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秦时记事 > 第95章 94退火工艺

第95章 94退火工艺

推荐阅读:龙藏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重生1977大时代荒古武神宋惜惜战北望桃花马上请长缨乡村透视神医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第95章  94.退火工艺
    这次再来铁官工坊,秦时所得的待遇与之前又大不相同。
    之前她虽为秦王看中的贵人,但一无实权,二无实职,三无家族,在如今听起来只有一时虚名。
    因此铁官工坊诸人虽恭敬谨慎,可也仅此而已了。
    但如今,早在凌晨便已有传令官星夜前来传讯,等秦时抵达,铁官工坊外已上上下下静候了许多人。
    “拜见秦君!”
    秦时穿越重重军士看守,最终在铁官工坊处下车时,铁官已带着臣工匠人们候在这里,被烈日晒得面色红赤、汗出如浆了。
    秦时点了点头,而后从赤女手中接过承载着大王印玺的小小案几。
    螭虎印虽小巧玲珑,可代表的却是无上权威。
    她朗声道:
    “奉大王令前来铁官工坊,但有吩咐,尔等当尽心竭力。”
    “若有不从,立时当斩。”
    铁官迅速躬身下拜,身后诸匠人们也狠狠跪地:
    “谨遵王令!”
    【持衡拥璇】的印记仿佛还残留在掌心,但现下还不是她立威示德的时候。
    因而秦时将印章递给一旁的赤女,而后直接吩咐道:“尔等各自做事去。”
    “铁官,先带我去见如今最有本事的匠人们吧。”
    铁官迅速应诺,只随后犹豫:“秦君是要见我秦国匠人,还是连同六国遗民?”
    秦时毫不犹豫:“都带来吧。”
    ……
    她在铁官工坊接待王驾的偏殿处,见到了这群如今顶尖的铁匠。
    如今顶尖匠人便如同当年的欧冶子一般,各自也有各自的骄傲。他们不如一般铁匠铁工那样卑微,精神状态肉眼可见。
    左边秦国工匠态度恭敬,渴望一展拳脚能得加官进爵,改变如今的阶层。又怕工艺太过突出,因而被选中骊山地宫,总体来说,感觉有些矛盾。
    右边六国带回的工匠眼中黯淡无光,虽同样恭敬,却有几分麻木的状态。
    秦时并未在意:
    “尔等拿手的本领都是什么?”
    铁官自然优先介绍秦国匠人:“回秦君,此处铁官工坊只供王师,从车驾到矛戈剑戟,诸匠人们都得心应手。”
    他说着,令人捧出一个个匣子:“这是我处打造的箭头。”
    这是和秦国著名的流水线军工厂做出来的成品,不仅锋锐无匹,甚至误差极小。
    在如今,正是因为各种武器以及物品零部件的统一规格,使得他们能够被大量生产,战场上迅速更替。
    这才在大秦踏平六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劳。
    而如今,铁官不知秦时要做什么,甚至还捧出了一枚车用齿轮。
    这让她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腕表。
    她一动作,屋子里静候着的铁匠们也都跟着看了过去。
    虽然有一些距离,可同为匠人,仍旧被上头精密的符号和匀速转动的指针所吸引。
    秦时拿起那枚齿轮,想起后世在咸阳北出土过的一个齿轮。
    这一刻,历经千秋岁月带来的交集,让她不由心生感慨:
    “这是青铜包铁芯齿轮吗?”
    铁官一愣,冶工铁匠们也愣住了。
    这位贵人居然真懂吗?!
    甚至旁边略带消极的六国工匠们都忍不住抬起头来——
    青铜包铁芯?!
    可恶!怎么是暴秦有这样的工艺!
    秦时只看了理论,据说这种工艺需要炉膛在一瞬间达到3000°才能做到。而在如今,秦国的普遍铸铁工艺也不过1200°顶峰。
    毕竟大多数铸铁因为杂质过多,并不需要达到1500°熔点。
    那一瞬间3000°的温度会瞬间毁掉一个黏土高炉,甚至无从揣测工匠是如何做到。
    要知道,再往后  1000年,这个温度都仍是难以达到。
    偏偏他们能将这种工艺应用在王驾车子的齿轮上,显然已然能将偶然,确定为必然。
    除了过于抛费金钱人力物力之外,没有一丝缺点。
    秦时忍不住心中苦笑:姬衡他,真是顶级低调的奢华又简朴啊!
    再看看一旁的各色兵器物什,不需要对铁质有多么深的了解,或者观察特性结构,只看旁边六国工匠逐渐微微昂扬起来的精神就知道。
    大秦虽在铁工处有额外发展,但论及做兵器,能力仍是不如楚燕。
    但这也不怪工匠,实在是之前楚地才有着丰富的铁矿,能够任铁匠施为。
    而在咸阳,只渭水河畔这里少少的那些产量,实在够不上大展拳脚。
    她缓缓走过去:“尔等所造坚兵利器呢?”
    楚地工匠缓缓抬头,说道:“如今国破家亡,贵人亲至,小人等又怎敢有利器?”
    这话说的。
    之前秦国工匠的那些东西,也都是由铁官命侍从捧在一旁,等待秦时一一看过的。
    秦时也没不高兴——虽然立场不同,但人家确实国破家亡了,发点小脾气就罢了。
    反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都是天命罢了。
    因而淡然一笑:“那不看也罢了,无非是些基础的百炼钢技术。”
    她轻描淡写,仿佛随口闲谈:“我想想,是生铁冶铸,利用生铁退火工艺,将其反复加热、折叠、锻打……”
    这个工艺在如今很先进,但是对比后来汉朝进一步发展的【可锻化退火工艺】,显然还远远不够。
    不过在当今,炉温从1000°稳定提升到1200°,偶尔更高,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技术上的大进步了。
    再加上独特的【生铁退火工艺】,只楚燕专有,但显然国仇家恨,让他们私下有了隐约同盟。
    如今,那些六国工匠们的骄傲和瞧不上,可以理解。
    毕竟秦国差就差在这个工艺上。
    仅仅只只言片语,且有些用词与工匠们的用词并不相同,但其中表达的意思,却也足够让这群六国工匠们瞪大眼睛了!
    怎么、怎么不讲武德!
    怎么会有人能轻描淡写的,将他们秘而不传的秘密这么随口说出来呀?!
    另一侧,秦朝工匠们更是目光炯炯,耳朵竖的老高。有手痒的不断搓着拳头,显然已经想立刻尝试了。
    就连铁官也目光灿灿,此刻眼巴巴看着秦时,恨不得写满脸的【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
    而秦时微微一笑,仍是轻松又笃定:“【退火工艺】确实很了不起,不过【可锻化退火工艺】你们显然还没掌握。”
    “既如此,就也用不上你们了。”
    “铁官,令他们退下吧。”
    来啦!五一假期都快乐吗?
    来晚了,实在是看材料学睡过去好几次。
    想写点靠谱的,好难啊。
    【关于冶铁还有很多要写,总不能白看资料了是不是】
    【关于秦朝工艺巅峰,由于史料在不断更新,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营销号【真假理论参杂】,再加上工科和材料学我实在吃不透……总之,叠加以上种种缘由,我想说得是——】
    【这里如果哪里工艺没写对,或者年代错误,科技树发展错误,还请包容一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130/83018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