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1章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老朱的话立刻就得到了历朝皇帝的认同。
    哪怕是在之前的多次败家子盘点视频中,也没见过有哪支朝廷官军居然在战斗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哄抢战利品的!
    清军表现出来的这种战斗素质,已经低下到了过于离谱的地步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此刻康熙皇帝的心情异常复杂。
    本以为八旗烂了还能有绿营顶一下。
    可现在绿营也烂到这种地步。
    还咋办?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镜头转到了曾家。
    正在服丧的曾国藩颇为惊愕地看着面前的朝廷使者。
    “招募当地兵勇训练,参加朝廷剿匪?”
    朝廷使者咳嗽一声,似笑非笑地看着曾国藩。
    “曾侍郎,整个大清可是只有二十多名官员能接到这样的旨意,足够说明皇上对你的重视了。”
    “接旨吧。”
    曾国藩接过圣旨,送使者离开后,一个人坐在大堂中长久不语。
    但曾国藩的弟弟们却一个个都已经激动了起来。
    “大哥,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大哥,咱们若是能练兵,不但你可以继续高升,兄弟们也都有希望了!”
    曾家虽然子嗣众多,但从读书做官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曾国藩。
    事实上,曾国藩的升官经历放眼大清建国以来两百年,那都是排得上号的。
    别看曾国藩仅仅是一个非常勉强的,通过殿试才获得的二甲出身。
    但曾国藩在三十八岁时,就已经做到了礼部侍郎,二品大员。
    若是用现代华夏来做比方,曾国藩就是三十八岁的副省、部级官员!
    绝大部分的官员别说是三十八岁当二品大员了,五十八岁能捞到一个四、五品的知府、知州,那嘴巴都要笑歪,直接都能载入族谱。
    总有人觉得曾国藩前半生平平无奇仕途不畅,这完全就是扯淡。
    即便仅仅看曾国藩至今的人生,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属于天才中的天才,当世有名的传奇人物。
    曾国藩的弟弟们对此也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自己走“仕途正路”是肯定没办法摸到大哥的脚后跟。
    曾国潢,考了个秀才,是靠曾国藩的门路“纳捐”了一个国子监生。
    曾国华,连秀才都考不上,还是靠曾国藩的门路,直接进了县衙当一名吏员。
    曾国荃也只考了个秀才,同样靠曾国藩的门路混了一个“举优贡”。
    曾家的弟弟们,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走科举?那是想多了。
    眼下出现了一个朝廷下旨练兵的机会,正是这些曾家弟弟们背靠大哥曾国藩,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最好机会!
    面对着弟弟们的怂恿,曾国藩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曾国藩才摇了摇头,缓缓道:
    “这个旨意,我不能接。”
    面对着诸多弟弟的愕然,曾国藩淡淡地解释了一句。
    “母亲去世,我本当守孝三年,如今不过三月。”
    “若此时应朝廷之征召,那就是违背了华夏千百年来的孝道。”
    “尔等无需多言。”
    【曾国藩很快就上书咸丰皇帝,拒绝了这份征召他练兵的旨意。】
    紫禁城,御书房。
    军机大臣祁寯藻正在禀报。
    “皇上,朝廷发布的练勇旨意,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回复。”
    “目前除去侍郎曾国藩以守孝为名暂且无法奉诏之外,其余人都已经表示开始筹备了。”
    “曾国藩……”咸丰皇帝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就忍不住皱了一下。
    对曾国藩这个“穆彰阿门生”,亲手打倒了穆彰阿的咸丰皇帝本来就很不喜欢。
    更别说曾国藩那几份言辞非常刺耳的进谏奏折了。
    咸丰哼了一声,道:
    “大清多的是人才,也不缺他一个曾国藩。”
    “不必理会他。”
    “好了,看下一份折子。”
    咸丰皇帝刚刚又处理了几份奏折,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皇上,不好了。”
    “武昌、武昌陷落了!”
    “什么!”咸丰如遭雷击,整个人仿佛瞬间化成了一座雕像。
    【五天前,武昌。】
    杨秀清站在双峰山上,心情带着几分紧张和期盼。
    距离向荣上一次发动猛烈进攻,已经过去了七天。
    太平军土营的又一次爆破行动,即将展开。
    此时乃是黎明前的黑夜时分。
    农历十二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前几日还仅仅是寒风飘扬,这几天就突然降起了大雪。
    大雪之外,还有大雾。
    大雾严重地遮挡了双方的视线,很多时候甚至要靠近到两三米的地方,才能发现对面士兵的身影。
    杨秀清此刻也完全无法看清楚不远处的武昌城,他仅仅是等待着好消息的到来。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猛然打破了最后一抹黑夜的寂静。
    紧接着,是大地隐隐约约的震动。
    一切迹象都表明,土营这一次成功地引爆了炸药。
    引爆成功其实在杨秀清的预料中。
    下雪之后,城里防守的清军就没办法用浇水这种手段来破坏太平军埋设火药了。
    但引爆成功归成功,对城墙的破坏是否成功又是另一码事了。
    杨秀清所能做的就是下达命令。
    “立刻攻城!”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太平军先锋部队其实都不需要杨秀清的命令,他们在听到爆破声响之后第一时间就杀了上去。
    黎明时刻到来了。
    但重重的大雾依旧阻断杨秀清的视线。
    他有些烦躁地左右走来走去。
    好在,这一次他并没有等待太久就得到了消息。
    “东王殿下,引爆成功了,咱们的先锋军已经冲入城里了!”
    镜头一转,到了武昌城。
    此刻,城墙的一处城垣明显垮塌,变成了一处巨大的斜坡。
    无数太平军将士正通过这道斜坡攀登而上,源源不断地涌入城池之中。
    【在围攻了武昌城十九天后,通过一次成功的引爆,太平军攻入了大清王朝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创造了新的历史!】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702/8714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