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第一公 > 第20章 黑水(2)

第20章 黑水(2)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卑职真不苦!”
    李大苦笑道,“卑职是百户,管着一百多人,家里有田六十亩呢。卑职的爹活着的时候说,可比祖宗八代强多了,起码能有干馍吃!”
    “干馍可不行!要吃就得吃肉!”
    李景隆说着,转头对身旁站立的李老歪道,“带了多少肉?”
    “回公爷,咸肉腊肉一共二百斤!”
    “都做了!”李景隆摆手,“给常乐堡的兄弟们打牙祭!”
    “哎呀!”
    李大苦眼睛都直了,“公爷,您这....赏了咱们堡子二百斤肉?”
    “肉算什么?”
    李景隆拍打着身上残存的沙子,“水渠修好了,黑河两岸最好的土地,随你们军户挑!”
    ~
    “当真?”
    “这还有假!”
    李景隆笑笑,“咱们肃镇各卫的军兵这几天就会齐聚甘州,到时候先从这黑水河中的堤坝下手!”
    他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在等待各卫兵马的这段时日内。他到处走访勘探,并且把甘州城中善于水利的老人都请了出来,已经设计出一套,建立在历朝历代基础上的,解决甘州农田灌溉的方案。
    也是甘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这荒凉且风沙肆虐的西北,有这么一条黑水河流淌了千年的黑水河。这条河不但现在和未来都在养活着河西四郡,甚至他的下游....都解决了后来内蒙的地区的缺水问题。
    但他这套方案之中,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未来水渠周边这些良田,一块地都不会属于寻常百姓。哪怕日后朝廷开始移民,用永不加征的政策进行屯田,这些近水的良田也不会属于他们。
    只能属于肃镇的军户!
    “这可是好事呀!这多少年了,这地方的来的将军不少,可愣是没人说给咱们修水渠!”
    李大苦瞪着牛眼,而后一拍脑门,“您等会!”
    说着,转头嗖嗖的七扭八扭消失不见。
    李景隆正纳闷的时候,就见李大苦拎着一个拳头大的袋子,叮了咣啷的跑了回来。
    “这是卑职孝敬您的!”李大苦咧嘴呵呵笑道。
    “啥?”
    李景隆接过袋子,分量不轻,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枚枚带着花纹,满是岁月斑驳的西域银币。
    “哪来的?”
    “坟里挖的...不是....”李大苦笑道,“卑职这常乐堡就是原先黑水国城的北城呀!这堡子年年都修,不修就塌。有时候随便一镐头下去,就能挖出前朝的东西!”
    “哦!”
    李景隆低头,摸出一枚银币,正面是花纹,背面是繁琐的鬼画符一样的文字,“那你知道这是哪朝的钱吗?”
    “是波斯的银币....”
    李大苦脱口而出,“兰州那边收古玩的都告诉卑职了....”
    说着,他急忙捂住嘴,而后噗通一声跪下,“公爷饶命!”
    而后,他啪啪的给了自己两个耳光。
    “为啥突然想着孝敬我?”
    李景隆捏着,满是岁月痕迹的银币问道。
    “因为您要修水渠!”李大苦抬头,“不像别的人,来了这儿就带着弟兄们去打仗!”
    闻言,李景隆心中微叹。
    目光不经意的再次朝外看去,原野之中,汉魏晋唐时的那些坟墓,早没了墓碑没了形制。
    早变成了一个个光秃秃的土包,无助的浮在地表之上。
    似乎在对他无力的诉说着,这片土地在千年以前的辉煌。
    “挖坟的事,以后别干了!”
    李景隆低声道,“好好种地,自然有好日子!”
    说着,他哗啦的一声,把那袋子扔了回去。
    只留一个捏在手中,“这个本公留下!另外,你这百户不用做了!”
    “啊?”
    李大苦惊恐的抬头,他万万想不到拍马屁竟然拍在了马蹄子上。
    以前有上峰来巡查,他这银币的孝敬,可是百试不爽的。
    可骤然,他又是心中狂喜。
    就听李景隆继续道,“你来本公身边做个经历官,修水渠的事还少不得你!”
    李大苦直接欢喜的从地上跳起来,“公爷,多谢公爷提拔!那..那这常乐堡的百户,能不能由卑职的妹夫袭了?卑职的妹夫可是好汉子呀!一把鬼头刀刷的呼呼生风!”
    ~
    只在常乐堡待了一天,李景隆就又带人赶回甘州。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水渠这么大的工程,必然要有趁手的家伙。
    所以李景隆回到甘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造所需的器械。
    “咱们甘州的库房当中,铁料倒是还有两千斤!”
    甘州卫指挥佥事熊本堂,四十多岁,儒生的样子多过武人。
    说起来他和李景隆还颇有渊源,他的父亲熊鼎,曾参与编纂皇帝的起居注,后被提升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刑部主事。
    而熊鼎在最开始,其实不是老朱的人。而是李景隆岳父邓愈的幕僚,老朱听说这人有才学,三番五次的招揽,都被熊鼎推脱,只在邓愈军中。
    后来才到了朝堂之上为官,且在关西七卫之中的岐宁卫担任经历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706/80396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