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486章 纨绔入局,辞官归隐

第486章 纨绔入局,辞官归隐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朝堂之上。
    淮西官员几次举荐,洪武大帝最终答应,让胡凃进入礼部担任主事。
    历朝历代,丞相之子想要为官都不是难事。
    更何况朱元璋巴不得胡凃这样的人进入官场,这无疑会暴露淮西一脉的软肋。
    曾经的君臣相知,变成互相算计,是天意也是必然。
    一个口称爱卿,一个谢主隆恩,无疑是莫大的嘲讽。
    不过这跟岳麟都没什么关系,他现在的任务是趁早帮朱棣成才。
    毕竟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朱棣就要离开金陵,前往北平就藩。
    到时候这位马上皇帝,将会诸部参加北伐,成为大明的一代名将。
    朱棣的天赋令王保保瞠目结舌,往往只需要讲解一遍兵法,就能够融会贯通。
    而岳麟所说的练兵之法,尤其是《纪效新书》,更令王保保刮目相看。
    “妹夫,即便北元能够拥有此书,恐怕也难以再兴。”
    “一个政权的腐败,从来不是从下层开始,而是始于上层。”
    “大明很好,我这些时日观察,国泰民安,百姓富庶。”
    王保保看向朱棣一板一眼舞枪弄棒,笑道:“真是嘲讽,我培养的人,是皇上的儿子,以后还会是北元的强敌。”
    岳麟拍了拍王保保的肩膀,笑道:“大舅哥这是手痒,想要上战场了不成?”
    “短时间内,若没有大事,恐怕不会让你出征。”
    “你与魏国公一样,是我大明的顶级战力,不可能轻易亮剑。”
    王保保苦笑道:“我又何尝不知?即便皇上信任,也要面临其他群臣的阻挠。”
    “现在这般,每日能与敏敏相见,能教授四郎兵法,已经十分满足。”
    二人闲聊之际,徐达也坐了下来,看着徐允恭和朱棣对练。
    徐达嘴上不服王保保,可却依旧让自家长子在一边旁听。
    徐允恭对兵法的理解,同样令王保保惊讶。
    更是发出了感慨:“大明有两位猛将,北元焉能与之抗衡?”
    徐达满脸骄傲道:“咱的儿子,不是孬种吧?别看你王保保现在年轻,咱可比你多个儿子呢!”
    王保保笑骂一句:“若非我游戏人间,儿子早就遍地跑!”
    “徐达,你也莫要激我!战场上互有胜负,单挑你未必是我对手。”
    眼看二人又要争吵,岳麟赶紧上前劝阻。
    “行了行了,你们两都少说两句!”
    “胡惟庸之子,竟然进入了礼部?”
    “魏国公,不是我说你!那种货色你也不阻拦?”
    “我们两不在朝廷,你是吃干饭的不成!”
    被岳麟职责,徐达老脸一红,气急败坏。
    “放屁!咱怎么没阻挠?”
    “你不知道那胡惟庸,如今是什么嘴脸!”
    “皇上竟然答应了这厮请求,你那陶凯师父也被气了个半死!”
    徐达冷哼道:“如今有无数小国前来我大明朝贡,礼部忙的不可开交。”
    “突然塞进来一个二世祖,岂不是打乱了部署?”
    “哼!若是捅出什么篓子,陶凯如何兜得住?”
    捅出篓子?
    岳麟此时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
    “妹夫?你这是怎么了?”
    王保保注意到了岳麟的异样,后者起身告辞道:“我先行一步!诸位咱们回来再说!”
    张定边与老王不敢怠慢,赶紧准备车架,岳麟上车皱眉道:“直接去刘师府上,想必李师和陶师也在。”
    ——
    诚意伯府。
    陶凯大吐苦水,礼部向来出彩,如今却被胡惟庸塞进了个累赘。
    皇上不帮忙说话,反而任由其乱来。
    “伯温,老李!你们二人在朝堂上,为何连个屁都不放?”
    “连魏国公都替老夫说话!”
    “此事真的让老夫恼火!”
    陶凯来回踱步,刘伯温却一言不发,整个人愁眉紧锁。
    李敏不知所以,只能宽慰道:“那胡惟庸不过是让儿子抄个近道走仕途罢了。”
    “你就将他扔去闲职,他又能做出什么事?”
    “不过皇上今日说的有些过分,什么老陶你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需要年轻人来分担。”
    陶凯气得牙痒痒,礼部如今就是他的孩子,他不希望孩子身上有一只毒虫。
    “老爷,驸马爷岳麟求见。”
    “快快让他进来!”
    刘伯温听闻岳麟前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岳麟快步而来,躬身行礼道:“学生拜见三位恩师!”
    “听闻今日朝堂之事,特意前来探望!”
    三个老家伙扶起岳麟,说来也巧,他们对岳麟十分喜爱,自从与岳麟结识,浙东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岳麟啊,你给评评理!伯温这老家伙,在朝堂上一句话都没有替我说!”
    陶凯吹胡子瞪眼,还不忘看刘伯温一眼。
    “陶师,学生今日前来,是想让你暂且辞官归隐!”
    辞官归隐?
    听闻此言,陶凯双眸瞪大,有些不可置信。
    刘伯温则轻舒一口气,至少岳麟与他的看法相同。
    ——
    武英殿。
    朱元璋提笔批阅奏折,朱标在旁轻声询问:“父皇,今日为何要答应胡惟庸?”
    “那等不合理的请求,分明是欺君犯上!”
    “那胡凃儿臣可见过,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朱元璋轻笑道:“咱就是要这种人来破局。”
    “胡惟庸手里还有些权力,咱正愁没办法收回来,他就给了机会。”
    “今日咱在朝堂上,已经提醒了陶凯,至于如何抉择,就看那老家伙自己了。”
    朱标还想过问,朱元璋却摆了摆手。
    “标儿,此事若是传到岳麟耳中,肯定已经猜测的差不多。”
    “你若是真的好奇,不妨就去问问他吧。”
    “莫要因为朝政,就跟岳麟疏远,此乃为父给你留下的肱骨之臣!”
    朱标听闻点了点头,俯身再拜,“儿臣知道了!”
    ——
    隔日。
    陶凯直接递上辞呈,乞骸骨,准备告老还乡。
    这可乐坏了淮西一脉,胡惟庸更是喜不自胜。
    经过这些年在安南的历练,他的弟子陈瑛已经有了升迁的机会。
    如今这个礼部尚书便是淮西一脉的囊中之物。
    可惜陈瑛的资历依旧不高,只能用之前的吏部侍郎方堂明来接手。
    “皇上英明!如今我淮西已经占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
    “刘伯温,你拿什么跟我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522/75492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