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 第62章 冬季战争:后勤越长死越快

第62章 冬季战争:后勤越长死越快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半个月的光景转瞬即逝,那场溃败像瘟疫般在燕军中蔓延。
    月托的东征美梦差点就成了笑话——
    兵败如山倒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逃回去的溃兵们把恐惧散得满营都是,
    连带着把驻扎在东堡外围的燕军也给吓破了胆。
    张克这边清点战果:斩首六百余级,伤敌不计其数。
    自家折了九十三人,伤一百八十七个。
    这战绩要是搁在精锐身上,张克非得气得掀桌子不可。
    可就是这么场小胜,愣是把一万燕军吓得作鸟兽散。
    等月托回过神来,身边就剩东堡里那三千哆嗦兵了。
    "废物!都是废物!"
    月托气得连砍了三个千户的脑袋,
    这才勉强收拢了七千多溃兵——
    就这,还有不少是空着手的,兵器甲胄全扔路上了。
    阿兰山从败退回营就苦口婆心地劝:
    "主子,咱撤吧!张家堡要是趁势打过来......"
    "放屁!"
    月托一脚踹翻案几,展现出了军事贵族最后的倔强。
    转头就派人往大燕报捷:
    "东堡大捷!
    斩首千余!
    燕山卫指日可下!"
    大本营战报不管哪个时代都存在。
    至于是不是真的?
    嗐!
    从古到今,战报这玩意儿就跟姑娘家的胭脂似的——
    三分真七分妆。
    你看北边大毛二毛打仗,不都天天捷报频传?
    打了三年愣是没见谁输过。
    这么一算,起码得有个把月,燕军才能重新支棱起来,装备都丢了一半.....
    北风呼啸的燕山脚下,
    一支支衣衫褴褛的逃户队伍,
    像冬眠前的蚂蚁般向着张家堡蠕动。
    这些山里人揣着最后的口粮,脸上写满将信将疑——
    直到看见燕山卫登记给活发粮的牌子,冻得发青的脸上才浮现出活气。
    "他娘的,要是有报纸,老子非得登个头条!"
    张克搓着手在城楼上眺望,"来了就是燕山卫人,分田!有粮吃!"
    至于老婆,这个时代给口饭吃,
    就能讨到,为了入户,张家堡周边基本变成了相亲大会。
    你看起来像能选上正兵的马上就登记一户,
    酒席彩礼不存在的,大家只想活下去。
    可惜这年头消息全靠口耳相传,
    要不然他这招兵买马的效率还能再翻几番。
    流民登记处每天都有百来号人。
    张克亲自设计的
    "军户转化流水线"
    正在高效运转:
    左边登记,右边身上撒石灰,冬天人不敢洗澡,会得风寒,
    登记了当场领粮,领工牌,要么当兵要么干活,是不可能闲下来的。
    拖家带口的还能分到点砖头破瓦、自个盖个窝去。
    明年的扩军计划就指着这些新鲜血液了——
    目标一万精锐健卒,兵是要花时间练的,不是燕军那种一碰就碎的垃圾!
    "乱世不磨刀,就是给别人养肥猪。"
    张克盯着新兵的训练场嘟囔。
    周围强敌环伺,他这套"穷兵黩武"的发展路线,
    实在是被逼出来的。
    至于朝廷给的五千人编制?
    嗐!
    不是还有个参将的帽子可以戴嘛,多出来的统统算"营兵"。
    至于言官参劾老子私自扩编拥兵自重,只有活着才有被参劾的资格,当务之急是活下去。
    被参了再说,演戏嘛,他越来越熟练了。
    北风越紧,商队来得越勤。
    也许是赶着冬雪来临前赚最后一波,
    近一个月,
    北方来的毛皮和人参愈发的多了起来,
    张克这里的小商品也是迎来了一波销量大爆发。
    看着账本张克松了一口:"明年的军饷有了,毕竟扩军一万,
    一年光军饷就得小三十万两,
    他也有点慌的,再加上装备训练杂七杂八,起码百万消耗,精兵花钱如流水啊。"
    各家的囤货狂潮比北风还猛。
    家家户户都在疯狂采购过冬物资,
    张克砖厂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开春。
    新开的四个砖窑日夜冒烟,里
    头干活的妇人孩子脸上全是煤灰,
    手上磨出的血泡结了厚厚的茧子——
    可他们眼里闪着光,因为每天都能领到一点铜钱补贴家用。
    燕山表层的露天煤矿成了流民们的救命稻草。
    张克组织的收煤队将收来的煤炭在新建的煤场里被压成蜂窝煤。
    这玩意儿配上特制的铁炉子,
    在军营里试用的第一天就征服了所有北方汉子——
    再也不用半夜被冻醒添柴了!
    李邦最近忙得脚不沾地。
    他负责的羊毛作坊里,三十架改良版钩针编织机昼夜不停地咔哒作响。
    这套"16世纪工业革命
    "包含水力洗毛池、发酵去脂工艺,
    还有木铁结构编织机。
    虽然成品还有些粗糙,富贵人家看不上,
    但胜在价格只要市面其他羊毛衣物的一半,味道还很淡——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3/23105/82930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