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开解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李云心闭了闭眼,她一丁点儿都不希望自己的猜测成真。
程周这个人,留给她的印象不坏。
可是,万一她的猜测是真的,万一程周不是大楚的人,她该怎么办?
真到了那一天,要跟他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吗?
……
李云心摇摇头,甩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程周虽然对她很是关心(而且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目前为止,依然还只是个陌生人。
兴许,他们再也不会见面了呢。想那么多,其实都是胡思乱想。瞎耽误工夫!
李云心做了半晌心理建设,总算把这一茬揭过去了。
家里马上要进入春耕前的准备工作了。
秋天里的积累,已经在漫长的冬日里,消耗掉了七七八八。
冬天还没有结束,春天还没有到来。
地面依然冻得很硬。
正午会融化一会儿,变得泥泞绵软。
两三个时辰以后,泥泞的脚印、动物的蹄印、爪印、车辙的痕迹,都会再度被冻得硬邦邦。
房檐下也会挂上长长的冰溜子。
那是屋顶的积雪被太阳晒化了,然后又被寒冷的空气冻了起来。晶莹剔透,密密匝匝,像一排密集的钟乳石。
李云心恍惚地回忆起前世。
小时候也经常见到这种房檐下的冰溜子呢。
只是后来,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屋顶也变了模样,这种冰溜子就轻易见不到了。
回忆令人惆怅,现实却也不遑多让。
这段日子,正是庄户人家,每年都要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段时日。
老李家同样也不例外。
豆腐坊里一直在生产的大豆腐、干豆腐,还有豆腐乳,还能有些收益。
家里的馕坑烤出来的馕饼,和鸡鸭产的蛋,也能偶尔送到镇上的商铺和驿站去卖掉,换回来一些铜钱。
除去这几样,基本上就见不到什么活钱儿。
庄户人家总是闲不住的。
老爷子李景福带着儿孙们,到镇上的码头,去做了几天帮人搬货卸货的雇工。
只是,他们干活儿有些过于实诚,这一对比,便显得码头上原本的雇工们颇为偷懒耍滑。
于是,便免不了被当地人各种排挤。
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受不了那份明里暗里的挤兑和使绊子。只坚持了几天,就实在扛不住了,又带着儿孙们返回到家里来。
回来之后,老爷子李景福长吁短叹,心灰意冷,整个人都显得苍老了不少。
李云心就给他出主意:
“爷,贤哥儿从书上看来个故事,讲给我听了,我也想讲给你听。”
李景福本来没有什么心情听故事,但看李云心的大眼睛亮晶晶地、充满了期待地看着他,这拒绝的话,就有些说不出口:“那你也讲一讲,给你奶听听。”
李云心笑道:“我给爷讲,爷给奶讲。”
李景福跟乔细妹对视了一眼,笑了笑,点燃了烟袋锅儿,慢悠悠地吐起烟圈儿来。
换了平常日子,见这烟袋锅点着了,李云心早就找借口跑掉了。
她一点儿都不想抽二手烟。
可是这会儿,她想开导开导老爷子,让老人家别那么颓废,自然只好硬着头皮忍了下来:
“咳咳。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从前啊,有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然后就有好多人到这里来挖金子。
来挖金子的人特别多、特别多。
有一个人,长得瘦瘦小小的,他觉得自己也去挖金子,怕是抢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人。
然后,他就在金矿边上,摆了个摊儿。
起了两个炉灶,支上两口大锅,一个用来烧汤,另一个用来蒸馒头。
每天卖给挖金子的人馒头和汤。
一个馒头卖一文钱,一碗肉骨头汤,也卖一文钱。
挖金子的人天天忙得连脸都没工夫洗,哪里还有工夫做饭呀!
挖金子的人里头,有人挖到了狗头金,发了大财,也有人什么都没挖到。
但卖馒头的这个人,却踏踏实实地一文钱、一文钱地,赚了好多钱……”
李云心一边讲着故事,一边观察着李景福的脸色。
发现他一开始还无精打采的,听着听着,眼睛就亮了起来。
紧接着,老爷子把烟袋锅儿磕了磕,撂到了一边儿,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呵呵地对李云心说道:
“乖孙女!爷爷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去跟你姐姐妹妹们玩去吧!”
李云心并没有指望老爷子能从这个故事中大受启发,从此开发出一条致富的新路来。
她其实只是想让老爷子别那么颓废。
毕竟,这人年纪大了,心情就得畅快些。若是天天郁郁寡欢的,身体上,就容易出事儿。
万一老爷子倒下了,老太太乔细妹,也得被闪个跟头。
李云心心里头,对老两口儿其实比对李榆和冯氏,更加亲近。
她当然不愿让老两口儿出什么岔子。
老爷子让她出去玩,她就乖乖出去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程周这个人,留给她的印象不坏。
可是,万一她的猜测是真的,万一程周不是大楚的人,她该怎么办?
真到了那一天,要跟他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吗?
……
李云心摇摇头,甩掉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程周虽然对她很是关心(而且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目前为止,依然还只是个陌生人。
兴许,他们再也不会见面了呢。想那么多,其实都是胡思乱想。瞎耽误工夫!
李云心做了半晌心理建设,总算把这一茬揭过去了。
家里马上要进入春耕前的准备工作了。
秋天里的积累,已经在漫长的冬日里,消耗掉了七七八八。
冬天还没有结束,春天还没有到来。
地面依然冻得很硬。
正午会融化一会儿,变得泥泞绵软。
两三个时辰以后,泥泞的脚印、动物的蹄印、爪印、车辙的痕迹,都会再度被冻得硬邦邦。
房檐下也会挂上长长的冰溜子。
那是屋顶的积雪被太阳晒化了,然后又被寒冷的空气冻了起来。晶莹剔透,密密匝匝,像一排密集的钟乳石。
李云心恍惚地回忆起前世。
小时候也经常见到这种房檐下的冰溜子呢。
只是后来,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屋顶也变了模样,这种冰溜子就轻易见不到了。
回忆令人惆怅,现实却也不遑多让。
这段日子,正是庄户人家,每年都要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段时日。
老李家同样也不例外。
豆腐坊里一直在生产的大豆腐、干豆腐,还有豆腐乳,还能有些收益。
家里的馕坑烤出来的馕饼,和鸡鸭产的蛋,也能偶尔送到镇上的商铺和驿站去卖掉,换回来一些铜钱。
除去这几样,基本上就见不到什么活钱儿。
庄户人家总是闲不住的。
老爷子李景福带着儿孙们,到镇上的码头,去做了几天帮人搬货卸货的雇工。
只是,他们干活儿有些过于实诚,这一对比,便显得码头上原本的雇工们颇为偷懒耍滑。
于是,便免不了被当地人各种排挤。
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受不了那份明里暗里的挤兑和使绊子。只坚持了几天,就实在扛不住了,又带着儿孙们返回到家里来。
回来之后,老爷子李景福长吁短叹,心灰意冷,整个人都显得苍老了不少。
李云心就给他出主意:
“爷,贤哥儿从书上看来个故事,讲给我听了,我也想讲给你听。”
李景福本来没有什么心情听故事,但看李云心的大眼睛亮晶晶地、充满了期待地看着他,这拒绝的话,就有些说不出口:“那你也讲一讲,给你奶听听。”
李云心笑道:“我给爷讲,爷给奶讲。”
李景福跟乔细妹对视了一眼,笑了笑,点燃了烟袋锅儿,慢悠悠地吐起烟圈儿来。
换了平常日子,见这烟袋锅点着了,李云心早就找借口跑掉了。
她一点儿都不想抽二手烟。
可是这会儿,她想开导开导老爷子,让老人家别那么颓废,自然只好硬着头皮忍了下来:
“咳咳。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从前啊,有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然后就有好多人到这里来挖金子。
来挖金子的人特别多、特别多。
有一个人,长得瘦瘦小小的,他觉得自己也去挖金子,怕是抢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人。
然后,他就在金矿边上,摆了个摊儿。
起了两个炉灶,支上两口大锅,一个用来烧汤,另一个用来蒸馒头。
每天卖给挖金子的人馒头和汤。
一个馒头卖一文钱,一碗肉骨头汤,也卖一文钱。
挖金子的人天天忙得连脸都没工夫洗,哪里还有工夫做饭呀!
挖金子的人里头,有人挖到了狗头金,发了大财,也有人什么都没挖到。
但卖馒头的这个人,却踏踏实实地一文钱、一文钱地,赚了好多钱……”
李云心一边讲着故事,一边观察着李景福的脸色。
发现他一开始还无精打采的,听着听着,眼睛就亮了起来。
紧接着,老爷子把烟袋锅儿磕了磕,撂到了一边儿,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呵呵地对李云心说道:
“乖孙女!爷爷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去跟你姐姐妹妹们玩去吧!”
李云心并没有指望老爷子能从这个故事中大受启发,从此开发出一条致富的新路来。
她其实只是想让老爷子别那么颓废。
毕竟,这人年纪大了,心情就得畅快些。若是天天郁郁寡欢的,身体上,就容易出事儿。
万一老爷子倒下了,老太太乔细妹,也得被闪个跟头。
李云心心里头,对老两口儿其实比对李榆和冯氏,更加亲近。
她当然不愿让老两口儿出什么岔子。
老爷子让她出去玩,她就乖乖出去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839/76631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