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686章 中和乐舞词

第686章 中和乐舞词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中和乐舞词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以下是这首诗的生僻字注音、注释和译文:
    生僻字注音
    ? 肇(zhào)
    ? 氤氲(yīn yūn)
    ? 荷(hè)
    ? 贶(kuàng)
    注释
    ? 肇:开始。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昭泰:清明安泰。
    ?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弥漫的样子。
    ? 荷:承受,承蒙。
    ? 玄贶:上天的赏赐。
    ? 治人:治理百姓。
    ? 同和:指与人和睦相处。
    译文
    美好的岁月开始了佳节,万物繁荣正值仲春时节。天地间已经清明安泰,烟霭景色充满着浓郁的气息。我的德行浅薄却承蒙上天的赏赐,音乐演奏完成便想到要治理百姓。与人和睦相处大概就在这里了,希望万国都能亲近友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代的文化艺术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而中和节,作为唐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德宗皇帝所作的这首《中和乐舞词》,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中和节庆典的大门,让我们得以领略其中的喜庆、祥和与庄重,感受唐代节日文化与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联:点明时节,奠定基调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诗歌开篇,诗人便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点明了中和节所处的美好时节。“芳岁”,寓意着美好的岁月,它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而“肇佳节”则直接表明,这个美好的季节,以中和节的开启为开端,赋予了节日一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此时正值仲春,大自然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物华当仲春”,描绘出一幅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春日画卷。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展现出大自然最为绚烂的一面。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中和节的时间背景,更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仲春的明媚春光之中,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温馨。
    颔联:描绘祥瑞,彰显昌盛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此联将视角从节日的时间背景转向了更为宏大的天地宇宙。“乾坤既昭泰”,描绘出天地之间一片和谐、昌泰的景象。“乾坤”,指代天地,象征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和秩序。“昭泰”,意为光明、安宁、昌盛,表明此时的天地间充满了祥瑞之气,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种和谐与昌泰,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它暗示着在德宗皇帝的统治下,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烟景含氤氲”,进一步描绘出烟云缭绕的景色中弥漫着祥瑞之气。“烟景”,指的是春日里云雾缭绕的美景,它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氤氲”,形容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同时也寓意着祥瑞、吉祥。在这仲春的美好时节,大自然的烟景与祥瑞之气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这不仅为中和节的庆祝活动增添了祥瑞的氛围,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这春日的烟景一般,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天地祥瑞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颈联:感恩天赐,思索治国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诗歌的颈联,德宗皇帝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表达了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以乐舞为契机,思考治国之道的理念。“德浅荷玄贶”,德宗皇帝自谦地表示,自己的德行尚浅,却承蒙了上天的恩赐。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身德行修养的不断反思。在古代,人们认为帝王的统治是受命于天,因此,德宗皇帝对上天的恩赐充满了感恩之情,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治理国家、造福百姓的重任。
    “乐成思治人”,则表明乐舞的完成让德宗皇帝联想到了如何治理国家。中和节的乐舞,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德宗皇帝从乐舞的和谐美好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让国家如同这乐舞一般,实现和谐、有序的发展。他意识到,治理国家需要智慧和策略,更需要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两句诗,体现了德宗皇帝的治国理念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深刻的思想内涵。
    尾联:倡导和谐,向往和平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诗歌的最后一联,以和谐与团结为主题,表达了中和节乐舞所传达的和平与友好的理念。“同和谅在兹”,强调了和谐与团结的重要性。在这个中和节里,乐舞的表演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传达一种和谐、团结的精神。德宗皇帝希望通过乐舞,让人们感受到和谐的美好,从而在生活中倡导和谐、团结的价值观。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352/9054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