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 238 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8

第 238 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8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第二天一大早,顾妩刚睡醒,一抬手抓住了在她脸上乱扒拉的顾小六:“呦,小懒虫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姐,快起啦,妈炸了油饼、麻花、果子,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见大姐睁眼了,顾小六就赶紧把自己手里的糖果子往她嘴里喂。
    顾妩醒来还没刷牙,就哄着她自己吃了,一边给自己挽头发,一边问她。
    “小姨妈呢?”
    因为生物钟的关系,顾妩每天起床的时间都挺规律的,正好就在八点左右。
    这也是因为现在正在放寒假,腊九寒天的公社又没活,起来也没多大的事,还不如睡个懒觉。
    前些年顾庆海在咸阳谋生的时候,最最向往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用他的话说,听着呼呼的西北风,还能躺在热炕上睡个回笼觉,真是给个皇帝都不换。
    而同屋的李玉香就不一样了,
    自从来家里后,她每天基本都在六七点起床,不是帮着李秀英做早饭,就是出去扫院子。
    顾庆海劝了几次让她再睡会,见她虽然答应,但第二天照样起的老早。
    他也过过寄人篱下的日子,知道自己要是真不让她干,说不定岳母她们会更不自在,也就随她去了。
    只是他每天尽量早点起,把外头能干的活都干了,免得李玉香一个小姑娘出去扫院子,让风把脸都吹裂了。
    只留下屋里头取东西或者抹抹桌子这样的轻省活。
    可他这样想,却忘了李秀英是出了名的手脚麻利,有她在的屋子,李玉香也就是坐在火炉跟前干看着的份了。
    要想从她手里抢活干,基本没门,有时候被盯的时间长了,人还会赶苍蝇似的赶她:“去去去,回屋睡觉去,小孩子家家的,吃饱睡饱才会长个儿,看你比小五大两岁,但现在站她跟前,都快要小半个头了。”
    哎,这丫头吃不好,干活又干得狠,果然还是伤了底子。
    以前自己还没发现,可前几天孩子们闹着玩,她坐在炕头上一看,小玉可不是比小五小半个头嘛!
    这可不行,他们农村人找媳妇,最看家世人品,家世先不论。
    所谓人品,品格啥的没嫁过来之前也不知道,最多也就跟街坊邻居们打听几句。
    但只要是一个村的,基本都沾亲带故,就算没有亲戚关系的,只要没仇,秉持着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观念,也不会在人家议婚前后说人姑娘的小话。
    这种事要是被人传出去了,双方可是要结死仇的,而小话姑娘的那家人,以后也甭想在自己村里待下去了。
    既然这方面靠不住,那让人最直观的,还不是姑娘本身嘛!
    所以两家议亲,就会有让对方家相看自家人的程序。
    而每次男方相看完了,家里等着亲戚们就是急急的问:“姑娘咋样啊?”
    如果男方家长满意了,就会笑容满面的答:“攒劲得很!是个能过好日子的。”
    你以为这里的攒劲是啥意思?长的好?知书达理?身材好?
    不不不,这时候农村找媳妇可不兴这个,大多数人默认的“攒劲”,其实就是姑娘体格好,看着就有一把子力气。
    要是当婆婆相看说体己话的时候摸一摸姑娘的手心,再摸着常干活才会出来的那种茧子,那这姑娘干活麻利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
    甚至老一辈人默认的漂亮,也不是指巴掌脸,苗条身材;而是长的高,面盘大,看着就喜气洋洋的那种。
    受“大众”审美的影响,在李秀英眼里,小妹这个子真有点矮,自己嫁的晚,那是她力气大,暗地里打跑了不少来提亲的臭小子。
    可小妹自己是不打算让她为了补贴家里嫁那么迟,让人说三道四的。
    自家老娘这里有自己担待着呢!小弟以后上学不是还有自己跟二哥供吗?
    他李永忠再妻管严,也没有那个脸说出让个小丫头片子供小兄弟上学的话来。
    到时候出不出钱可由不得他了。
    现在小玉也十三四了,念书又一般,这次考初中都快要了她的命了,就这还是吊车尾考上的,要想考高中那是没多大可能了。
    不过这年头念书念的好了也没用,多识几个字,倒也能学个手艺,到时候再找个好人家,日子也能好好过了。
    所以这几年也该补起来了,这瘦瘦小小的跟个豆芽菜一样,可怎么找个好婆家。
    李玉香:“……”
    扎心了老姐,可自己以前分明比小五大的,也不知道小五今年吃了啥金坷垃。
    她倒是想多帮自家大姐干点活,但李秀英自己都开口说话了,李玉香哪敢不听。
    而每天就算起的早了,她也只会老老实实的坐在炕上看书,所以顾妩醒来没看到她才会多嘴问这么一句。
    “她帮妈出去卖油饼去了。”
    顾妩听了小六这话感到一阵的诧异,七十年代初农村是会有集会,而且根据地理条件和人口多寡,还会有逢集日这一说。
    像宁远镇,因为正好处于312国道旁边,周围的小村小镇的又密集,所以每次都特别热闹。
    初时镇上政府定的大家逢三、六、九的集,后来看这样大家伙还一个劲抱怨不方便,就干脆逢了双日的集。
    也就是说,每月里农历的二、四、六……这种日子,周边别的村的,要想给自家换些缺的物什,就会天不亮就纠结一大帮人一道来宁远跟集。
    但这卖的东西基本都本上都是农家土特产,你这边往出去卖一斤面,我那边却几斤醋,换一换无可厚非。
    但像精面做的副食品、鸡蛋、肉食……这种的东西,那可是明晃晃的违禁品了,要让镇上的民兵看到了,没收都是好的,说不定还得把人拉到班房①里好好问一问了。
    “这些东西哪来的?”
    “是不是家里偷摸往牲口了?想挖社会主义墙角啊?”
    “啥?从百货商店买来的,那自家不吃还往出去卖,判你个投机倒把没毛病!”
    所以一听里李秀英出去卖油饼了,顾妩赶紧起床洗漱,把小六往李老太太那里一放,就出门找人去了。
    她出门刚拐个弯,还没走几步呢,就见顾庆海拉着个架子车,李秀英跟李玉香两个正帮着推呢!
    顾妩上前帮着推了一把,悄声问李秀英:“怎么回来了?”
    不会这会儿功夫,东西就全被没收了吧?
    李秀英一提起这个就高兴:“卖完了,正好有跑长途的车队,我刚一揭盖着油饼的帘子,这群人就抢光了,幸亏有你爸跟小玉跟着,不然我肯定来不及收钱的。”
    “你是不知道,两大钢种锅②油饼,一个两毛钱,没一会儿连一个都没了,我看今个晚早上上怎么也得……”
    李秀英还想说话,就听见前边的顾庆海“吭”了一声,她脸色一边,说了句:“回家再说,就哼哧哼哧的又推起来了。”
    等大家伙一进门,李秀英揭开门帘子往外一看,连外头没人,才把门关了。
    抖开自己的围裙就把里头的钱放了一炕桌。
    顾妩上前一看,一分的、两分的、五分的、一角的、两角的纸币,硬币都有,乱蓬蓬的一大丢。
    里头偶尔还夹杂着一块、两块的纸币。
    顾妩还没动,闻讯而来的小六高兴的嗷了一声,立马上炕跟李秀英一起数钱去了。
    “大,油饼外头不是不让卖吗?被人告到乡上怎么办?”
    顾庆海正笑咪咪的看自家傻婆娘跟小不丁数钱呢,一听大闺女的话,漫不经心的解释:
    “没事儿,都快过年了,民兵们都放假了,没人管的。”
    要不是自己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出去卖油饼麻花。
    而且昨晚自己就得着消息了,还特地把这事跟村里人传达了一下。
    钱这东西又不咬手,能存一点是一点,所以今天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出来卖东西了,也就是挣多挣少的区别罢了。
    谁这么不要命,敢在这档口坏大家伙的事?
    就算真有那死心眼的真跑去举报了,他有证据吗?
    就算豁出去把全宁远的人都给得罪了,人家镇上的民兵也不见得管,毕竟能在这里上班的,基本都是镇上的人,平时捞捞油水就算了。
    现在都放年假了,再出来讨嫌,人家自己还不干呢!毕竟谁能这都年关上了,他们自己弄回来的新鲜货也得出手呢!
    不过卖油饼可真赚钱,自己大概算了算,一天的纯利润下来,都能比的上一个八级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可别小看只是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这年头能熬到一个八级工人,那怎么也得二十年的工龄,还得技术过硬,全场工人半数以上的投票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2022/77082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