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美利坚财富之路 > 第105章:报复来了(10/10求订阅)

第105章:报复来了(10/10求订阅)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2000年,
    9月14日。
    纽约,晴。
    这一天,罗伯特·莫根索和往常一样。
    准时在早上九点钟,抵达他在曼哈顿上城的办公室。
    只是刚到办公室,他就看到孙女脸色有些不好的拿着几份报纸走了过来。
    “ Greatpapa。”
    她轻声说:“您应该看一下这几份报纸。”
    “好的。”罗伯特脸色沉静,接过孙女递过来的报纸。
    “亲爱的,去帮我冲一杯咖啡,我喜欢什么,你懂的。”
    佩姬点点头。
    罗伯特继续迈着轻快的步伐,没有因为孙女突兀的表现影响他的心情。
    他来到三楼,属于自己的私人办公室里。
    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罗伯特才摊开佩姬刚才那么急拿给他的几份报纸。
    放在最上面的,是一份洛杉矶时报。
    在美国,相对来说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的城市。
    就有纽约与洛杉矶。
    这两座城市,一座位于东海岸,一座位于西海岸。
    它们同样的经济发达,它们同样的人口众多。
    它们同样的对美国人,对世界各国的人民富有吸引力。
    其中洛杉矶是新贵,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
    纽约则是 Old money,其存在的历史甚至比这个国家还要长。
    纽约人从来看不起其他地方的美国人。
    《纽约客》杂志上曾经发表过一幅漫画《纽约人眼中的美国》——
    在纽约曼哈顿哈德逊河流以西,有一条窄窄的新泽西州,然后直至美国的西海岸,全是一片模糊带过的“大农村”。
    纽约人自大自恋的野心一览无余。
    嗯.有点老沪上人那个味儿了。
    这本来就是人类的劣根性。
    再后来,洛杉矶靠着高科技和好莱坞,以及工业实力,在二十世纪快速崛起。
    到了本世纪,洛杉矶城市圈已经不输纽约城市圈多少。
    然后两个城市的居民们,就开始互相看对方的不爽。
    纽约人喊洛杉矶人是“乡下人”,洛杉矶是大农村。
    出生在纽约布朗士的戏剧家尼尔·西蒙就说过:
    “纽约气温在华氏100度时(37°C),洛杉矶72度(22°C)。
    当纽约气温华氏30度(-1°C)时,洛杉矶还是72度(22°C)。
    但是,纽约有600万有趣的人,而在洛杉矶只能找到72个有趣的人。”
    纽约人这样,洛杉矶人当然也不会客气。
    洛杉矶人就说纽约粗鲁不文明,是个大猪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纽约报纸,在报道洛杉矶和加州时。
    往往喜欢添油加醋,有些歧视在里面。
    反过来,《洛杉矶时报》这份洛杉矶当地的报纸。
    在报道纽约这边的丑闻或者不好的新闻时,也比较喜欢落井下石,幸灾乐祸。
    翻开洛杉矶时报的罗伯特,就在它的头版头条上。
    看到了一条耸人耳目的标题——《论纽约司法的不公与黑暗》。
    “FXXK!乡下人的报纸,乱说什么!”
    老东海岸人、老纽约人罗伯特·莫根索,仅仅只是看到这个标题,就有些破防了。
    罗伯特现在有些理解,刚才佩姬脸色为什么会那么不好了。
    罗伯特忍着恶心和生气,翻阅起这篇被《洛杉矶时报》用来作为头版头条的文章。
    “.众所周知,纽约人急躁粗鲁,不讲文明。但他们一样是美国人,是我们的同胞。”
    “.而现在不幸的是,我们的这些纽约同胞们。他们已经承受了多年的司法不公。”
    “.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是有数据的。读者们请看下面这些内容。”
    “.”
    罗伯特皱眉起来,后续的内容,刊登的全都是一些纽约近十几年来的冤案与纠缠不清的刑事犯罪案件。
    美国的检察官制度与华夏有很大区别,具体可以度娘。
    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主导作用,主要在于“选择性起诉”及“辩诉交易”这两项制度。
    “选择性起诉”制度,意味着检察官就是一杆秤,个人裁量权极大。
    这就导致了,老美这边的检察官权力极大。
    许多案件,甚至都不需要上法庭。
    他们就可以通过辩诉交易,提前解决案件。
    辩诉交易是指被起诉后,被告可以通过律师与助理检察官达成交易,主动供认罪行,或是供出同谋,以此获得刑期减免。
    据统计,美国大约90%的刑事案件都是通过辩诉交易结案的。
    可想而知,为了减轻刑罚,这里面会有多少的灰色地带了。
    像这次《洛杉矶时报》报道的这些冤案和纠缠不清的案子,大部分都是在辩诉交易这个阶段解决的。
    一个“选择性起诉”,和一个“辩诉交易”。
    再加上特有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让罗伯特这样的检察官们在自己的领域权力极大。
    所谓权力越大,腐败越深。
    有这么大的权力,任谁都不可能永远保持清明。
    罗伯特也一样。
    这次《洛杉矶时报》给出的这些数据和案子,基本都是罗伯特判断失误,或者有了某些不能说的交易形成的。
    以前也不是没有某些媒体,或者那些被告什么的起诉罗伯特。
    但是这次,居然是《洛杉矶时报》下场了。
    罗伯特愤怒生气的同时,又开始有些担忧起来。
    他马上把《洛杉矶时报》放在一边,拿起下面的报纸。
    他希望不是《华盛顿邮报》或者《芝加哥论坛报》这样的名字。
    还好,在洛杉矶时报下面,是《波士顿日报》。
    虽然也是份大报纸,但比起前二者显然影响要低很多。
    《波士顿日报》的头版头条,罗伯特看了一眼就没兴趣了。
    《昆西市场昨日爆发枪击案,一死四伤,嫌犯仍然在逃离中》。
    大惊小怪,日常而已。
    罗伯特直接翻阅,找了一会儿,在报纸比较偏僻的角落。
    找到了一个标题为《曼哈顿地区检察官涉嫌司法不公》的报道。
    相比于《洛杉矶时报》的落井下石,和那种幸灾乐祸的口吻。
    《波士顿日报》的报道,就要温和的多了。
    标题比较耸人听闻,但内容却比较平和,非常的中立。
    罗伯特放下《波士顿日报》,再翻阅起下面的报纸。
    他发现,越是在下面的报纸规模越小。
    佩姬显然是做过分类。
    报道大部分都很温和,虽然有指责,但还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主要是数量很多,这一叠差不多有十几份报纸。
    其中就《洛杉矶时报》火力比较猛,一上来就指着纽约的检察官体系一顿骂。
    就差骂他罗伯特·莫根索,是纽约司法不公的罪魁祸首了。
    罗伯特把报纸全都放下,刚好这个时候门被敲响。
    “进来。”罗伯特沉稳的说。
    进来的是他的孙女佩姬,佩姬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咖啡。
    她走了进来。
    “您都看了吧?”把咖啡放在祖父的桌上,佩姬轻声说。
    罗伯特点点头,说出来一个名字,“亚伯·史密斯。”
    佩姬连连点头,她说:“我也在猜测,应该是他。”
    “祖父,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就在这个时候,罗伯特私人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了。
    “进来。”罗伯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门再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金融犯罪调查小组的组长赛勒斯。
    进来的赛勒斯,脸色有些不好,手上还拿着一件信封。
    佩姬眼神很好,一下看出这是一封律师信的封装。
    “赛勒斯,什么事?”罗伯特和颜悦色道。
    “先生,您先看看这封信。这是刚到的信,刚刚送来的。”赛勒斯把信封递给罗伯特。
    罗伯特接过来,看了一眼信封。
    发现是卡洛琳所在律所的律师函信封。
    “卡洛琳起诉我们?很正常,这是她的工作。”
    一边说着,罗伯特一边拆开了信封。
    如罗伯特想的那样,这是卡洛琳作为史密斯资本的法律顾问,代表史密斯资本
    不对,罗伯特注意到,虽然是卡洛琳的律师函。
    但是在律师函里,卡洛琳声称代表的客户,却并不是史密斯资本。
    而是一个叫雷迪·杰菲斯,罗伯特听都没听过名字的人。
    罗伯特皱着眉,这个雷迪·杰菲斯又是谁?
    能请得动卡洛琳这位纽约律界女撒旦的。
    最起码也应该是个有钱人吧?
    “去查一下,雷迪·杰菲斯的身份。”放下信封,罗伯特冷静地道。
    赛勒斯与佩姬点点头,赛勒斯先离开了房间。
    赛勒斯走了以后,佩姬道:“这个亚伯·史密斯究竟想干什么?
    又是让报纸发这些新闻,还有这个雷迪·杰菲斯,应该也是与他有关吧?”
    罗伯特回答说:“大概率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这么心胸狭窄,我都已经表示不会再继续对他下手了。”
    佩姬连连点头,显然觉得祖父说的没错。
    让爷孙两人开始觉得麻烦的是,后面接踵而来的多份律师函。
    到了中午吃午饭的时候。
    罗伯特的办公桌上,已经摆放着刚好30封律师函。
    办公室里,罗伯特、佩姬和赛勒斯,都在看着这些律师函。
    “呼~”
    早上还觉得无所谓,轻松自在的罗伯特。
    现在看着这些律师函,都有点头疼了。
    让罗伯特头疼的,并不是这些律师涵的数量。
    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每个月收到的律师函,最起码有上百封。
    数量多,并没有什么好让罗伯特头疼的。
    让罗伯特头疼的是,刚才他的孙女佩姬说。
    这三十封律师函,每一封的律师事务所都不同。
    并且它们的名字,刚好是今年最新发布的Vault排行榜里的前三十名。
    Vault榜,是关于美国律所的排名,是业界最权威的榜单之一。
    Vault排名,是每年从对在美国律所执业的数千名律师的调查中得出来的。
    可以说是美国律师群体自己评选出来的,因此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个律所在律师行业中的认可度。
    换句话说,美国律师认知中,排名前三十的律师事务所。
    都给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发来了律师函。
    赛勒斯开口说:“我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三十封律师涵都是真的。”
    “并且它们代表的客户,名字也没有一个一样。那个雷迪·杰菲斯的身份,我也查出来了。”
    “雷迪·杰菲斯究竟是谁?”佩姬问道。
    “莫根索先生,您或许还有些记忆。”赛勒斯对罗伯特说:
    “前年的纽约地铁枪击案,被起诉的人名字就叫雷迪·杰菲斯。”
    罗伯特想说每年纽约地铁枪击案,最少有二十多次。
    自己怎么可能全都记得?
    再怎么精力充沛,罗伯特今年都八十多了。
    记忆力衰退无可避免,但罗伯特还是点点头:
    “有些印象,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这个雷迪·杰菲斯,要起诉我们。
    起诉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司法不公,涉嫌作伪证、违背嫌疑人意愿等等。”
    “起诉的律师,就是卡洛琳。”
    赛勒斯无奈地道:
    “另外显而易见。余下其他29封律师函和起诉人、律师,也是和这封差不多的情况。”
    “换句话说。”佩姬声音低沉,“很可能是亚伯·史密斯,花钱请了这么多律师,找了这么多人,来起诉我们?”
    “他是为了什么?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这些人的出场费,绝对会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面对佩姬的不解,赛勒斯也理解不能。
    “或许是为了出口气?报复我们?”赛勒斯不确定的道。
    “这个不大现实的答案,反而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了。”
    罗伯特头疼地说:“鬼知道我们招惹了什么东西。 ”
    就像赛勒斯与罗伯特猜测的那样。
    亚伯的目的,还真的就有出气这一层含义在。
    罗伯特觉得头疼无奈的时候,史密斯资本的办公室。
    大卫·梅隆也在无奈。
    “三十家全美最优秀的律所,请他们的出场费,目前每家平均大概20万美元。”
    大卫·梅隆拿着一份账单,是卡洛琳提交给他的。
    “但如果真的要他们,去和罗伯特打官司的话。”
    “这个数字,最少会增加十倍以上。
    再乘以三十,这就是最少几千万美元的费用了。”
    “真的有必要这样子吗?亚伯,这会让我们与罗伯特关系走向极端的。”
    还特别费钱。
    大卫这样想道。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838/76616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