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穿越种田记事 > 第9章 规矩

第9章 规矩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征兵令的消息,全家人都已经听说了。
    此时各个都觉得心情沉重。
    就连摆在桌面正当心儿的那一大盘子菘菜熬小鱼,都没能让他们的脸色好看几分。
    大人是知道征兵令意味着什么,孩子们似懂非懂,主要是看着大人的脸色。
    李云心倒是不用看大人的脸色,就知道这事儿有多严重。
    这会儿,她心底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麻蛋,同样是穿越,这待遇咋就这么不一样涅!
    别人穿越不是当个贵妃,就当个公主,要不就是什么郡王女儿,权臣千金……
    她呢?就一农村小丫头。
    穿成个农村小丫头也罢了,无非就是日子贫苦一些。
    自己好歹还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呢。
    怎么说,也有一份儿超越时代的见多识广吧!
    自己只要再适应适应、多观察观察,肯定能找出一条改变现状的活路来。
    这日子,总还是有几分奔头的。
    可是,竟然还赶上了个动荡不安的开国时期?
    国家尚未统一,战争仍在继续?
    这不扯呢嘛!
    李云心简直要出离愤怒了。
    她又开始在脑海中翻检原主的记忆。
    根据原主的记忆,靠山屯儿隶属于祥云镇,祥云镇隶属于升龙县,升龙县隶属于渤海郡,渤海郡是大楚龙兴之地,算是大楚王朝的“特区”。
    楚王当年就是从这里起兵,一统天下的。
    我呸!一统天下个头!
    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好嘛!
    从李景福带回来的消息就知道,这大楚,顶多也就是统一了北方!
    南边儿说不定还有多少势力盘踞着呢!
    李云心的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正在忘我地思考着,怎么才能了解更多情报,怎么妥善安排,才能逃离战火。
    却不知她的举动,都落在了乔细妹眼里。
    乔细妹倒不是专门关注李云心。
    而是一桌子愁眉苦脸的人里面,就她一个各色的。
    先是满脸愤愤不平,紧接着,又变成了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了。
    乔细妹忍不住嘀咕,这四房的风水,是不是哪里不对?
    怎么老四两口子,一对儿憨憨面团儿,竟然能生出一窝精明孩子来!
    乔细妹头上,缠了一根烟色布条儿。
    要不这样缠起来,她就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跳得她忍不住心惊。
    她看了看大家伙儿的丧气模样,拿起了自己面前的筷子碗,给李景福碗里夹了一筷子鱼肉,板着脸说道:
    “都瞎琢磨什么呢?瞅你们那没出息的样儿!放心,天塌不下来!都赶紧滴动筷子,吃饭!”
    说完,又给李景福夹了一筷子鱼肉,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菘菜,就开始吃了。
    晌午饭到底还是聂氏做的。
    众所周知,吃货有两种。
    一种是心灵手巧的,另一种是心笨手拙的。
    很不幸,聂氏在吃食上很有品味,但她的技术水平,偏偏属于后者。
    主食是一大锅高粱米野菜粥,一盆子杂合面窝窝头。
    菜是一大盆芥菜疙瘩芜菁汤,一大盘子菘菜熬小鱼。
    可惜的是,高粱米粥一股子胡巴味儿,中间还有夹生的。
    杂合面窝窝头硬得能削死驴。
    芥菜疙瘩芜菁汤咸得人嘴里发苦。
    菘菜熬小鱼,熬得烂烂糊糊的,看起来就跟猪食差不多。
    虽然一家子都没什么心情关注食物,可到底还是没扛过聂氏这份儿独门手艺的摧残。
    二房的三郎李希义第一个造反了:
    “娘,你这是一棒子削死卖盐的啦?这汤咸得,你是要齁死谁呀?!”
    二郎李希仁不乐意了:
    “三郎,你怎么跟娘说话涅?
    咱娘一天天辛辛苦苦地,伺候你吃、伺候你喝,还伺候出错来了?”
    李希义不以为然:
    “二哥,你别在这里装好人。
    那汤你是没喝。
    你喝一口试试,就知道我说滴对不对!”
    李希仁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汤,没忍住,“噗”一声吐在了碗里。
    “娘,这汤是有点儿咸了。咳咳咳!”
    他都被齁咳嗽了。
    聂氏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内个啥,你们喝点水哈。”
    家里人谁不知道聂氏的德性?
    对她的手艺,心里也都有数。
    再加上她态度又这么好,连被自己的孩子当面儿怼了,都不生气,谁也不好再说她什么了。
    一个个苦着脸,吃完了晌午饭,心情十分复杂。
    感觉有点儿说不清,到底是聂氏的手艺、还是征兵令,更让他们觉得受折磨。
    老李家有五个儿媳妇儿。
    乔细妹的安排,是平常日子里,五个儿媳妇儿轮流上灶。
    当然,自打曹氏随着老大去了镇上,就是四个儿媳妇儿轮流上灶了。
    负责一家人的三餐。
    这个时代,大多数庄户人家,都是吃两餐的。
    但老李家,一直都是吃三餐。
    早上去田里之前吃一顿,晌午吃一顿,太阳落山,再吃一顿。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839/76626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