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边吃边说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明晏走在架阁库中,看着四周闷头查账之人。
    吴同和已经吓得瘦了一圈儿,整整七日,靖安公主竟然真就没放他回府。
    不止他,户部上上下下当真做到了只进不出。
    户部官员不是没想过一起闹,可等那持枪的府兵往那儿一站,气势就弱了几分。
    便是想往大了闹,靖安公主也一概不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死就死在户部,账未查完,就连尸体也不能出去。
    众人还能说什么。
    吴同和此刻正在架阁库外来回踱步,焦愁不已。
    走了一百八十圈儿之后,架阁库的门终于打开了。
    厚重的声音穿过回廊传来,吴同和听得脚下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明晏掠过他,身后依然跟着那群从头遮到脚的人。
    “吴侍郎,招呼户部上下,在堂中院子集合,本宫有话要说。”
    吴同和双脚打颤,等人都聚齐到院中时,明晏正坐在檐下椅子上喝茶,旁边还摆了一张小几,放着茶壶香炉。
    众官员就站在院中,头顶对着烈日。
    四周皆是一脸肃穆持枪的公主府府兵。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查抄户部,看得人忍不住双股颤颤。
    明晏抿了一口茶,道:“架阁库中十年内的账簿已经看完,本宫发现了些问题,想问问诸位。”
    旁边有人递过来账簿,明晏翻开道:“何人能解释一下,为何陈州年年都要拨款修建堤坝?”
    “陈州处于一大河下游,夏秋多雨,易遭洪水。”
    “工部不曾安排修筑堤坝?”
    吴同和道:“那是工部内务,下官不便过问。”
    明晏将账簿放在一旁,“那去请工部蔡尚书过来。”
    立马有人领命出去。
    又递过来一本,“何人能解释一下,为何皇宫每年修缮都要拨银数万两?”
    吴同和道:“宫中人多,各宫妃嫔,内侍宫女所住之处多不胜数,总有修缮之处,这项由来已久,一直都是这样的。”
    “无事,蔡尚书应该明白,等他到了再说。”
    明晏又接过一本,“那吴侍郎再说说,军需一事。”
    吴同和腰杆子都挺直了,“殿下,军需军费下官从不曾怠慢,断不可能有问题,殿下明查。”
    开玩笑,穆相别的还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凡谁动军费他便要彻查,陛下也盯着,谁敢擅动?
    “那为何,去岁冬衣,各军冬衣单件价格一样?镇北军和平南军,穿得上一样厚的冬衣吗?”
    “这...”吴同和心里一凉,“当时是和卖家谈好了总价,其实是不一样的,镇北军的冬衣自然要贵一些,只是入账之时,为了方便,所以单件价格写得一样。”
    明晏微微一笑,“户部管的是国库的账,不是各位家中私账,竟然如此草率?户部上下,都该罚。”
    吴同和道:“下官认罚。”
    明晏又道:“同样厚度的冬衣,去岁京中最贵只卖五百五十文一件,为何户部采买的,六百文一件?吴侍郎,户部是风水不好吗?偏偏什么东西都买得比别人贵。”
    吴同和理直气壮道:“军中的冬衣自然是最好的,贵几十文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啊。”
    “镇北军、平南军、翼卫军、御城卫、骁卫,一共多少人?十几万人有了吧,每人两件冬衣,一人至少就是一百文的差异,这么多人,吴侍郎算算,该是多少钱。”
    吴同和不敢回答。
    明晏又道:“随便找哪家妇人一问,都知道,买的多会有优惠,没道理户部采买这么多件,一点儿优惠也没有,户部采办负责的是谁,滚出来!”
    最后一句伴随的是一只杂碎的茶杯。
    吴同和身后一官员道:“下官度支司郎中许阳山。”
    明晏道:“许郎中可是脑子有问题,或者那些商户见你好欺负,为何卖给户部的都是高价!”
    许阳山抹了抹额头的汗,多日不曾离开户部,看着胡子拉碴,有些邋遢。
    “回公主,度支司所有采办均是按章办事,货物价格本来就非一成不变,望公主明查。”
    明晏冷下脸来,户部采办,需要比对,挑选,查清商户,之后才能采购。
    “本宫看了户部的账,可怎么就那么巧,户部次次都能买到贵的,许郎中这度支郎中是不是做得有些晦气了,你这样做下去,别影响大雍国运。”
    许阳山脑子都要炸了,他一个度支郎中,何德何能还能影响国运?
    “公主,下官冤枉啊,军需采办是户部兵部一起办的,并非下官一人便可确定。”
    明晏又吩咐道:“再去请兵部郑尚书。”
    又出去一人。
    吴同和脑子本就混乱不堪,如今他见她又是让工部尚书来,又是让兵部尚书来,总感觉今日不能善了。
    明晏又拿出一本账簿问道:“这秋粮征收...”
    吴同和心都悬到嗓子眼儿,惊出一身冷汗。
    明晏却道:“各处采购的军粮,也是挑的最好的?”
    吴同和强压住要跳出来的心脏,回道:“陛下十分重视边关补给,所以采购的军粮都是新粮,价格自然贵一些。”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881/88204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