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339章 明争暗斗,宋濂上位

第339章 明争暗斗,宋濂上位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岳麟灭国之功,已经是板上钉钉,皇帝更是金口玉言,待他还朝便可迎娶两位公主。
    既然对方驸马爷的身份已经难以撼动,胡惟庸只得将目光转到安南这片土地之上。
    若是真如岳麟所言,一年三熟的安南,将会成为明廷的又一大粮仓。
    若是能将淮西一脉的官员安插于此,那就是唾手可得的政绩。
    “皇上英明!”
    胡惟庸再次开口道:“如今安南布政使的人选,朝廷也该早日定下结论,也好让我朝将士班师。”
    朱元璋点了点头,安南之地,必须要有一位信得过,能力强的人,才能够镇住。
    在老朱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合适人选,只不过现在提出,未免为时尚早。
    尤其是北元未灭,就让此人前去镇守安南,有些大材小用。
    “惟庸啊,你有何人选?”
    见皇帝亲口发问,胡惟庸心中欢喜道:“回皇上!周德兴可前往安南这等酷热之地戴罪立功!”
    “吏部主事陈瑛,上次平倭亦有其功劳,可从旁辅佐周德兴!”
    “臣以为,这二人倾力合作,定能令交趾安稳如初!”
    朱元璋并未开口,而是等待着浙东集团的反击。
    刘伯温等人,岂能坐视周德兴和陈瑛一方独大?
    二人都是淮西集团,安南岂不是成了淮西的后花园?
    “皇上!臣以为,布政使事关重大!陈瑛毕竟年轻,担任此要职为时尚早。”
    刘伯温举荐道:“翰林学士宋濂,乃当世大儒,交趾之民,多蛮夷之风,正需宋濂这等大儒行教化之策!”
    宋濂?
    听闻此言,太子朱标同样欣喜不已,他早就觉得恩师宋濂,不该蜗居在翰林院。
    “父皇!宋濂先生有大才!若能成为交趾布政使,定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朱标躬身行礼,胡惟庸气得牙痒,这刘基当真狡猾!
    举荐宋濂,不就是为了得到太子殿下的支持?
    朱元璋同样陷入沉思,对于宋濂,他并非不可以任用。
    而是此人性行淑均,乃君子之风,遇到官场上的事情,未必能处理得当。
    好在安南之地,岳麟清除了陈氏和黎氏两大豪族,算是为将来的布政使铺路。
    周德兴与宋濂有旧,何况有着太子帝师的名号,也不敢对宋濂使绊子。
    唯有胡惟庸推荐的陈瑛,此人究竟用还是不用?
    陈瑛?
    朱元璋想起来,对方算是胡惟庸的得意门生,让其滚出朝廷,去到安南之地,无异于祛除胡惟庸一臂。
    “也罢!咱就封宋濂为交趾布政使!周德兴为都指挥使,陈瑛为按察使!”
    皇上英明!
    朝堂两大派系,分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瞬间氛围其乐融融。
    宋濂的身份特殊,即便是强度周德兴,也不敢轻易动手。
    至于陈瑛则是胡惟庸留在安南的一步暗棋,此地行走私海贸之事,可谓是更为方便。
    “让他们三人尽快出发吧!”
    “廖永忠所部,待到宋濂抵达,便尽快班师还朝!”
    “无事退朝!”
    ——
    安南,新安府。
    明军的雷霆手段,彻底震慑了安南当地的豪族。
    陈日昆则已经被押解前往金陵,其余众人则等待朝廷调令。
    “岳麟啊,你觉得此番上任的布政使,会是何人?”
    廖永忠挤眉弄眼,现在他可深知跟着岳麟的好处。
    这位驸马爷,不仅能猜到皇帝的心思,还能带着大家伙立功致富。
    “具体人选,我未必能算到。”
    岳麟直言道:“若是布政使由浙东担任,按察使与都指挥使势必为淮西一脉。”
    “反之亦然。不过此事跟你我无关,等着他们驻军完毕,我等便能班师回朝。”
    廖永忠属于皇上的私人白手套,何况一向不受众人待见,他并无派系之分。
    至于岳麟,无论他跟浙东党魁刘伯温如何亲近,都是板上钉钉的皇党。
    毕竟人家是驸马爷。
    “占城稻已经寻得,让百姓们尽数耕种。”
    “田契,地契也已经准备妥当。”
    “算是咱们为到任的布政使铺路。”
    见岳麟忙前忙后,廖永忠不解道:“本候看不明白,若是淮西之人接任布政使,你做这些事情,人家可未必会感恩戴德!”
    岳麟轻笑道:“德庆候需知,我做这些并非为了被人,而是咱们自己。”
    “唯有安南稳定,永不复叛,你我的灭国之功,才会被世人铭记。”
    “否则,这等功劳只是过眼云烟。”
    廖永忠心里一阵后怕,他现在就担心一件事,皇帝会不会秋后算账。
    “那……”
    “只要布政使,按照本官所行之事,让百姓安居乐业,谁会愿意造反叛乱?”
    岳麟宽慰道:“只望来人,莫要为了一己之力,置安南百姓于不顾!”
    二人谈话之际,蓝玉直接踏入大营,笑道:“德庆候!岳翰林!布政使的人选已定!”
    廖永忠紧张道:“快!快说是何人?”
    蓝玉指向岳麟,笑道:“此人与岳翰林大有干系,乃是翰林学士——宋濂!”
    宋大儒?
    岳麟眉头紧锁,宋濂是当代文宗,更是谦谦君子。
    可这样的人,担任布政使,当真能够治理好安南么?
    “蓝玉将军,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可知是何人?”
    “都指挥使乃江夏候周德兴,至于按察使?听闻是之前吏部主事陈瑛,此人名不见经传,不提也罢!”
    陈瑛,那条毒蛇!
    平倭之际,对方可没少在后面算计。
    岳麟心中担忧不已,以宋濂这样的君子,当真能提防住陈瑛这等小人么?
    “岳翰林,这可是好事!”
    廖永忠笑道:“宋大儒跟你有旧,又是太子帝师!此人勤政爱民,定然会让安南百姓安居乐业!”
    蓝玉同样认为如此,布政使毕竟是一把手,对都指挥使和按察使有钳制作用。
    岳麟对此并不乐观,可如今的他却并不能做出什么改变。
    至少这是皇帝的旨意,也是淮西与浙东两大派系斗争的产物。
    “只望与宋大儒一见,对其陈明利害吧!”
    岳麟叹气一声,“庙堂之高远,令人如履薄冰!宋大儒曾在翰林院有恩于我,必须为其出谋划策一番。”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522/7549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