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夜读全唐诗 > 第565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 《永和三章 其三》

第565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 《永和三章 其三》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享太庙乐章之三
    《永和三章·其三》解析
    原文
    信工祝,永颂声。
    来祖考,听和平。
    相百辟,贡九瀛。
    神休委,帝孝成。
    译文
    虔诚信赖太祝的祷告,让颂德之声永续不停。
    请祖先神灵降临享祭,聆听这太平盛世的乐声。
    辅佐众诸侯治理天下,接受九州万国的朝贡。
    神灵降下丰厚的福泽,帝王的孝道得以显明。
    注释
    1. 信工祝:
    ? 工祝:古代主持祭祀仪式的太祝(官职名),《诗经·小雅》“工祝致告”即指其司仪职能。
    ? 信:动词,意为“信赖、依靠”,体现对祭祀程序的尊崇。
    2. 永颂声:
    ? 永:使动用法,“使……长久”;颂声:歌颂祖先的乐声或祝辞,如《礼记·乐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
    3. 来祖考:
    ? 来:使动用法,“使……来临”;祖考:祖先(父为考,祖为祖父,此处泛指历代先祖)。
    ? 呼应《诗经·周颂》“来格来享”,祈请神灵降临受祭。
    4. 相百辟:
    ? 相(xiàng):辅佐;百辟:指诸侯,《诗经·大雅》“百辟卿士,媚于天子”即指众贵族。
    ? 暗指祖先神灵保佑帝王治理诸侯,维系天下秩序。
    5. 贡九瀛:
    ? 九瀛:指九州、天下,古以“瀛海”代指陆地,“九瀛”即《禹贡》九州,泛指帝国疆域。
    ? 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同理,彰显王朝威服四海的盛况。
    6. 神休委:
    ? 神休:神灵的福泽;委:降下,如《诗经·小雅》“委蛇委蛇,退食自公”(引申为“赐予”)。
    ? 典出《尚书·伊训》“惟天降灾祥,在德”,强调德政与神佑的关联。
    7. 帝孝成:
    ? 帝孝:帝王的孝道,即通过祭祀彰显对祖先的追慕;成:成就、完成,指孝道得以践行。
    文化解读与政治隐喻
    此诗为唐代享太庙乐章之一,用于祭祀仪典的尾声阶段(如送神、祈福时),核心围绕“孝道”与“治世”展开:
    ? 祭祀与政治的同构:
    “信工祝”“来祖考”强调祭祀程序的神圣性,实则通过仪式强化“君权神授”——帝王以孝道事神,神灵佑其统治诸侯、万国来朝(“相百辟,贡九瀛”)。
    ? 儒家伦理的实践:
    “帝孝成”将帝王个人孝道与国家治理绑定,符合《孝经》“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理念,以孝治天下成为唐代政治哲学的核心。
    ? 盛世气象的折射:
    “贡九瀛”暗指唐代疆域辽阔、四夷宾服(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时的万国来朝),将现实政绩与祖先庇佑结合,塑造“天命所归”的统治合法性。
    艺术特色
    1. 四言体的古典继承:
    采用《诗经·雅颂》的四言句式,节奏整齐庄重,契合宗庙乐歌的仪式感,如《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雍显相”的肃穆风格。
    2. 动词的使动张力:
    “来”“相”“贡”“委”等动词隐含权力关系——帝王“使”祖先降临,神灵“佐”帝王治世,万国“献”贡于天朝,层层递进中构建“人神共治”的理想图景。
    3. 虚实的哲学辩证:
    “颂声”(虚)与“九瀛”(实)、“神休”(虚)与“帝孝”(实)对举,将抽象的神灵庇佑与具体的政治成就结合,体现唐代“儒表法里”的务实精神。
    生僻字注音与辨误
    ? 相(xiàng)百辟:此处“相”为动词,读去声,意为“辅佐”,不同于“互相(xiāng)”的读音。
    ? 九瀛(yíng):“瀛”指大海,切勿写作“赢(yíng)”或“嬴(yíng)”。
    此诗以简练的四言短句,串联起祭祀仪式、政治理想与盛世想象,既是一首人神对话的颂歌,亦是唐代帝王借祖先崇拜巩固统治的政治宣言,典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为政本”的治国理念。
    《永和三章·其三》为唐代张说所着,作为特定祭祀场合的乐章,在千百年的时光中,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祭祀,在古代社会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是沟通天地神灵、追思祖先的庄严仪式,更是维护社会秩序、传承文化价值的关键纽带。张说通过这首诗,用文字定格了唐代祭祀的宏大场景,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与精神信仰,从艺术审美到文化内涵,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领略诗句蕴含的深厚意韵
    开篇“信工祝,永颂声”,“工祝”指在祭祀中负责宣读祝词的人,“信工祝”表明祝词出自诚心,内容真实可信,毫无虚假,充分展现出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虔诚与敬重。“永颂声”则承载着人们希望对祖先和神灵的颂扬之声,能跨越时空,永远传颂。这种期望,体现出后人对先辈的追思、感恩,以及对祖先功绩与品德的高度认可,彰显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敬仰之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352/90542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