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寒门小娇妻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哈哈哈,哈哈哈……”
    “果然是英年才俊,果然是一表人才!”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黄廷晖,身为知府大老爷的王明阳笑着说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
    “我看黄小郎君未来必是不可限量的!”相对于其他高官而言,王明阳有一点最好。
    他没有什么官架子,待人都是一般。
    即便是面对眼下一点身份都没有的黄廷晖,他也没有用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
    王明阳给人一股如沐春风的感觉。
    “知府大人谬赞了!”黄廷晖客套的说道。
    别看影视剧中知府大人这个官职经常出现。
    但知府这个官职,绝对是权力不小的。
    不过黄廷晖后世在电视之中看到过远比知府高得多的官职。
    眼下看到王明阳,更多的是好奇。
    至于敬畏则是要少的多。
    王明阳什么样的人物?
    他什么人没见过?
    往日有书生什么的与他相见,畏惧于他权势的不在少数。
    即使有不少对他不算敬畏之人,也是本就属于官二代行列。
    平日里见的大官多了,也就对王明阳不怎么感冒了。
    不过黄廷晖是个农家小子无疑,他看到自己更多的竟然是好奇。
    这让王明阳深感意外!
    “黄小郎君,请坐!”王明阳挥了挥手,让黄廷晖坐在酒席上。
    他对眼下这个小家伙,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谢过知府大人!”
    “谢过知县大人!”
    黄廷晖对王明阳、对陈思之拱了拱手,径直坐了下来。
    这时候,身为知县大老爷的陈思之却率先开口道:“黄小郎君,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
    “当时你取走了本官的灯笼儿!”
    “今日,你又解开了我与守仁二人精心设计的灯谜!”
    “这缘分,真是妙不可言!”陈思之抚着胡须,哈哈大笑道。
    “我之前还与守仁说,我瑞安县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如今有黄小郎君一人破尽你我二人设计的灯谜!”
    “守仁,你还有什么话说?”陈思之看着王明阳说道。
    “这倒是未曾想到过,不过思之治下能出现这么一个奇才,若是思之提拔一二的话,日后也定然是一段佳话!”
    王明阳也是笑了笑,他看向黄廷晖问道:“黄小郎君眼下在何处读书?”
    “廷晖眼下就读于庐阳书院,今日元夕佳节,与朋友、娘子出门游玩!”
    “却不想遇到这灯谜,廷晖仰慕知府大人、仰慕县老爷!”
    “所以想着尽力解开灯谜,希望能有机会与县老爷、与知府老爷共饮!”
    黄廷晖好歹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才,社会上的历练也是让黄廷晖颇为沉稳。
    这番话说的知府大人、县老爷二人颇为受用。
    “庐阳书院啊?”
    “这家书院可是了不得,多少人打破脑袋想进去呢!”
    “庐阳书院的山长还是我与守仁二人的前辈呢,你们山长本有机会成为庶吉士,在翰林院任职。”
    “却不想你们山长视功名利禄为浮云,毅然决然辞官来到我们瑞安县城,建了个书院!”
    “广施德教,为我大盛朝培养优秀人才!”
    “你们家山长,是我佩服之人!”
    说到庐阳书院的山长之时,县老爷陈思之也是一脸佩服的模样。
    也难怪陈思之会是如此。
    要知道庶吉士也被称作庶常。
    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
    庶吉士是大盛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
    是当今皇帝的近臣。
    他们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大盛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以说翰林院内的庶吉士,就是大盛朝储相的基地。
    当朝首辅大臣张巨鹿便是庶吉士出身,他受到了前任首辅大臣的青睐,平步青云。
    即便没有“大盛战神”闹的那么一出,张巨鹿在前任首辅大臣的培养、铺路之下,日后也是有机会封顶首辅大臣之位的。
    只不过“落龙堡一战”,加速了张巨鹿登顶首辅大臣的进度罢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落龙堡一战”,首辅大臣张巨鹿虽然登顶了首辅大臣一位,他的根基却没能一步一步铺垫完全。
    故而相对于另外一段历史中的张居正,当朝首辅大臣张巨鹿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谨小慎微。
    当然,这也与张巨鹿与张居正二人之间的性格有些许差别有关系。
    相对于张居正,未能在朝堂诡谲风云中磨砺的张巨鹿。
    他更多了几分刚烈,这性格与另外一段历史之中的于少保更像一些。
    也不知道这性子对于首辅大臣张巨鹿而言,是福是祸。
    “山长之德,如仰高山!”黄廷晖适时对陈思之说道。
    “黄小郎君,你眼下在治什么学问?”陈思之突然问了一句。
    “草民不才,在李先生的教育下,廷晖治《尚书》!”黄廷晖与陈思之说道。
    听到黄廷晖这么一说,陈思之有些讶然。
    他转头看了一眼王明阳,发现对方与自己一般。
    “治《尚书》之人可不多,不过李先生我是听过的,既然黄小郎君有名师指点!”
    “那我们也不多说,一切由你们决定便可!”
    “不过黄小郎君,本官期待你能在日后的科举之中脱颖而出!”
    “期待与黄小郎君同殿为臣的时候!”
    治什么书,那是黄廷晖决定的事情。
    虽说陈思之对黄廷晖选择《尚书》有些不理解,但也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既然与黄廷晖有缘再见,陈思之还是勉励了黄廷晖几句。
    让他好好看书,争取早日参加科举。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尚书》记录了我华夏上古时期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经验,黄小郎君的心,倒是不小的!”
    听说黄廷晖治《尚书》,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王明阳瞬间来了兴趣。
    他看着黄廷晖,突然开口问道:“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黄小郎君,你对治国之道有何见解?”
    王明阳是个洒脱之人,他也不管自己的身份,黄廷晖的身份。
    开始就是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105/77276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