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 > 第657章 天下大乱

第657章 天下大乱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八王攻破京城,李烈亲自动手杀了李冠。
    之后,又是由李烈率先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劫掠京城。
    京城里住着很多的王公贵胄,对这些人,无论是李烈,还是其他诸王,都不愿意去得罪。
    他们对京城的劫掠,也劫掠不到这些人的头上。
    要说遭殃的,大多都是普通百姓。
    诸王麾下的兵马,于京城内四处乱窜,打家劫舍,当真如同蝗虫国境一般,见什么抢什么。
    百姓若稍有抵抗,引来一顿痛殴都是轻的,不知有多少百姓便直接死在他们的刀下。
    一时间,京城简直变成了人间地狱,鸡飞狗跳,人喊马嘶,哭喊声四起。
    劫掠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
    即便到了深夜,也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一天,对于京城百姓而言,无疑是最为煎熬的一天。
    不知有多少人家,被洗劫一空,分文不剩。
    就连家中的粮食都被诸王的军队抢了个精光。
    至于被打死打伤者,妇女被奸污者,更是不计其数,无从统计。
    直至到了第二天中午,李烈才命令麾下将士,打包回程。
    李烈率领着十多万的燕王府军,带着从京城洗劫的战利品,浩浩荡荡的回到燕州。
    齐王李皓、晋王李奉、楚王李锦、周王李宏、简王李乐,也都带着各自的兵马回往封地。
    最终,只剩下魏王李登,留在了被洗劫一空的京城里。
    诸王前脚刚走,李登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登基。
    可是这时候他才发现,朝堂里已经没剩下多少大臣。
    许多的王公贵胄,要么逃离了京城,要么追随诸王而去,文武百官,只剩下可怜的二、三十人。
    其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当属镇国公陶源。
    李登亲自去往镇国公府,拜会陶源,想请他支持自己登基。
    结果陶源称病,根本没见他。
    后来经人提醒,李登才知道,勋国公梁平及其家眷,还都被关押在死囚天牢里。
    梁平助李余逃离京城,惹来李冠的震怒,如果不是顾忌梁平的身份,以及有众多的王公大臣给梁平求情,李冠早把他杀了。
    李登又亲自去了一趟天牢,把被关押的梁平及其家眷统统放了出来,之后,他又欲请梁平为自己主持登基的加冕仪式。
    但不巧的是,梁平是真的病倒了。
    天牢的条件差到极点,深在地下,终日见不到阳光,而且每天只有一顿馊饭可吃,哪怕是铁人,待在这里也受不了,何况是一把年纪的梁平?
    李登在京城里找了一圈,最终,就只找到一位吏部侍郎,为他主持加冕仪式。
    可以说李登的登基,简直是寒碜至极。
    只不过,李登登基之后,他这个天子,也没多少人承认。
    第一个站出来不认可他的就是李烈。
    回到燕州的李烈,把自己的燕王府给改成了皇宫。
    之后,他以大周正统天子自居,于燕州称帝。
    原本那些支持李登登基的诸王,见到李烈称帝后,他们都坐不住了。
    晋王李奉,紧随李烈之后,于晋州称帝。
    相对于燕州那片苦寒之地,晋州大部分位于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连李烈都能在燕州称帝,那自己为何不能在晋州称帝?
    自己在晋州拥有的资本,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可都比李烈雄厚得多!
    再之后,齐王李皓和楚王李锦,也相继在齐州和楚州称帝。
    一时间,在大周国内,竟然一下子冒出来五个天子。
    诸藩王当中,还没有称帝的是代王李真、周王李宏、简王李乐、吴王李余,以及不良于行的郑王李元。
    李真一心只想修炼,对于做皇帝这件事,他半点兴趣都没有。
    周王李宏和简王李乐,倒不是不想称帝,而是他二人的实力太弱,封地太小,不敢去轻易称帝,目前两人打的主意都是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郑王李元,不良于行,单凭这一点,他就彻底和天子无缘了。
    至于李余,他对做天子并没有太强烈的欲望,而且他本身也不太想去做出头鸟。
    另外,秦州的重建工作正让他忙得脚打后脑勺,也没心思去琢磨自己要不要称帝的事。
    代王李真,在梁州只住了一个月,便向李余辞行,回往他的封地代州。
    目前代州也不太平,以开国公魏英为首的二十万大军,就驻扎在代州的代郡,眼下,魏英大有自立山头,霸占代郡的趋势。
    对此,李真也完全不在意,代郡你想要,你就拿去好了。
    他只需一个能不受外界打扰,可以专心修炼的场所即可。
    如果说八王谋反的时候,周国处于一个乱局,那么现在的局面,要比八王谋反时更乱,甚至是乱上十倍百倍。
    诸王之间,从来都不是一条心。
    现在,各自称帝,连表面上的和平都不必再维持,相互之间,为了争夺一个县、一个郡,不惜兵戎相见。
    原本属于李余封地的吴州,更是成了香饽饽,周王李宏和简王李乐,率先领兵进入吴州。
    他二人的封地都很小,即便有野心,也发展不起来。
    吴州在他二人看来,简直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根据地。
    已然称帝的李登、李烈、李皓、李奉、李锦又哪会把吴州白白让李宏、李乐二人占了去。
    尤其是占据齐州的李皓、占据晋州的李奉、占据楚州的李锦,他们三人的属地皆与吴州接壤,三人纷纷派出兵马,侵入吴州。
    诸王之间的大规模混战,也就此拉开序幕。
    李宏和李乐都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他二人想抗衡李皓、李奉、李锦的联手进攻,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李宏和李乐便分别给李烈和李登传去书信,向他二人求援。
    李烈和李登当然不会出兵助李宏和李乐,不过,他二人倒意识到自己获利的机会来了。
    李登趁机出兵进犯晋州,而李烈则出兵南下,进犯齐州。
    他二人的这招‘回首掏’也是够狠的,着实是把晋王李奉和齐王李皓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奉和李皓不得不分兵回救,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如此一来,李宏和李乐反而压力顿渐,于吴州境内渐渐站稳了脚跟。
    这还只是诸王之间发生的较大规模战争罢了,除了割据的藩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存在。
    像魏英,就属于这些割据势力中的一个。
    大大小小的战事,在中原大地呈现出野火燎原之势,相对来说,原本地处偏远的梁州和秦州,反而成为远离中原战场的世外桃源。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086/77228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