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重回六零开网店,我带全家丰衣足食 > 第59章 春日新线·全村人的试运行

第59章 春日新线·全村人的试运行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转眼到了二月底,积雪已化,地面冒出了点点新绿。
    新厂区的第一期工程顺利封顶,设备也陆续到位。加工车间的玻璃窗透着明亮的光,贴标间、灌装间、封罐间,各就各位。厂区外围还没完全收拾干净,但主结构已经具备试运行的条件。
    这一天,全村人仿佛都来了。
    祠堂的大喇叭早上六点就开始播:“今天上午十点,蜜果牌新厂区试运行启动仪式,全体工人、合作社成员、村干部到场参加。”
    陈鹏飞一早就换上了他那身干净的灰色工装,站在厂区门口指挥安排。
    “操作班按组集合,设备安全员按片到位,工段长点名、入岗,全流程测试,不能出一点错。”
    “今天不是热闹,是验账,是咱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试水’。”
    芳兰带着女工队伍也到齐了,个个戴着统一头巾、袖套,手拿笔记本和流程表。
    “我给大家分工,老工人负责主流程,新工人跟班观察,谁有疏漏,谁负责回炉再培训,不合格的岗位,宁愿空着也不冒进!”
    这阵仗,比省台来采访那次还大。
    十点整,陈支书和镇里派来的产业办干部一起按下厂门前那只大红按钮。
    “蜜果牌加工厂·试运行,正式启动!”
    掌声雷动。
    随后,整套工艺流程启动:第一道是果子分拣,女工按颜色、大小将山楂、苹果、橘子分类;第二道是洗果、切块,流水线传送到锅灶旁边;第三道糖煮、杀菌、装瓶、封罐、贴标,所有流程不再是以前一桌一灶,而是分区作业、集中操作。
    陈鹏飞站在操作台前,看着一瓶瓶罐头顺着轨道被传送到贴标台,他眼圈竟有点泛红。
    “鹏飞,操作间那边标签出了点偏差,我让小芳停线调整。”芳兰低声提醒。
    “好。”他点头,“标准是线,不是人情。”
    到了下午,第一批试运行罐头共计完成400瓶,蜂蜜灌装120瓶,全流程用时较预估缩短40分钟,合格率达到97.5%。
    这一成绩出炉,陈支书忍不住笑着拍了拍陈鹏飞的肩:“你们这一票人,是真能干。”
    晚上,厂区会议室灯火通明。
    陈鹏飞站在台前,对全体员工做了第一次正式的厂务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陈家村第一批标准化产品线试运行。”
    “这不是我干的,也不是某一户人家的事,是全村人一起干出来的。”
    “我知道,这一年,咱村人吃了不少苦,有人误解,有人犹豫,但今天你们看到结果了:罐头真能做成商品,蜂蜜真能装进超市。”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人群。
    “从明天起,新厂区试运行进入稳定阶段,接下来的重点不是赶热闹,是保标准、保质量、保信誉。”
    “我们不能让这个‘蜜果牌’,只红一季、只红一村,它要能走得出去、留得下来、靠得住。”
    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是真正从骨子里鼓起来的掌声。
    ……
    试运行的第一周,订单便如雪片般飞来。
    镇供销社下单500瓶,市展会办公室打电话预订试销样品,甚至有邻县企业来人参观后提出联营意向。
    陈鹏飞不急。
    “订单不是问题,节奏才是关键。”
    他设立了“接单委员会”,由村干部、合作社成员、工人代表三方组成。每一张大单需经过预算、人手测算、物料核算之后才批复启动。
    “我们不接超产单,不接压价单,不接急单。”
    “合作社有纪律,厂子有底线。”
    这个制度一出,镇里都说:“陈家村开始像企业了。”
    而村里人则说:“陈厂长开始像老板了,但比老板还讲理。”
    ……
    某天中午,陈鹏飞刚从镇上回来,还没进院就听见厂区门口几个女工在聊天。
    “你知道吗?我侄子说他们厂贴标一天只给一毛钱,我们这能记三分工,加奖金。”
    “我妹在城里服装厂,一天站十小时,不如咱这里一天轻松做仨小时拿的多。”
    “我家闺女也回来啦,明年她也想进来呢。”
    陈鹏飞没出声,只是笑了笑,转身进了办公室。
    他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人愿意留下、愿意干、愿意信。
    ……
    三月初,厂区开始准备第二批季节性扩产,陈鹏飞坐在办公室,看着墙上贴着的年度计划表,逐条标记、核算。
    芳兰进来,手里拿着两份档案:“这是两位新报名工人,都是外村的。”
    “外村的?”陈鹏飞接过一看,“一个是邻村的果农,一个是回村探亲的打工妹。”
    “她们说,想在咱村干。”芳兰微笑,“问能不能报名参加‘设备实训班’。”
    陈鹏飞点点头,认真写下两个名字。
    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
    陈家村,不只是一个村在动。
    是一种方式、一种模式,正在一点点向外传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961/88486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