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星穹铁道:当古人遇见星神 > 第78章 对神话出处的探讨

第78章 对神话出处的探讨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迷思绳结】
    按照虚构史学家的观点:
    历史发展的脉络受限于观测者内心所潜藏的【叙事动力】。
    若能混淆历史,用【不确定性的迷雾】将宇宙笼罩。
    便能逃避原本命运中,那不可忤逆,清晰可见的【终末】毁灭。
    而在迷思的介绍里也有这么一句话:【为防止智识的确定性毁灭可能的变量】
    那么便能引申出以下观点
    【迷思的存在便象征着万物可能性的存在】
    “未知,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久未露面的段成式看着天幕中不断闪过的种种。
    他虽然脑子有些跟不上,但手中的笔却是快出了残影,生怕漏掉了一点记录的文字。
    “哎哟,不行不行。脑袋有些晕了”,在头晕目眩的状况下,他坚持到了播放结束。
    最后将笔丢进笔洗中,自己则趴在了桌子上。
    而在桌上的酉阳杂俎·星神篇中又多出了一位星神的记载文献。
    不知后世的古神话研究界,又会对这【神秘】的迷思星神,做出何等分析评价呢。
    -----
    现代,某个研讨会内
    一群研究员对着屏幕上拍摄的照片和文字开始激烈的讨论。
    上面正是刚刚挖掘出的酉阳杂俎·星神篇的部分残损篇章。
    按理说,段成式凭借印书贩卖,赚了不少钱。这些书籍传到后世应该毫无悬念才对。
    但不知为何,但凡是涉及星神篇的章节,都莫名其妙的遗失了。只有正常世界线中的篇章流传下来。
    而现在这些残损的,在千年后又一段一段的被挖掘出来,信息都是残损破碎的。
    一位戴着眼镜的高个子率先站起身来,说道:““按照过往的推断惯性来看,神秘星神或许是脱身于古人对于未知的意象?”
    “贪饕之于欲望,繁育之于蝗灾,然后是秩序,欢愉,巡猎等等”,高个子一例一例的将之前那些研究猜想报了出来。
    但既然是讨论,自然有着不同意见。
    在高个子研究员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立刻有人出声反驳起来。
    “老刘啊。我持有反对意见,老实说,我并不认可所谓贪饕和神秘这些星神的象征物”
    一位姓王的研究员摇了摇头。
    “可以说繁育是蝗灾的意象,欢愉是人们对于乱世苟活的意象,巡猎是复仇公义的意象”
    “但贪饕呢。古人当真有这般认知?他们是怎么光凭肉眼,观测到黑洞的?我持怀疑态度”
    “不是说不能这样做,而是不能将其当做规则,将所有神话都套入这个模板中去。
    王姓研究员站起身,来到屏幕边说道:“神话就是神话,可能是偶然间迸发的灵感,可能是人为设计的偶像”
    “至于这所谓脱胎于未知的意象。我承认古人的哲学思辨极其深奥,但应该达不到这种程度吧?”
    “为什么一定要给祂们找个出处呢?”
    这是两派观点的碰撞。一方认为,神话都是脱胎于某种原始事物。另一边则认为神话就是神话,可能是糅杂许多故事后产生的,不应该拘泥于某个事物。
    而和高个子研究员一派的人,听到他这般说辞,也出声反驳:
    “这些个星神,一举一动都有其深意。若只浮于表面,追究于祂们身上的某个字意。”
    “只能当个咬文嚼字之辈”
    但文字落于纸面的那一刻,它便不属于你了。
    每个人都能从其中看出自己的想法。
    -----
    只要神秘这一概念永远存在,那么智慧生灵便能永远行走于追寻【真理】的道路上。
    因为在【不确定性的迷雾】笼罩下,未来无法预测,事物发展的可能性无法确定。
    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我并不认为博识尊和迷思是敌对的关系。
    【更像是契合的双方】
    一者穷尽真理,一者创造无限可能性。
    【人类的发展不可停顿,亦不可抵达尽头】
    若是宇宙没有规律可循,那么万物将会变的极其混乱,毫无秩序。
    所以需要博识尊存在。
    但若是可以一言以蔽万物的“真理”被找到,那么宇宙也就没有了演变的动力了。
    万物停滞前进,因为【可能性】已经被穷尽了,世界失去了【变化】。
    所以需要迷思存在。
    这样,【宇宙既能够不断前进,也永远不会抵达尽头】
    最后。
    博识尊象征【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行为】
    迷思象征【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无限的可能】
    -----
    春秋末期
    “宇宙万物的变化...”,被称为七十二贤者之首的颜回,看着天幕中不断演变的画面和【神秘】星神的身影。
    其内心在不断思索。
    “人类需要不断进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世界才能越发繁荣”
    “若是今日的我们,便是古往今来,甚至于未来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期。”
    颜回看着一旁书桌上,自己记录编纂的书简。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482/85948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