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章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在时俊、张振等爱国将领和当涂、建康府爱国百姓的支持下,虞允文这位平生第一次上战场的大宋文官,竟然带着几乎马上就要溃散的采石大营宋军,正面挫败了金军主力的登陆企图!】
    【这是继李宝三千人大破七万金国水师之后,南宋方面在这场战争中创下的第二个奇迹!】
    【采石之战的胜利,扭转了南宋方面即将溃败的局势,改变了整场战争的走向。】
    【虞允文这么一位文官,就和他的前辈宗泽、李纲一样,又一次力挽狂澜,创造历史。】
    看到这里,弹幕面前的历朝历代皇帝们也是一片震惊。
    【秦始皇嬴政:这个南宋,命是真大啊……】
    【光武帝刘秀:朕想过南宋能顶住金军,但没想到竟然是这种方式。】
    【吴大帝孙权:不是,这仗能赢的?也太让人意外了。】
    西汉世界中,汉武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卫青、霍去病。
    这两位大汉的名将,呆若木鸡。
    卫青一脸呆滞地开口:
    “这能赢?”
    霍去病忍不住扶额:
    “这种乱七八糟的战斗能赢,金军到底都是什么样的废物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刚刚金幕中这场采石之战,对两位大汉名将来说,双方都是破绽百出,不忍直视。
    就是这样一场只能用潦草来形容的战争,竟然能决定两个国家的历史命运?
    大唐世界中,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
    “这还真是……让人意外的胜利啊。”
    李治兴致勃勃地开口:
    “这个虞允文,没想到一个文官还挺有本事的。”
    李世民忍不住失笑:
    “虞允文此人,勇气可嘉是真的,但他没有经验也是真的。”
    “相较之下,金军的确也是太废物了一些。”
    李靖一脸憋笑的开口道:
    “宋军军心涣散,靠着一个临时节制、毫无经验的文官,居然能击败金军。”
    “臣都有点想不明白了,才二十年,金人的战斗力怎么就废到这种地步了?”
    李世民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靖康年间的那支金军铁骑,是连朕也要认真对待的精锐。”
    “现在这完颜亮的金军嘛,呵呵。大唐都不需要出动府兵,随便一个州郡的郡兵也就能将其打发了。”
    李靖嗯了一声,道:
    “可惜了,若是岳飞此刻尚在世,灭亡金国应是易如反掌。”
    李世民也感慨道:
    “是啊,一个勇气可嘉的虞允文就能击败金国主力,但南宋这些将领们看到金军却闻风而逃。”
    “朕说真的,赵构他就不能用点有骨气的人来打仗吗?”
    李治在一旁吐槽了一句。
    “说不定整个南宋已经没有有骨气的人了。”
    李世民失笑摇头道:
    “不可能的,傻孩子。”
    “华夏任何时候都不缺有骨气,有能力,愿意为了华夏文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岳飞、宗泽、李纲、韩世忠,乃至如今的虞允文、陈康伯和被罢相的张浚等等,难道不都是力主北伐之人吗?”
    “你再看看这场采石之战,那些在混乱中依旧愿意和金军死战的时俊、张振等将士,还有主动前来帮助宋军的南下百姓,难道不也是热血之人吗?”
    说到这里,李世民缓缓道:
    “千里马易得,伯乐难得啊。”
    李治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那等赵构死了,赵伯琮此人看起来是个喜欢北伐的,说不定就能灭了金国呢?”
    李世民想了想,道:
    “有一定可能,但也未必。”
    李治疑惑道:
    “为何?金国明明也挺烂的啊,父皇。”
    李世民笑呵呵地解释道:
    “金国烂,南宋也烂啊。”
    “在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上作战,宋军肯定是有战斗士气的。”
    “可北伐就不一样了。”
    “这种战争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表现,南宋嘛……坦白说,赵构秦桧胡乱搞了这么多年,朕也不看好这个国家能拥有北伐成功的潜力。”
    李治听着听着,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想法,道:
    “父皇的意思是,南宋需要一个张居正?”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
    “对的。必须要有一个张居正,能把南宋的吏治从上到下重新梳理过,让南宋国力变强。”
    “然后还得有一个不能比岳飞差太多的名将,挥师北伐击溃金军主力。”
    “最后还得有一个足够英明的皇帝,审时度势选择北伐良机,能引领国内臣民万众一心。”
    “缺一不可啊。”
    李治闻言,摸了摸鼻子,道:
    “按照父皇这么说,虞允文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李世民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道:
    “你错了。虞允文固然没有什么领兵经验,指挥的也是乱七八糟。”
    “但他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
    “能在如此绝望的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只此一点,他在朕的朝堂中就足以匹配宰相之位,入选凌烟阁!”
    李靖点头表示认同:
    “才能这种东西,其实很多人都有。”
    “心性,才是最关键的,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就大事的核心。”
    “赵构就没有足够的心性,所以才会变成如此窝囊的昏君。”
    “但凡赵构能拥有虞允文这般心性,金国早就被宋朝的复仇之师杀得亡族灭种了。”
    李靖这番话也是有感而发。
    作为出身五姓七望顶级门阀陇西李氏的嫡子,李靖从小到大见过太多太多比他还要更天才之人。
    可时光荏苒,那些所谓的天才,如今早被历史长河所淹没,甚至连一点点小小的浪花都翻不起来。
    而当年在陇西李氏之中不过被评为“中上之姿”的李靖,却成为了大唐仅次于李世民的军神,跻身凌烟阁功臣行列。
    这就是心性的重要性!
    李世民看了李靖一眼,笑道:
    “药师啊,没想到你连这种真心话都能说出来。”
    李靖哈哈一笑,道:
    “臣既无司马懿第二之忧,又何必在陛下和太子殿下面前藏私呢?”
    君臣两人相顾而笑。
    李世民大手一挥。
    “来人,上宴席!”
    “虞允文采石之战,精彩纷呈,当浮一大白!”
    “华夏有此等后裔,朕无忧矣!”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702/87131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