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训话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收购一家公司,确实不容易。
    这还是刘晓松很配合的情况下。
    如果刘晓松不怎么配合,那更难。
    不过徐杨第一次收购,还是很值得纪念的。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光靠收购就能把其他业务被补全呢。
    没办法,现在这商业环境,想要做大做强,不做收购怎么能行?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但凡能做大的,就没有不做收购业务的,很多企业甚至就是靠收购别人起家的。
    只是有些企业会认真经营收购过来的业务,而有些企业就是在吸血。
    前者的案例很多。
    后者嘛,最典型的就是某里。
    某里在收购方面花的钱一点也不比某企鹅少,但收购来的业务是做一桩黄一桩。
    外人看,就是某里的企业文化导致,比如说控制欲太强之类。
    其实那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某里的核心在于流量,在没有门户网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等业务引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收购来的业务引流。
    但某里很少做那种细水长流的活儿,全是竭泽而渔。
    对收购来的业务疯狂压榨,榨到一滴都没有的程度才肯罢休。
    某里傻吗?
    不傻。
    人竭泽而渔听上去不太好听,但实际收益却一点也不少,相当于直接把未来的收益在短期内榨干了,用未来的发育换现在的壮大。
    亏吗?
    一点也不亏。
    而且人某里的核心业务一直没变,自始至终都没动摇过。
    所以,只要核心没变,且一直在壮大,就永远不怕没有钱。
    只要有钱,还不是想怎么收购就怎么收购?
    反正中小企业又不是什么不可再生资源。
    相反,中小企业的数量年年在增加,也年年在倒闭。
    被收购后倒闭,和直接倒闭,似乎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还更乐意被收购呢。
    而且收购总比直接抄袭要强。
    嗯,某企鹅后来也不做抄袭了,也开始搞收购了。
    原因就在这里。
    抄袭和收购投入的成本差不多,但收购能留个好名声,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当然选择收购。
    当然,某企鹅收购的那些小企业,大部分也多是命运多舛,好多都被折腾的不像样子。
    而且某企鹅收购起来,那是一整个行业一整个行业的收购。
    也因此,折腾起来,也是一整个行业以整个行业的折腾。
    弄的是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某企鹅在二十年后,已经是寡头级别的存在了。
    垄断什么的……
    就看国家查还是不查的问题。
    真要查,一查一个准。
    只是小马哥真的非常会做人,平时也很低调,所以偶尔出现点问题也没啥。
    不像某里,那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老惨了。
    当然,某里的手伸的确实有点长,下限越来越低,被敲打也正常。
    有重生前的这些前辈们顶雷,徐杨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收购A8没问题。
    但怎么处理A8就是个技术活儿了。
    在达成交易之后。
    徐杨甚至没有去A8溜达,而是单纯的发了一封公告。
    内容很简单。
    A8一切照常,羚羊科技暂时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做任何干涉,只对接财务、人事、后勤等板块。
    同时,工资、福利标准与羚羊科技看起。
    这相当于啥都不变的情况下,换了个老板,工资和福利就上了好几个台阶。
    于是,A8一下子轰动了。
    高管们还好说,那些个底层员工恨不得能给徐杨立几个牌位供起来。
    A8也算个大公司了,盈利状况也好,员工福利待遇在同行业中也算上等。
    可跟羚羊科技一比,那真就什么都不是了。
    其他不说,光五险一金这块……
    嘿嘿嘿。
    03年。
    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怎么在乎这些东西。
    国家虽然有规定,但执行力略等于无。
    于是,绝大部分私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都不会给员工弄这些东西。
    毕竟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
    说句难听点的。
    在03年,连正常缴税的私企都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就先交点敷衍一下。
    税务部门的催税业务员们每天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催税,比卖保险的还要低声下气。
    有些业务员为了让企业有钱交税,甚至还发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帮那些欠税的大爷们卖货做生意,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当然,后来好了很多。
    执行力上去,税务部门也硬气起来了。
    但现在,那真是一切向钱看。
    能逃税的那叫有本事,不但没人鄙视你,反而会高看你一眼,觉得你是能人。
    连税务和保险这些东西都这样搞,其他环保之类的东西更没人在乎了。
    这也算是时代的特色吧。
    反正就是先发展。
    有钱了再慢慢治理。
    但不得不承认,也正因为这种野蛮生产的营商环境,给当时的社会注入了非常非常多的活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989/76988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