丧子之痛、满肚子邪火无处发泄,张岱也没有在各坊之间瞎溜达,离开太极宫后便径直赶往大明宫丹凤门外的翊善坊。
这里是最靠近大明宫的坊区,杨思勖、高力士等特蒙恩宠的大太监们都有宅业在此,一座座宅邸修建的富丽堂皇、逾于王侯之家。
因为此间靠近皇城,高力士在内宫中又颇为得宠,因此他在坊中这座家宅也是门庭若市。张岱赶到这里的时候,便见到宅门前停放着许多车马,他也是花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挤入进去。
“阿耶知六郎或将来访,便嘱六郎若来,且在内堂稍作等候,苑中事妥之后,阿耶自会归家相见。”
张岱刚刚挤进这家门里,高力士的养子高承义便走上前,木讷的脸上乏甚表情,只对张岱如此道。
张岱这里先是点点头,正待随之入内,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呼喊自己的:“六郎、六郎,竟于渤海公邸相遇,真是有缘啊!”
他循声望去,便见到吉温正站在一众访客当中,热情的连连向自己招手。这家伙身形瘦高,站在那里像根竹竿似的,真担心被拥挤的人群挤折了。
张岱跟这家伙也没什么交情,只是微微颔首以应,抬手示意一下自己要先行入内,然后便跟在高承义身后一起往宅内走去。
“六郎也识那吉某?”
走出几步后,高承义望着张岱询问道。
“只是同乡,曾来家中访问。”
张岱闻言后便随口答道,而高承义听完后罕见的又了一句:“此徒不是好人,常常来家求见、喜好言人是非,六郎近之需慎。”
张岱听到这话后顿时一乐,直叹这吉温还真是一脸坏相啊,居然就连高力士家里打理家事的养子都看出他不是好人。
不过坏到出奇也是一种禀赋,在处理一些特殊问题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听高承义这意思,似乎吉温也在给高力士充当耳目。
这么来,自己还真得提防一下这子,不能让他窥见到太多自己的秘密。
张岱心内暗暗记下此节,如果这吉温日后真有要损害自己的言行,那得把这老子搞去城南堆茶肥!
他也算是高力士比较关照、平日里待作子侄的晚辈,既然来到家里,总免不了要拜见一下高力士的夫人。
这位吕夫人眉眼样貌和平康坊的吕荷有些像,而且平日里养尊处优,不需要像吕荷那样笑脸迎人,自有一股高冷的气质,哪怕在家人面前也是不苟言笑。
当张岱入拜时,这位吕夫人难得露出几分笑容,指着张岱笑语道:“阿荷日前来家,还六郎才趣高,每著新辞,都能让曲里女子多赚不少脂粉钱。可惜近年来入官,新作渐少,让人望眼欲穿呢!”
张岱听到这话,神态自是一囧,他敢跟那位吕阿姨被窝里瞎胡闹,但是在吕夫人面前自是不敢失礼放肆,闻言后连忙垂首答道:“解褐以来公事渐繁,竟日埋首案牍,确是趣意消减,少著新辞,难免冷曲里娘子。”
他这里回答的一板一眼,也让吕夫人自觉有些无趣,又闲聊几句后,吕氏见他仍是有些拘谨,于是便摆手示意他可以退去了。
待到张岱告退行出,吕氏又不由得悠悠长叹一声。
她虽锦衣玉食享之不尽,身旁侍者都是大内宦者宫婢,但这样的生活过得久了也寡淡得很,整日深居家中,就连看一眼张岱这样的阳刚英俊的少年都成了难得的风景。
张岱倒是没敢深想体会吕夫人的闺怨,只在心里感叹这些太监们真是暴殄天物,大家都知道他们怎么回事,却还一个个娇妻美眷摆在家里。
就跟一些贪官房里挂上几幅名家手笔“清廉如水”“天道酬勤”的字画,恍惚间就觉得自己也道德升华了一样。但其实,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太监没了这东西,贪官没了那东西,再想长出来那可费劲了。
张岱一直在这里等到傍晚时分,高力士才总算返回家中来,当其见到张岱后,当即便指着他笑语道:“子当真不愧盛誉,刚入宪台便一鸣惊人!此番弹劾惊艳内外,想必更能赚得不少不畏强权的称赞!
哈哈,也是失言了。你有此举本就是秉直崇义,匡正世风,岂可拟为沽名钓誉之行?倒是那些宪台御史们应当惭愧,人事弊病存在不只一时,何以坐任不禁?”
张岱看得出高力士的心情是真不错,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夸奖自己,可以想见自己这一次弹劾薛縚真的是让高力士顺便做了不少的事。
“这本就是子职份之内的事情,实在当不得渤海公如此夸赞。”
张岱先是谦虚几句,旋即便又道:“只不过观后事发展,似乎还有许多是子文状未曾涉及的?我今徒号始作俑者,言及内情也和群徒一样茫然无知。早间霍公忽然往宪台去发难诘责,猝不及防、大感心慌,未知该当何以应之。”
“毛仲不过是穷狼无计、徒自嚎叫罢了,任他如何叫闹,他的儿子此番也是死定了!”
高力士讲到这里,神态间颇有几分自得,他先示意张岱入座,然后才又道:“知你或将遭受牵连,本来应当提前告知一声。不过昨晚结束审讯时已经不早,今早又要尽快将案事奏报于圣人,一番忙碌下来不免有所疏忽,事情敲定之后没能及时告知涉事众人,累你受惊了。”
“些许惊扰倒还经受得住,更何况霍公与我素来便有旧怨,此番迁怒也是难免。不过今次霍公实在是过于癫狂,竟然引众直扰宪台,裴相公也深遭羞辱,这实在是让群情难忍啊!”
张岱自然不敢跟高力士计较此事,但裴光庭那里总要有一个交代,于是他便又叹息道:“相公新掌宪台,仍有诸事未妥,无暇抽身来问,只能委托子前来请教渤海公,后事该当如何应对?”
“事涉东宫诸情,我也不能坦言相告,只能告诉你们,王毛仲子罪有应得。他甚至都不敢向圣人乞求饶恕其子性命,所以才迁怒余者。他自知其子因何获罪,却仍罔顾事实而迁怒宪台,着实不可理喻!”
高力士讲到这里又冷哼一声:“裴相公此番履新,圣意、群情全都寄望颇深,而今雄计未作、先遭狂徒迁怒,的确让人深恨北门奴官猖獗。若不严加制裁,难消心头之恨啊!”
张岱听到这里,越发感觉到就是高力士在搞鬼,刻意将王毛仲的怒火引向裴光庭和自己身上来,尤其是希望裴光庭能跟其一起搞掉王毛仲。
这一番话的云山雾罩,基本上没有透露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甚至就连王毛仲之子因何被判处极刑都没有明,无疑更加深了其中的阴谋意味。
张岱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去交差,而且这事跟他还关系颇深,他总得搞清楚王毛仲对于自己的怒气值已经积累到了多深、是不是真的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搞掉自己?
因此在略作沉吟后,他便又向高力士道:“子斗胆请问,如果霍公当真已经不堪宿卫之任,那么当以谁人继之?北门诸事又当如何协调?此诸事,渤海公等是否已有腹计?”
“这是裴相公遣你来问的?”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眉头当即便微微皱起来。
张岱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又道:“裴相公着某来告渤海公,内廷外朝终究有别,各自行事需依法度,内外混淆未必就是好事。”
“哼,无论各自遵从什么法度,总需忠君敬上!内外事都是天家事,所谓内外,所隔一墙而已。”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皱眉不悦道,显然裴光庭这种强调内外分明的论调让其心中不满,他又望着张岱道:“王毛仲是否还堪宿卫之重,旁人不清楚,难道你不深知?当年东都诸事,堪称人间笑料。如今其子失辅东宫,内外人事多有放纵不察,常引北门诸家少奴扰闹东宫,辜负君恩深矣……”
张岱听到这里,隐隐明白了高力士这一次能够弄死王毛仲儿子的理由,估计就是王毛仲诸子刻意结好东宫,借着自己在东宫任职的职务之便而给太子大开方便之门,所以才惹怒了圣人。尤其招引北门那些二代子弟们进入东宫,这无疑更加的触犯了圣人的逆鳞。
而内官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没有血亲后人,这就决定了他们不需要为了自己的势位富贵延续而两处下注,对圣人也就更加的忠心。
不过单凭内官的进言恐怕还不足以让圣人下定决心铲除王毛仲其人,毕竟王毛仲深植北衙宿卫系统多年,一旦要动其人,震荡未必能完全限制在内,所以高力士才需要在外朝获得声援支持。
之前裴光庭拜相,他也是花了不少力气,结果如今裴光庭大有翻脸不认人的架势,强调什么内外之别,不肯做他的应声虫。
“此事子知之深矣,所以对于如何应对霍公,向来唯渤海公马首是瞻,也是深盼能够铲除此跋扈失职之人!只可惜子人微言轻,唯当走使传递口信而已。”
站在外朝朝士的角度上,张岱也不喜欢高力士对于宰相那种颐指气使的态度,就算借你上位又如何?宰相终归还是人民的宰相,不是你们家奴的傀儡。
不过这压力又不需要他来承受,所以他便也没有必要向高力士据理力争,总之我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未来你要能支持我上位,那弄不弄你咱都好。
考虑到王毛仲眼下正将要有丧子之痛、满肚子邪火无处发泄,张岱也没有在各坊之间瞎溜达,离开太极宫后便径直赶往大明宫丹凤门外的翊善坊。
这里是最靠近大明宫的坊区,杨思勖、高力士等特蒙恩宠的大太监们都有宅业在此,一座座宅邸修建的富丽堂皇、逾于王侯之家。
因为此间靠近皇城,高力士在内宫中又颇为得宠,因此他在坊中这座家宅也是门庭若市。张岱赶到这里的时候,便见到宅门前停放着许多车马,他也是花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挤入进去。
“阿耶知六郎或将来访,便嘱六郎若来,且在内堂稍作等候,苑中事妥之后,阿耶自会归家相见。”
张岱刚刚挤进这家门里,高力士的养子高承义便走上前,木讷的脸上乏甚表情,只对张岱如此道。
张岱这里先是点点头,正待随之入内,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呼喊自己的:“六郎、六郎,竟于渤海公邸相遇,真是有缘啊!”
他循声望去,便见到吉温正站在一众访客当中,热情的连连向自己招手。这家伙身形瘦高,站在那里像根竹竿似的,真担心被拥挤的人群挤折了。
张岱跟这家伙也没什么交情,只是微微颔首以应,抬手示意一下自己要先行入内,然后便跟在高承义身后一起往宅内走去。
“六郎也识那吉某?”
走出几步后,高承义望着张岱询问道。
“只是同乡,曾来家中访问。”
张岱闻言后便随口答道,而高承义听完后罕见的又了一句:“此徒不是好人,常常来家求见、喜好言人是非,六郎近之需慎。”
张岱听到这话后顿时一乐,直叹这吉温还真是一脸坏相啊,居然就连高力士家里打理家事的养子都看出他不是好人。
不过坏到出奇也是一种禀赋,在处理一些特殊问题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听高承义这意思,似乎吉温也在给高力士充当耳目。
这么来,自己还真得提防一下这子,不能让他窥见到太多自己的秘密。
张岱心内暗暗记下此节,如果这吉温日后真有要损害自己的言行,那得把这老子搞去城南堆茶肥!
他也算是高力士比较关照、平日里待作子侄的晚辈,既然来到家里,总免不了要拜见一下高力士的夫人。
这位吕夫人眉眼样貌和平康坊的吕荷有些像,而且平日里养尊处优,不需要像吕荷那样笑脸迎人,自有一股高冷的气质,哪怕在家人面前也是不苟言笑。
当张岱入拜时,这位吕夫人难得露出几分笑容,指着张岱笑语道:“阿荷日前来家,还六郎才趣高,每著新辞,都能让曲里女子多赚不少脂粉钱。可惜近年来入官,新作渐少,让人望眼欲穿呢!”
张岱听到这话,神态自是一囧,他敢跟那位吕阿姨被窝里瞎胡闹,但是在吕夫人面前自是不敢失礼放肆,闻言后连忙垂首答道:“解褐以来公事渐繁,竟日埋首案牍,确是趣意消减,少著新辞,难免冷曲里娘子。”
他这里回答的一板一眼,也让吕夫人自觉有些无趣,又闲聊几句后,吕氏见他仍是有些拘谨,于是便摆手示意他可以退去了。
待到张岱告退行出,吕氏又不由得悠悠长叹一声。
她虽锦衣玉食享之不尽,身旁侍者都是大内宦者宫婢,但这样的生活过得久了也寡淡得很,整日深居家中,就连看一眼张岱这样的阳刚英俊的少年都成了难得的风景。
张岱倒是没敢深想体会吕夫人的闺怨,只在心里感叹这些太监们真是暴殄天物,大家都知道他们怎么回事,却还一个个娇妻美眷摆在家里。
就跟一些贪官房里挂上几幅名家手笔“清廉如水”“天道酬勤”的字画,恍惚间就觉得自己也道德升华了一样。但其实,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太监没了这东西,贪官没了那东西,再想长出来那可费劲了。
张岱一直在这里等到傍晚时分,高力士才总算返回家中来,当其见到张岱后,当即便指着他笑语道:“子当真不愧盛誉,刚入宪台便一鸣惊人!此番弹劾惊艳内外,想必更能赚得不少不畏强权的称赞!
哈哈,也是失言了。你有此举本就是秉直崇义,匡正世风,岂可拟为沽名钓誉之行?倒是那些宪台御史们应当惭愧,人事弊病存在不只一时,何以坐任不禁?”
张岱看得出高力士的心情是真不错,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夸奖自己,可以想见自己这一次弹劾薛縚真的是让高力士顺便做了不少的事。
“这本就是子职份之内的事情,实在当不得渤海公如此夸赞。”
张岱先是谦虚几句,旋即便又道:“只不过观后事发展,似乎还有许多是子文状未曾涉及的?我今徒号始作俑者,言及内情也和群徒一样茫然无知。早间霍公忽然往宪台去发难诘责,猝不及防、大感心慌,未知该当何以应之。”
“毛仲不过是穷狼无计、徒自嚎叫罢了,任他如何叫闹,他的儿子此番也是死定了!”
高力士讲到这里,神态间颇有几分自得,他先示意张岱入座,然后才又道:“知你或将遭受牵连,本来应当提前告知一声。不过昨晚结束审讯时已经不早,今早又要尽快将案事奏报于圣人,一番忙碌下来不免有所疏忽,事情敲定之后没能及时告知涉事众人,累你受惊了。”
“些许惊扰倒还经受得住,更何况霍公与我素来便有旧怨,此番迁怒也是难免。不过今次霍公实在是过于癫狂,竟然引众直扰宪台,裴相公也深遭羞辱,这实在是让群情难忍啊!”
张岱自然不敢跟高力士计较此事,但裴光庭那里总要有一个交代,于是他便又叹息道:“相公新掌宪台,仍有诸事未妥,无暇抽身来问,只能委托子前来请教渤海公,后事该当如何应对?”
“事涉东宫诸情,我也不能坦言相告,只能告诉你们,王毛仲子罪有应得。他甚至都不敢向圣人乞求饶恕其子性命,所以才迁怒余者。他自知其子因何获罪,却仍罔顾事实而迁怒宪台,着实不可理喻!”
高力士讲到这里又冷哼一声:“裴相公此番履新,圣意、群情全都寄望颇深,而今雄计未作、先遭狂徒迁怒,的确让人深恨北门奴官猖獗。若不严加制裁,难消心头之恨啊!”
张岱听到这里,越发感觉到就是高力士在搞鬼,刻意将王毛仲的怒火引向裴光庭和自己身上来,尤其是希望裴光庭能跟其一起搞掉王毛仲。
这一番话的云山雾罩,基本上没有透露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甚至就连王毛仲之子因何被判处极刑都没有明,无疑更加深了其中的阴谋意味。
张岱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去交差,而且这事跟他还关系颇深,他总得搞清楚王毛仲对于自己的怒气值已经积累到了多深、是不是真的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搞掉自己?
因此在略作沉吟后,他便又向高力士道:“子斗胆请问,如果霍公当真已经不堪宿卫之任,那么当以谁人继之?北门诸事又当如何协调?此诸事,渤海公等是否已有腹计?”
“这是裴相公遣你来问的?”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眉头当即便微微皱起来。
张岱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又道:“裴相公着某来告渤海公,内廷外朝终究有别,各自行事需依法度,内外混淆未必就是好事。”
“哼,无论各自遵从什么法度,总需忠君敬上!内外事都是天家事,所谓内外,所隔一墙而已。”
高力士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皱眉不悦道,显然裴光庭这种强调内外分明的论调让其心中不满,他又望着张岱道:“王毛仲是否还堪宿卫之重,旁人不清楚,难道你不深知?当年东都诸事,堪称人间笑料。如今其子失辅东宫,内外人事多有放纵不察,常引北门诸家少奴扰闹东宫,辜负君恩深矣……”
张岱听到这里,隐隐明白了高力士这一次能够弄死王毛仲儿子的理由,估计就是王毛仲诸子刻意结好东宫,借着自己在东宫任职的职务之便而给太子大开方便之门,所以才惹怒了圣人。尤其招引北门那些二代子弟们进入东宫,这无疑更加的触犯了圣人的逆鳞。
而内官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没有血亲后人,这就决定了他们不需要为了自己的势位富贵延续而两处下注,对圣人也就更加的忠心。
不过单凭内官的进言恐怕还不足以让圣人下定决心铲除王毛仲其人,毕竟王毛仲深植北衙宿卫系统多年,一旦要动其人,震荡未必能完全限制在内,所以高力士才需要在外朝获得声援支持。
之前裴光庭拜相,他也是花了不少力气,结果如今裴光庭大有翻脸不认人的架势,强调什么内外之别,不肯做他的应声虫。
“此事子知之深矣,所以对于如何应对霍公,向来唯渤海公马首是瞻,也是深盼能够铲除此跋扈失职之人!只可惜子人微言轻,唯当走使传递口信而已。”
站在外朝朝士的角度上,张岱也不喜欢高力士对于宰相那种颐指气使的态度,就算借你上位又如何?宰相终归还是人民的宰相,不是你们家奴的傀儡。
不过这压力又不需要他来承受,所以他便也没有必要向高力士据理力争,总之我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未来你要能支持我上位,那弄不弄你咱都好。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4/24517/94369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