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673章 周郊祀乐章之四《禋顺乐》

第673章 周郊祀乐章之四《禋顺乐》

推荐阅读:重生98年,获得一元秒杀系统下山寻双亲,我靠相术断生死!满级大佬:我竟然回了新手村年代:我在58有块田星际猎人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非正常女天师去只灵魂归有体武道霸主侯门第一纨绔

    周郊祀乐章之四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禋顺乐
    黄彝将献,特牲预迎。
    既修昭事,潜达明诚。
    以下是这首诗的生僻字注音、注释和译文:
    生僻字注音
    ? 禋(yīn):古代烧柴升烟以祭天的一种祭祀仪式。
    ? 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注释
    ? 黄彝:古代祭祀用的酒器,以黄金为饰。
    ? 特牲:祭祀用的一头纯色的牲畜,一般指牛、羊、猪等。
    ? 昭事:虔诚地祭祀神灵。
    ? 明诚:真诚,指对神灵的诚心。
    译文
    准备献上饰有黄金的酒器,提前迎接祭祀用的纯色牲畜。
    已经做好虔诚祭祀的事宜,默默地表达内心的真诚。
    当古老的时光之门缓缓开启,一场承载着古人无尽敬畏与祈愿的祭祀盛典,在历史的幽深处徐徐铺展。这首《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禋顺乐》宛如一把钥匙,引领我们穿越岁月的长河,去探寻那庄重肃穆的祭祀现场,感受古人对天地神灵的虔诚之心。
    “黄彝将献,特牲预迎”,诗的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世界。那制作精美、散发着古朴气息的黄彝,作为古代祭祀中至关重要的酒器,静静地陈列着,即将盛装那象征着敬意与供奉的祭品。它的存在,犹如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千百年来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而“将献”二字,仿佛是一声低沉的钟鸣,预示着祭祀仪式即将拉开帷幕,每一个字都仿佛被赋予了沉甸甸的重量,让人心生敬畏。与此同时,用于祭祀的特牲——那头健硕的牛,正被祭祀人员小心翼翼地提前迎接。这头牛,可不是普通的牲畜,它是人间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承载着整个族群的美好祈愿。“预迎”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祭祀人员对神灵的尊崇和对祭祀仪式的重视,他们的眼神中满是虔诚与期待,仿佛在向神灵传达着最真挚的问候。这短短两句,通过对祭器和祭品的细致描写,瞬间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让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祭祀仪式的严谨与神圣。
    “既修昭事,潜达明诚”,随着祭祀仪式的逐步推进,诗人将笔触从外在的祭祀准备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当所有祭祀的仪式都按照古老而严格的规定有条不紊地完成时,“既修昭事”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完成,更是对传统礼仪的坚守和传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和揣摩,只为向神灵呈现最完美的祭祀。而在这看似机械的仪式背后,是祭祀者那颗炽热而又深沉的内心。“潜达明诚”,他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内心对神灵的虔诚和敬意能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高高在上的神灵。这种虔诚并非流于表面的敷衍,而是发自肺腑的信仰,是一种对天地自然、对祖先神灵的深深敬畏和依赖。诗人将祭祀的外在形式与内心的虔诚紧密结合,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使诗歌的意境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整首诗虽寥寥数语,却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古代祭祀仪式的完整画卷。从祭器和祭品的精心准备,到祭祀仪式的严谨进行,再到祭祀者内心深处那份纯粹的虔诚,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祭祀文化的庄重与神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祭祀仪式的简单记录,更是对古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度挖掘。它传达出的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社会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以及古代文化中对礼仪和宗教的深刻理解。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香烟缭绕、庄严肃穆的祭祀现场,亲身领略到了古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深思考。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352/90544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