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秦时记事 > 第97章 96高炉材料

第97章 96高炉材料

推荐阅读:龙藏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重生1977大时代荒古武神宋惜惜战北望桃花马上请长缨乡村透视神医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第97章  96.高炉材料
    燕国匠人呆滞地被军士们拖了下去。
    目光最后所看,是那位贵人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侧帛书,上头隐约可见各种图画。
    但随后,重门遮掩,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而在偏殿之中,秦时也确实没在意他。
    如今匠籍地位不高——虽然不妨碍他们在军工事上被看重,但,想要提升地位却是千难万难。
    除非有了欧冶子那样的实力地位,这才可能稍稍获得优待,但其余时候,全都算是君王或官府的私产。
    作为一样物品,跟随哪个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自己也如是。
    以秦灭六国的霸道,真正宁死不从的,绝活不到现今。能活下来的,多是愿意妥协的。
    偏偏如今台阶给了,别人也妥协了,该从众的时候不从众,非要显出自己的孤高情义来,这种蠢货假做聪明人,秦时不耐烦搭理。
    更何况,她之前一再优容,是因为需要找到精通百炼钢及退火工艺的匠人,燕国在其中有又没有特殊到无可取代,且她已有了五国匠人。
    那,何必还非要与人纠缠?
    此刻!
    军士们牢牢把守这里,而秦时看着工匠们,从赤女手中接过帛书来,在众人面前迅速展示,又迅速收回。
    她声音温和:
    “刚刚所说的工艺与图画,帛书上均有记载。”
    为了节省电量,她先做了基本的大纲,记一切想能记到的细节。然后才迅速开机,从阅读器里调取了文件,然后快速记录整理。
    如今,虽然细节仍是未曾实现,但大方向把控应当没问题了。
    “自大王一统天下,六国也成了我秦国的六处地域,如今为事君王,还请诸位尽心竭力。”
    她放缓语调:“否则,学了我秦国一等一的技艺,却不好好事君,那也没有活着的必要。是不是?”
    众匠人们还惦记着刚才一闪而逝的图,听到这样令人胆寒的话,不由深深低头。
    再看看最先屈服的楚国铁匠高冶,他应当是这群人中技艺最高者。
    秦时微笑道:“尔等十人都是我大秦冶工中技艺佼佼者,如今便组钢铁项目组。高冶,你为组长!负责管理、教学诸人。”
    “但有所学,不得藏私,群策群力,方能将技艺提升更高。”
    “若有所得,我与大王自然有赏。”
    众人瞬间抬起头来,震撼的看着秦时,就连铁官都有些欲言又止。
    虽然之中有些名词听不懂,但不妨碍他们理解。
    赏不赏的这些恩威并施的话,他们日常已经听倦了。
    但,那个【组长】……
    也就是说,高冶,一个楚国人,如今做了他们这群都有独门绝技的人的领头人了?
    秦时又接着看向秦国工匠:“之前楚人铁匠在制作兵器上略胜我国,是也不是?”
    这个大家不得不承认。
    虽然他们能在一瞬间以毁掉一座竖炉为代价,打造王驾上的小小齿轮,甚至青铜器也远胜出诸国。
    但在铁器的坚韧硬度上,确实略输一筹。
    “所以,”秦时缓缓扫视众人,找出了刚才铁官曾说秦国如今工匠技艺最高者——
    “铁炎,你来做副组长。高冶入秦国时日尚少,有你从旁协助,大王才能更安心。”
    高冶眉目不动,反而因此事更松了口气。
    没有秦人协助,这群人光是服从都难,更别提管理了。且他确实是楚人,心也不安。
    铁炎的【铁】姓乃是先王所赐,身为老秦人,他自然对秦王忠心耿耿,此刻心中明白——
    他技艺有缺,因而不能服众。但这楚人说不得也不是什么好鸟,需他提防着。
    哼!
    他抬起头来,雄心壮志顿生:待我学了更好的技艺,以后也做技艺第一人,这组长之位,便是我的了!
    又有些愧疚:唉!都怨怪他不够聪明,否则如今哪里会让一个楚人做了领导!
    总之,顶层铁匠组成的项目组初见雏形,秦时也没整更复杂的东西,只在此刻,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重新打开帛书: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打造高炉。”
    帛书上有一张图画,上头描述的炉,与他们常用的圆柱型竖炉略有不同,在中下方有一个大肚的形状。
    高冶皱眉问道:“敢问秦君,何为高炉?”
    秦时解释道:“比如今竖炉更高,更大,一次熔炼更多铁料——同时温度也更高。”
    她指着帛书图画解释:
    “炉喉进料处,温度略低。”
    “中上部温度更高二三倍。”
    “炉缸温度,约比现今竖炉温度高五成。”
    没有温度计精准报上温度,她此刻只能用模糊话语交代。而高炉的炉缸处,通常是能达到1500°到  1600°的。
    但高冶并未开怀,反而又追问:“若有此等温度,竖炉便会开裂,难以为继。”
    “只换成这高炉便成吗?”
    这就是每个时代科技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了——材料。
    一切科技的进步,首先得有材料支持。
    如今的耐火材料也是如此。
    而秦时对对方这刨根问底的态度很是欣赏,于是又展开帛书另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另取材料,重做高炉。”
    “取深层黏土、三成石英砂,一成动物毛发与稻草。”
    “碎陶片一成半。半成石灰,少许矿盐……以及石棉。”
    以上几种材料混合,方可做成初步的耐火材料。
    高冶仍是眉头深锁:“石棉?”
    秦时点头:“是,我会着人送来。”
    如今,秦国已有石棉开采技术,甚至也有应用,但用处极少,因而先期,咸阳城可能只能送来少许。
    后续如果大规模应用的话,还需着人专门开采。
    只是石棉开采伤害极大,她今晚回宫后,还得恳请姬衡,调派囹圄死囚做这等事才行。
    而此刻,这些细节就不用说给铁匠们听了。
    他们能从高炉材料配比就了解清楚,已经是因为整座铁官工坊都在姬衡掌握之中。
    以他的掌控力,没有命令,整座铁官工坊都露不出一个字来。
    “给你们看这图纸,是为了让你们能够更精准的跟工匠描述。”
    她一个材料学彻底的外行人,不可能连做高炉都要在这里盯着,还得知人善任才是。
    来啦!
    【高炉材料配比来自网络,如果错误,大家当做  yy吧。】
    【秦朝已经有石棉了,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用,接下来会慢慢写到(西域进供)。大家不要着急。但石棉开采会导致纤维入肺,非常痛苦】
    【秦始皇的掌控力非常强,后世都找不出来。对整个国度都强,强到赵高矫诏令扶苏自尽,他甚至都不会怀疑】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130/83018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