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灭族!
推荐阅读: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最强雄狮、老婆入我怀、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灭族!
赵都安也不曾料想到,他刚抵达西线战区就遭遇了一场战役。
云浮叛军正面袭城,以府城内百姓将朝廷主帅薛神策死死拖住,而敌人的轻骑却悄然越过防线,朝太仓银矿而去。
新官上任尚有三把火,赵大都督当即率领神机营火枪骑兵,循着脑海中的地图,以最短的路径,赶赴目的地。
太仓府城外,一场厮杀正在上演。
城门紧闭,上空笼罩沉重气息,巨大、嘈杂的喊杀声隔着厚厚的城墙都能听见。
高高的城头上,薛神策屹立在最醒目的位置观战,他身披锁甲,背后飘逸猩红披风,身旁屹立一杆方天画戟。
站在那里,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城下军阵喊杀声震天,鼓声如雷,叛军如蚂蚁般硬扛着箭雨,架设云梯,试图攀上城头。
城头上以滚木落石阻挡的守军竭尽全力,也几次险些被撕破防线。
双方兵力太过悬殊。
但朝廷一方的士兵只要扭头回望,瞥见高高城头上,旌旗簇拥着的那道身影,便会生出浑厚底气与高昂战意。
虞国“军神”的名号,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薛枢密使,战况如何?”女墙上,太仓知府孙孝准气喘吁吁跑来。
一年不见,他愈发精瘦了,乌纱帽檐下,拱出一根根半白的发丝。
薛神策转回头,目光平静:
“知府安抚城内民心即可,本帅在此,太仓城固若金汤。”
他平常的语气,落在众人耳中有股安心的力量。
孙孝准点了点头,眼神感激,身为太仓知府,当日面临叛军来势汹汹,孙孝准已做好了焦土之策,固守府城,以殉皇恩的打算。
幸好薛神策领兵赶到,这段时日,薛神策整合本地兵力,屡次出手,成功遏制住云浮军的攻势。
若非兵力实在捉襟见肘,薛神策留下了大量兵马在东线,防守靖王,带来的兵士着实有限,以其军事指挥才能,或已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也未可知。
然而今日敌人似察觉到紧迫感,忽然向太仓发起进攻。
眼下这场攻城,已是以上修士,矿坑深处也不见人。”
不在这里?白隼口中的“高手”莫非不存在?可即便如此,叛军大费周章,也不可能只调遣这么点人进来……
肯定还有人在别处,不过看样子玉袖的天眼通碍于距离,无法看到太远……赵都安思量间,眼角余光忽地捕捉到刺目火光。
青天白日的,哪里来的火光?
赵都安豁然扭头,惊愕望见“宋家庄”方向,火光升腾,伴随着浓烟滚滚。
“随我来。”他立即催马,率领余下的手下追寻而去。
而拐过这片山坳,越靠近宋家庄,升起的火光与白烟就越多,不少火焰,都来自于庄稼田亩,竟是有人在放火烧田!
而火焰最凶猛,明亮的,赫然是赵都安当初与郡主徐君陵一起查案,曾做客过的农庄。
……
宋家庄。
此刻整个庄子都被黑甲军士封锁,叛军们点燃火把,泼洒桐油,点燃一座座屋舍宅院。
地上,院落中不时有倒在血泊中的尸体,伴随着各处传来的哀嚎。
宋家宗祠内,上百名族人聚集在宗祠内,男女老幼皆有,人人或目眦欲裂,或绝望悲戚,或呆怔茫然。
曾与赵都安交手过的,宋氏供养的护院头领“谢教头”断了一条手臂,在几名护院搀扶下,靠坐在宗祠墙根。
一名五旬老人,头戴儒冠,面色涨红,将一群族人挡在身后。
很认真地整理衣冠,腰背挺直,眼神中蕴着压抑的怒火,朝着宗祠门口,一群由军士簇拥的,穿着白色的古怪衣衫的人高声道:
“吾乃云浮正阳先生门下,亲传弟子,亦为宋家庄族长,尔等既为慕王效力,当知晓吾师正阳与慕王爷交情甚笃,尔等毁我宋家庄,就不怕王府治罪么?!还不速速退去!老夫念及你等事先不知,可不予追究……”
老人正是宋举人。
昔日跟随正阳先生入京,与大师兄一起见证了白鹿书院中,赵都安与正阳辩论旧学、新学的完整过程。
后来,被尊为“虞国第一隐士”的正阳先生当众认输,尊赵都安为师,率弟子回返。
宋举人没有跟随先生与大师兄等人回云浮,途径太仓时,回了族中,潜心研读新学。
不想今日突遭大难。
堵在宗祠大门外的白衣人彼此对视一眼,忽然齐齐笑了。
他们总共五人,明显并非军人,而是一个个穿着整齐划一的白色术士袍,头戴锥形白帽,手持一根系着白绫的“哭丧棒”,腰间悬挂巴掌大的,色泽暗沉的小棺材。
赫然是江湖邪道术士组织,“白衣门”成员。
“正阳?那个老腐儒?”为首的一名白衣门术士讥讽笑道:
“且不去说,我等不归慕王府调遣。哪怕退一万步,你这老头还天真地以为,如今的正阳,还是王府的座上宾?
呵,那新学什么的本仙师也不大懂,但那正阳受王爷供奉,去甘心奉那赵都安为师,自打去年回云浮,就改为宣扬新学……若非他有点名声,早被王府活埋了。
可笑你这老头,天真的可爱,竟还不自知,以为凭正阳门下能与慕王府拉关系?殊不知,你越与正阳那条老狗走得近,死的才越快。”
宋举人身躯一颤,面色却突兀涨红,怒火中烧,愤而道:
“你等江湖妖人,等胆敢侮辱吾师?!”
白衣门术士笑道:
“辱你师长又如何?我等还要辱你等祖先,来人,把这座宗祠拆了,呵呵,宋氏虽小,但也有百年香火,破了宗祠,再撅了祖坟,勉强也够献祭丧神。”
身旁一名黑甲军官面对这群妖人颇为忌惮,谄媚至极,说了声是,直起身来,板着脸挥手:
“拆!”
一群叛军如狼似虎冲入祠堂,开始拆毁。
宋氏族人眼珠子一下红了,纷纷疯了一样去阻拦:
“不能拆啊!”
一名老人扑到祖宗灵位上,试图保护,却被军士一刀劈死,他惨叫一声,直挺挺倒地,却还死死抱住灵位,怒目圆睁,不肯松手。
然而一群族人如何拦得住士兵?有人丢出一只火把,腾的一下灵堂便燃烧起来。
白衣术士笑道:“一个个哭的碍眼,将这群人杀了。”
挺直腰杆,面对刀剑加身,宁肯身死也不曾摧眉折腰的老举人愣住了。
眼见军士们抽刀朝几个躲在供桌下的年幼族人走去,这名五旬老人脸上的怒火突然熄灭了,转而堆起谄媚笑容,猛地跪倒在地,朝白衣术士恳求:
“是老朽说错话,惹怒仙师,求仙师绕过我等一命。”
一边说,一边甩自己耳光,见白衣人笑而不语,又扯着嗓子扭头痛骂:
“都给老夫住手!仙师要拆,便拆给仙师助兴!一群木头牌位留着什么用?人……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啊!”
宋氏族人怔住了,难以置信看着族长。
却见宋举人边骂边哭,指甲用力刺穿了手掌,鲜血横流。
白衣术士们笑眯眯看着这一幕,赞道:“哭的好。”
然后面色转冷:
“都杀光,一群祭品还想跑?若非看中了你们这点家族底子,我等还不肯来呢。”
宋举人一怔,突然猛地扑向最近一名迈步的军汉,抱住其双腿,大喊道:
“小五,跑!”
小五是躲在桌案底下那群少年的一个,当初曾被赵都安揍过一顿。
这会,原本性子桀骜,不服管的少年已经呆住了。
“老杂种找死!”
被抱住双腿的军汉眼神掠过厉色,一刀往下捅去,却眼前一花,一条手臂凭空断了。
倒在墙根底下的谢教头不知何时冲了过来,他独臂持刀,脸上带着癫狂:
“换一条胳膊够本了!老庄主,我老谢吃了你宋家十年的供养,今天护不住宋家,唯有以命相抵!杀!”
身后,余下的十几名各个带伤的族中护院如疯狗般扑杀上来。
“小五,你们快走!去府城求援!”
一名族人将供桌底下的少年们从祠堂后门猛地推出去,而后奋力关上门,用桌椅堵住,拎起一根铁棍,冲杀向叛军。
赵都安也不曾料想到,他刚抵达西线战区就遭遇了一场战役。
云浮叛军正面袭城,以府城内百姓将朝廷主帅薛神策死死拖住,而敌人的轻骑却悄然越过防线,朝太仓银矿而去。
新官上任尚有三把火,赵大都督当即率领神机营火枪骑兵,循着脑海中的地图,以最短的路径,赶赴目的地。
太仓府城外,一场厮杀正在上演。
城门紧闭,上空笼罩沉重气息,巨大、嘈杂的喊杀声隔着厚厚的城墙都能听见。
高高的城头上,薛神策屹立在最醒目的位置观战,他身披锁甲,背后飘逸猩红披风,身旁屹立一杆方天画戟。
站在那里,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城下军阵喊杀声震天,鼓声如雷,叛军如蚂蚁般硬扛着箭雨,架设云梯,试图攀上城头。
城头上以滚木落石阻挡的守军竭尽全力,也几次险些被撕破防线。
双方兵力太过悬殊。
但朝廷一方的士兵只要扭头回望,瞥见高高城头上,旌旗簇拥着的那道身影,便会生出浑厚底气与高昂战意。
虞国“军神”的名号,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薛枢密使,战况如何?”女墙上,太仓知府孙孝准气喘吁吁跑来。
一年不见,他愈发精瘦了,乌纱帽檐下,拱出一根根半白的发丝。
薛神策转回头,目光平静:
“知府安抚城内民心即可,本帅在此,太仓城固若金汤。”
他平常的语气,落在众人耳中有股安心的力量。
孙孝准点了点头,眼神感激,身为太仓知府,当日面临叛军来势汹汹,孙孝准已做好了焦土之策,固守府城,以殉皇恩的打算。
幸好薛神策领兵赶到,这段时日,薛神策整合本地兵力,屡次出手,成功遏制住云浮军的攻势。
若非兵力实在捉襟见肘,薛神策留下了大量兵马在东线,防守靖王,带来的兵士着实有限,以其军事指挥才能,或已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也未可知。
然而今日敌人似察觉到紧迫感,忽然向太仓发起进攻。
眼下这场攻城,已是以上修士,矿坑深处也不见人。”
不在这里?白隼口中的“高手”莫非不存在?可即便如此,叛军大费周章,也不可能只调遣这么点人进来……
肯定还有人在别处,不过看样子玉袖的天眼通碍于距离,无法看到太远……赵都安思量间,眼角余光忽地捕捉到刺目火光。
青天白日的,哪里来的火光?
赵都安豁然扭头,惊愕望见“宋家庄”方向,火光升腾,伴随着浓烟滚滚。
“随我来。”他立即催马,率领余下的手下追寻而去。
而拐过这片山坳,越靠近宋家庄,升起的火光与白烟就越多,不少火焰,都来自于庄稼田亩,竟是有人在放火烧田!
而火焰最凶猛,明亮的,赫然是赵都安当初与郡主徐君陵一起查案,曾做客过的农庄。
……
宋家庄。
此刻整个庄子都被黑甲军士封锁,叛军们点燃火把,泼洒桐油,点燃一座座屋舍宅院。
地上,院落中不时有倒在血泊中的尸体,伴随着各处传来的哀嚎。
宋家宗祠内,上百名族人聚集在宗祠内,男女老幼皆有,人人或目眦欲裂,或绝望悲戚,或呆怔茫然。
曾与赵都安交手过的,宋氏供养的护院头领“谢教头”断了一条手臂,在几名护院搀扶下,靠坐在宗祠墙根。
一名五旬老人,头戴儒冠,面色涨红,将一群族人挡在身后。
很认真地整理衣冠,腰背挺直,眼神中蕴着压抑的怒火,朝着宗祠门口,一群由军士簇拥的,穿着白色的古怪衣衫的人高声道:
“吾乃云浮正阳先生门下,亲传弟子,亦为宋家庄族长,尔等既为慕王效力,当知晓吾师正阳与慕王爷交情甚笃,尔等毁我宋家庄,就不怕王府治罪么?!还不速速退去!老夫念及你等事先不知,可不予追究……”
老人正是宋举人。
昔日跟随正阳先生入京,与大师兄一起见证了白鹿书院中,赵都安与正阳辩论旧学、新学的完整过程。
后来,被尊为“虞国第一隐士”的正阳先生当众认输,尊赵都安为师,率弟子回返。
宋举人没有跟随先生与大师兄等人回云浮,途径太仓时,回了族中,潜心研读新学。
不想今日突遭大难。
堵在宗祠大门外的白衣人彼此对视一眼,忽然齐齐笑了。
他们总共五人,明显并非军人,而是一个个穿着整齐划一的白色术士袍,头戴锥形白帽,手持一根系着白绫的“哭丧棒”,腰间悬挂巴掌大的,色泽暗沉的小棺材。
赫然是江湖邪道术士组织,“白衣门”成员。
“正阳?那个老腐儒?”为首的一名白衣门术士讥讽笑道:
“且不去说,我等不归慕王府调遣。哪怕退一万步,你这老头还天真地以为,如今的正阳,还是王府的座上宾?
呵,那新学什么的本仙师也不大懂,但那正阳受王爷供奉,去甘心奉那赵都安为师,自打去年回云浮,就改为宣扬新学……若非他有点名声,早被王府活埋了。
可笑你这老头,天真的可爱,竟还不自知,以为凭正阳门下能与慕王府拉关系?殊不知,你越与正阳那条老狗走得近,死的才越快。”
宋举人身躯一颤,面色却突兀涨红,怒火中烧,愤而道:
“你等江湖妖人,等胆敢侮辱吾师?!”
白衣门术士笑道:
“辱你师长又如何?我等还要辱你等祖先,来人,把这座宗祠拆了,呵呵,宋氏虽小,但也有百年香火,破了宗祠,再撅了祖坟,勉强也够献祭丧神。”
身旁一名黑甲军官面对这群妖人颇为忌惮,谄媚至极,说了声是,直起身来,板着脸挥手:
“拆!”
一群叛军如狼似虎冲入祠堂,开始拆毁。
宋氏族人眼珠子一下红了,纷纷疯了一样去阻拦:
“不能拆啊!”
一名老人扑到祖宗灵位上,试图保护,却被军士一刀劈死,他惨叫一声,直挺挺倒地,却还死死抱住灵位,怒目圆睁,不肯松手。
然而一群族人如何拦得住士兵?有人丢出一只火把,腾的一下灵堂便燃烧起来。
白衣术士笑道:“一个个哭的碍眼,将这群人杀了。”
挺直腰杆,面对刀剑加身,宁肯身死也不曾摧眉折腰的老举人愣住了。
眼见军士们抽刀朝几个躲在供桌下的年幼族人走去,这名五旬老人脸上的怒火突然熄灭了,转而堆起谄媚笑容,猛地跪倒在地,朝白衣术士恳求:
“是老朽说错话,惹怒仙师,求仙师绕过我等一命。”
一边说,一边甩自己耳光,见白衣人笑而不语,又扯着嗓子扭头痛骂:
“都给老夫住手!仙师要拆,便拆给仙师助兴!一群木头牌位留着什么用?人……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啊!”
宋氏族人怔住了,难以置信看着族长。
却见宋举人边骂边哭,指甲用力刺穿了手掌,鲜血横流。
白衣术士们笑眯眯看着这一幕,赞道:“哭的好。”
然后面色转冷:
“都杀光,一群祭品还想跑?若非看中了你们这点家族底子,我等还不肯来呢。”
宋举人一怔,突然猛地扑向最近一名迈步的军汉,抱住其双腿,大喊道:
“小五,跑!”
小五是躲在桌案底下那群少年的一个,当初曾被赵都安揍过一顿。
这会,原本性子桀骜,不服管的少年已经呆住了。
“老杂种找死!”
被抱住双腿的军汉眼神掠过厉色,一刀往下捅去,却眼前一花,一条手臂凭空断了。
倒在墙根底下的谢教头不知何时冲了过来,他独臂持刀,脸上带着癫狂:
“换一条胳膊够本了!老庄主,我老谢吃了你宋家十年的供养,今天护不住宋家,唯有以命相抵!杀!”
身后,余下的十几名各个带伤的族中护院如疯狗般扑杀上来。
“小五,你们快走!去府城求援!”
一名族人将供桌底下的少年们从祠堂后门猛地推出去,而后奋力关上门,用桌椅堵住,拎起一根铁棍,冲杀向叛军。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710/87290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