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烧瓷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李梅为了这事儿,大受打击。
李梅的丈夫倒是个情深义重的,对李梅百般安慰。后来见自己的安慰不见效,又来找了李云心。李云心这才知道,李梅竟然信任她到了这等地步。
这心情一激动,李云心就给了李梅一个烧制瓷器的特殊配方。
说起这个配方,它的来历倒是有趣。
自打李希贤升了班,学习的课程内容就有了些变化。
他不只要学习四书五经,还要开始学习诗词格律,以及怎样写文章。
当然,丙班的课程,依然是以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正课为主。至于诗词格律也好、写文章也好,都非常粗浅。差不多就像是现代小学生的语文课一样,只能算是个入门级。
可是李云心觉得,这读书么,当然不能拘泥于课内。
所以,她一有空,就会去逛逛书店,给李希贤搜罗一些他现在用得上,或者将来用得着的书。
与此同时,李云心也买了些涉及风俗人情的游记,本朝和前朝的历史,以及各种技术类的杂书。
反正她现在不差钱,想买就买!
而为了避免麻烦,李云心每回买了书回来,除去给李希贤用的那些,多半也是直接放在于青梅的书房,都不会带回李家去。
再者说,她如今在李家的地位,也是老两口儿心尖尖上的人。
自然不会有那不长眼的,跳出来给她添堵。
李云心有一回在翻一本游记类的书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烧制瓷器的特殊配方。
这份配方,勾起了李云心对于骨瓷的记忆。
她知道,现在的工艺条件,可能达不到真正的骨瓷的效果。
但按照这个配方,再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骨粉,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云心将这个原始的配方和自己写的添加骨粉的现代瓷器配方,放在一起,给了李梅。
李梅如获至宝,被婆家不理解,甚至被强制分家的痛苦,顿时都被这份惊喜给压了下去。
李梅拉着她的夫君,两人一起走遍了祥云镇所有适合烧制瓷器的地方,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将能够惠及儿孙的瓷窑卖掉。
个别败家子要卖瓷窑的,叫的价格,李梅又吃不下。
当她愁得满嘴起泡、吃也吃不香、谁也睡不着的时候,李云心再一次拯救了她。
李云心拿了五百两银票给李梅,笑盈盈道:
“二姑,这钱你先用着。等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还我。不管你拿去买瓷窑也好,买瓷土也好,总之不要为了钱的事情着急上火。
咱们只要有人在,什么坎迈不过去?
若是没有了人,就算买了瓷窑,有了方子,谁来用?”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道理从李云心嘴里说出来,李梅还是觉得有些惭愧,也有些警醒。
她性情一贯高傲,也正是因为这份高傲,让她羞于跟人求助。
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默默地扛下来。
但遇到了自己扛不住的事情,难免就要着急上火,给自己的身体添堵。
如今听了李云心这番劝解,最关键的是这实打实的银票,让她顿时斗志昂扬起来。
李梅有些担心,问李云心这银票是从哪里来的?
“莫不是偷拆了老太太的钱匣子?”
“哈哈,自然不是。
我这是跟于家人借来的,签字画押了的。不过期限比较久,人家也不会收我利息。
二姑你放心用着,不必急着还钱,将来总有能赚回来的时候。
若是不够,还能再借呢!”
李梅摇头道:
“不用再借了。
心姐儿,你跟人于家的小娘子关系好,这时候这些事情都没什么。
可这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将来你们若是关系不那么和睦了,这些今天看来都不是什么事儿的事儿,到时候都会成了人家心里的刺。
二姑不白用你的银钱,给你按市价算利钱。
将来你还钱给于家人的时候,也千万记得,给人家附上利息!”
“成。”李云心点点头,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李梅的顾虑不无道理,最关键的是,她很显然是在为自己考虑,自然不能拂了她的心意。
李梅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找到那些制瓷人家里,一个一心把瓷窑卖出高价的败家子,将他家祖传的那一口小瓷窑买了下来。
败家子狮子大开口,被李梅发挥了自己的刻薄毒舌,打击得落花流水,最后花了二百两银子的“冤大头价”,买下了这座“又小又破又漏风,风水又不好”的小瓷窑。
从官府那边登记造册之后,李梅就雇了匠人,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烧制瓷器上头。
因为有之前在婆家学到的制陶的底子,烧瓷虽然与制陶不同,但到底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李梅上手得很快,等她完全掌握了烧瓷的法子,就开始亲自实践李云心给她的配方了。
经过四个月左右的实践,李梅终于制出了一种半透明的乳白色新瓷。
李云心见到成品,觉得很是惊喜。
李梅的丈夫倒是个情深义重的,对李梅百般安慰。后来见自己的安慰不见效,又来找了李云心。李云心这才知道,李梅竟然信任她到了这等地步。
这心情一激动,李云心就给了李梅一个烧制瓷器的特殊配方。
说起这个配方,它的来历倒是有趣。
自打李希贤升了班,学习的课程内容就有了些变化。
他不只要学习四书五经,还要开始学习诗词格律,以及怎样写文章。
当然,丙班的课程,依然是以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正课为主。至于诗词格律也好、写文章也好,都非常粗浅。差不多就像是现代小学生的语文课一样,只能算是个入门级。
可是李云心觉得,这读书么,当然不能拘泥于课内。
所以,她一有空,就会去逛逛书店,给李希贤搜罗一些他现在用得上,或者将来用得着的书。
与此同时,李云心也买了些涉及风俗人情的游记,本朝和前朝的历史,以及各种技术类的杂书。
反正她现在不差钱,想买就买!
而为了避免麻烦,李云心每回买了书回来,除去给李希贤用的那些,多半也是直接放在于青梅的书房,都不会带回李家去。
再者说,她如今在李家的地位,也是老两口儿心尖尖上的人。
自然不会有那不长眼的,跳出来给她添堵。
李云心有一回在翻一本游记类的书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烧制瓷器的特殊配方。
这份配方,勾起了李云心对于骨瓷的记忆。
她知道,现在的工艺条件,可能达不到真正的骨瓷的效果。
但按照这个配方,再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骨粉,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云心将这个原始的配方和自己写的添加骨粉的现代瓷器配方,放在一起,给了李梅。
李梅如获至宝,被婆家不理解,甚至被强制分家的痛苦,顿时都被这份惊喜给压了下去。
李梅拉着她的夫君,两人一起走遍了祥云镇所有适合烧制瓷器的地方,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将能够惠及儿孙的瓷窑卖掉。
个别败家子要卖瓷窑的,叫的价格,李梅又吃不下。
当她愁得满嘴起泡、吃也吃不香、谁也睡不着的时候,李云心再一次拯救了她。
李云心拿了五百两银票给李梅,笑盈盈道:
“二姑,这钱你先用着。等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还我。不管你拿去买瓷窑也好,买瓷土也好,总之不要为了钱的事情着急上火。
咱们只要有人在,什么坎迈不过去?
若是没有了人,就算买了瓷窑,有了方子,谁来用?”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道理从李云心嘴里说出来,李梅还是觉得有些惭愧,也有些警醒。
她性情一贯高傲,也正是因为这份高傲,让她羞于跟人求助。
遇到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默默地扛下来。
但遇到了自己扛不住的事情,难免就要着急上火,给自己的身体添堵。
如今听了李云心这番劝解,最关键的是这实打实的银票,让她顿时斗志昂扬起来。
李梅有些担心,问李云心这银票是从哪里来的?
“莫不是偷拆了老太太的钱匣子?”
“哈哈,自然不是。
我这是跟于家人借来的,签字画押了的。不过期限比较久,人家也不会收我利息。
二姑你放心用着,不必急着还钱,将来总有能赚回来的时候。
若是不够,还能再借呢!”
李梅摇头道:
“不用再借了。
心姐儿,你跟人于家的小娘子关系好,这时候这些事情都没什么。
可这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将来你们若是关系不那么和睦了,这些今天看来都不是什么事儿的事儿,到时候都会成了人家心里的刺。
二姑不白用你的银钱,给你按市价算利钱。
将来你还钱给于家人的时候,也千万记得,给人家附上利息!”
“成。”李云心点点头,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李梅的顾虑不无道理,最关键的是,她很显然是在为自己考虑,自然不能拂了她的心意。
李梅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找到那些制瓷人家里,一个一心把瓷窑卖出高价的败家子,将他家祖传的那一口小瓷窑买了下来。
败家子狮子大开口,被李梅发挥了自己的刻薄毒舌,打击得落花流水,最后花了二百两银子的“冤大头价”,买下了这座“又小又破又漏风,风水又不好”的小瓷窑。
从官府那边登记造册之后,李梅就雇了匠人,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烧制瓷器上头。
因为有之前在婆家学到的制陶的底子,烧瓷虽然与制陶不同,但到底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李梅上手得很快,等她完全掌握了烧瓷的法子,就开始亲自实践李云心给她的配方了。
经过四个月左右的实践,李梅终于制出了一种半透明的乳白色新瓷。
李云心见到成品,觉得很是惊喜。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839/76629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