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禾娘 > 第95章 胡逸尘

第95章 胡逸尘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亲民巷还是云城最贫穷的亲民巷,窄窄的巷道,破旧的土坯房,破旧的小院子一家挨着一家。
    不少院子里传出争吵声、叹息声、鸡叫声、小儿玩闹声…
    巷子深处,一间新院子就那么与众不同的出现在了几人眼前。
    虽然也是小院子,因为翻建过,显得很是气派。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大门上建了一个小巧的门楼,门楣上挂了一块红底黑字的“任宅”门牌。
    此时红褐色的双开木门紧闭。
    这里就是任夫子的家,三郎上前叩响了门环。
    胡老二、冯铭轩和顺子站在三郎身后,院子里隐隐传来脚步声。
    “吱呀”一声门开后,一身月白色棉布长衫的任重微笑着站在门后。
    “三郎见过夫子!”三郎恭敬的对任重拱手行礼。
    “三郎免礼!”任重温声道。
    随后他对门外的三人做出请的手势,“胡老爷请进!铭轩和顺子请进!”
    四人一起进入院内,顺子用脚轻轻的反关上门。
    小小的院落,重新翻建过,主屋是一间宽敞的大堂屋,左右两边还是一间厢房,左边的厢房边建了一间偏房做膳房,右边的厢房边建了一间偏房做洗浴房。
    院子的角落里建了一座精致小巧的翘角凉亭,顺着院墙边种了几株兰花。
    青砖青瓦建的房子,青石板铺的院子,院落虽小,显得格外整洁雅致。
    一家四口足够住了,任重一人住,倒显得孤单冷清。
    三郎先去了膳房,见炭炉上的陶罐里烧好了开水,他从储物柜里找到茶盏和茶叶,泡了几盏茶,用托盘送去了堂屋。
    顺子把提来的吃食,一一在膳房放好。
    堂屋里,胡老二和冯铭轩刚给夫子的牌位上完香。
    三郎将托盘放在小几上,恭敬的站到几个牌位前。
    任重点燃一炷香递给三郎后,指着“少爷任远洋之位”道:“三郎,这位才是你真正的夫子!”
    三郎跪在牌位前,恭敬的磕了三个头,起身后再拜了三拜。
    任重接过香插进香炉里,温声道:“少爷!任重自作主张替您收了胡三郎做门生,这个孩子聪慧,是个可造之才,您在天之灵也定会欣慰的。”
    任重转过身,看着三郎道:“三郎,你既拜入我任家师门,往后为人处世都要堂堂正正,就是不能发扬光大,也万万不可辱没师门!
    你的夫子德高望重,教出来的学生不说桃李满天下,官至三品高位的也有一位!”
    三郎对着夫子的牌位行了拱手礼:“学生谨记夫子的教诲!”
    冯铭轩对任重抱拳行礼后道:“任叔,三郎还没有名字,你能不能给三郎取个名字?”
    忍重摸了摸下巴的短须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三郎身上,温声笑道:“三郎这孩子温和聪慧,颇具君子之风。
    就取表字‘逸尘’吧!‘逸’有逸群之才之意,‘尘’指不沾染世俗之浊,望三郎往后能有超凡的才华,又能洁身自好。”
    冯铭轩和顺子鼓掌叫好,胡老二见女婿鼓掌了,他也跟着鼓起掌来。
    三郎的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连忙再次向夫子行礼:“学生多谢夫子赐字,学生定会铭记表字之意,不负夫子的期望。”
    胡老二虽然不懂儿子名字的意思,但儿子的名字好啊!不像他胡家村的兄弟们:胡大牛、胡二牛、胡铜柱、胡狗蛋、胡铁蛋……
    几十岁了还被叫“狗蛋,二牛”,唉!
    胡老二对任重不住的抱拳道谢:“多谢夫子给我儿取了名字,这是我们胡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任重摆摆手道:“三郎如今有了名字,便更要有读书人的样子!无论三郎走到何处、何高度,都要记住为师给你取名的初衷!”
    三郎重重的点头,他看着任重郑重道:“夫子!我想参加科举!”
    任重看看三郎的表情,又看向胡老二和冯铭轩,他们俩对着任重微微点头。
    任重了然,看来他们来之前已经商议过了,任重严肃的开了口:“三郎,你能说说为何要科举吗?你能有此志向是好事。
    但科举之路,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艰辛非常人所能承受。你可知晓,多少学子皓首穷经,也未能得偿所愿。”
    任重随即把目光投向胡老二,他抱拳道:“当初胡老爷和我说,你只希望我教三郎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看契书的!”
    胡老二点点头道:“先生,家中逸…逸逸尘也是刚刚才告知我,他想走科举之路!嗨…先生,他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懂科举?许是这两日在云城看到书院了才有了这个想法。”
    胡老二一脸讪讪,虽然在女婿家商量好了,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发怵是怎么回事?科举啊,考功名啊…
    三郎对夫子深揖一礼后,朗声道:“夫子!学生想参加科举的想法,最直白的原因是,学生不想阿爹服劳役!
    夫子,学生的娘亲早死,阿爹抚养阿姐和学生日夜操劳,他今年才三十四岁,昨日在医堂看诊,大夫诊出阿爹有劳损的症状。生在农户,每两年就要去服长达四十五天的劳役。
    学生不想阿爹到了六十高龄还要去服劳役!学生参加科举之路,要是考取功名了,阿爹就不用服劳役!夫子,学生为了阿爹不用服劳役而科举!”
    为了让阿姐有底气,有靠山的话,三郎没有说出口。姐夫对阿姐珍之重之,阿姐不需要他这个靠山,姐夫就是阿姐的靠山。
    三郎的话说完,堂屋里一片寂静,众人都被三郎这番肺腑之言所打动。
    任重缓缓吐出一口气,他的学生今日为了他的老父亲不用服劳役而读书,等他考取功名了,也能为一方百姓谋福祉啊!学生是个内敛含蓄的孩子,他定是有此想法,只是藏在了心里!
    任重想,他看到学生的第一眼真的没有看错,此子绝非池中物,学业上他日定会有一番成就!
    胡老二听了儿子的一番话,他的眼眶泛红,他没想到儿子竟有如此孝心,心中既欣慰又自责,自责自己没有能力给儿子更好的生活!
    原来他的辛苦,他的两个孩子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他胡老二的儿子,原来是为了他不服劳役而走上科举之路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364/84494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