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145章 尔等,缘何变卦?

第145章 尔等,缘何变卦?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奉天殿。
    洪武大帝朱元璋正襟危坐,事关太子恩师、儒林代表宋濂,自然马虎不得。
    与其他元末群雄打下一座城池,便前去劫掠金银珠宝不同,朱元璋进城后,则是寻访当地大儒。
    以往乞丐和尚的经历,使得朱元璋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至少与老朱问对后,即便如刘伯温这样的清流,也赞不绝口。
    一个不读书的义军首领,不会遵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计策。
    宋濂身为天下士子的榜样,受到了如此对待,引得言官无数为其鸣不平。
    且不管那些突然冒出的门生故吏目的如何,皇帝若是不过问,肯定说不过去。
    “宣,翰林学士岳麟进殿!”
    在百官的注目下,岳麟如今身披囚服,有些狼狈地走入大殿。
    礼部尚书陶凯,工部尚书李敏的眼中,难免有担忧之色。
    御史中丞刘伯温则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他有责任监察百官。
    若是过问岳麟的事,难免被人指责偏袒。
    三位都是清流官员,更是当时大儒,即便是关心,也不敢表现的太过着急。
    胡惟庸嘴角上扬,得意地看向徐达。
    “魏国公,您虽然行军打仗不错,但这看人的目光,还是差了些。”
    面对胡惟庸的挑衅,徐达尚未还口,一旁的蓝玉已经怒不可遏。
    “胡相此言差矣!魏国公体恤士卒,是真正的大英雄!岂容你随意评说?”
    “哦?本相倒是听闻,若不是你蓝玉贪功冒进,魏国公便不会有此一败!”
    你……
    蓝玉哑口无言,没想到他成了胡惟庸攻击徐达的理由。
    “胡相,事情没查清真相,便开始发表结论,为时尚早吧?”
    徐达不紧不慢笑道:“我与那岳麟多有来往,此人重情重义,并非急功近利,忘恩负义之人。”
    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对着胡惟庸怒目而视。
    他们都是铁杆的皇党,自然不会与胡惟庸同流合污。
    “哦?那魏国公的意思是,御史们都是无的放矢,冤枉了岳麟不成?”
    眼见双方势同水火,朱元璋轻敲龙椅,众人当即安静下来,等待皇帝发话。
    即便是隔着屏风,天威难测依旧带给官员们莫大的压力。
    “岳麟啊,你为何与宋濂闹得这般不愉快?”
    朱元璋开口道:“咱听闻,宋濂可是将两位皇子的功课交予了你!”
    朱标正要开口,却被朱元璋瞪了一眼,让其不要说话。
    父子二人在屏风后,旁人压根看不到眼神交流。
    “回禀陛下!”
    岳麟躬身道:“此乃误会,但过错皆在下官!得罪了宋大儒,下官甘愿受到责罚!”
    宋濂眉头舒缓,抚须轻笑,终究是没有看错人。
    若是岳麟直接将过错甩到秦王与晋王身上,难免会让皇帝心存芥蒂。
    皇帝的儿子怎么会错?
    即便免除了岳麟的过错,也会留下不堪担当的印象。
    岳麟则对此事闭口不提,大有一力承担的意思。
    “好小子,这份隐忍和担当,便足够翰林院的后生们学习了!”
    宋濂哪里知道,岳麟只是遵循着一个原则——教不严,师之惰!
    即便说错话的是秦王与晋王,可他担任翰林学士,有教导皇子的责任,便难辞其咎。
    “皇上,宋濂乃我中原学子的楷模!绝不可受到此等屈辱!”
    胡惟庸义愤填膺,早就忘记昨日还因政见不合,骂宋濂是老匹夫。
    “微臣听闻宋大人的际遇,一时间感同身受!”
    “那种被看重之人背叛的感觉,实在是痛彻心扉!”
    “这等品德低劣的官员,焉能成为我大明的俊才?”
    胡惟庸痛心疾首,指向岳麟,悲切道:“岳麟啊岳麟!你可知道本相对你寄予厚望,更像将你收为门生!”
    “你……你太让本相失望了!”
    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感人肺腑。
    胡惟庸成了宽宏大量,偏爱贤才的丞相。
    岳麟则成了不争气的伤仲永,还是品德不过关的那一类。
    朱元璋嘴角轻笑,低声道:“标儿,咱要不是让毛骧查过岳麟的底细,还真要被胡惟庸说动了。”
    朱标恭敬道:“父皇明鉴,岳翰林虽与魏国公、刘御史等有来往,却也寥寥可数,都在大庭广众之下!”
    言外之意,岳麟可没有投靠任何一方势力的意思。
    无论是淮西集团,还是浙东集团,都不过是皇帝手中的玩物。
    归根结底,双方都是权力平衡的产物,待到皇帝收拢权力之时,便是两大集团覆灭之际。
    “胡相真乃爱才之人,可惜这岳麟不争气!”
    “唉!亏得胡相这般看重他,最后却伤了胡相的心!”
    “岳麟,不堪大用!不堪大用啊!”
    胡惟庸的一众党羽不断对着岳麟指指点点,他们哪里清楚一个人的品行?
    只以胡惟庸的喜好为评判标准。
    刘伯温怒目而视,再也忍不住,大喝道:“汝等闭嘴!岳麟所作所为,汝等又知道多少?”
    礼部尚书陶凯怒道:“一群趋炎附势之徒!我大明吏治如此,真是羞于汝等为伍!”
    工部尚书李敏冷漠道:“胡相既然看重岳麟,为何不带在身边熏陶?犯了错,才这般表现?”
    三个老匹夫!
    胡惟庸心中暗骂,若不是这些清流官员,朝堂早就成了淮西集团的一言堂!
    即便是淮西内部,也分为了皇党与相党。
    皇党自然以徐达,李文忠,冯胜,邓逾为首。
    至于相党,则有汤和(后面会细说,莫着急喷),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等人。
    眼看双方僵持不下,胡惟庸则看向了当事人宋濂。
    “宋大人,岳麟既然无话可说,那便由你说清楚事情经过,让皇上来论断此事如何?”
    胡惟庸一经提出,当即引得一众官员附和。
    “标儿,你看看!这些当官的啊,咱还没表态,就已经随波逐流了!”
    朱元璋笑容阴冷,朱标心知父皇生气。
    “你要记住!这些当官之人,可用之而不可信之!要时刻有自己的判断!”
    “父皇,那岳麟呢?”
    朱元璋还未开口,就听到宋濂说道:“启禀皇上,此事其中有误会,岳麟对老臣没有无礼之举,恳请皇上宽恕岳翰林!”
    胡惟庸:“???”
    当朝丞相有些发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濂!你刚才说什么?”
    “胡相这般年纪,莫非耳背了不成?”
    宋濂一向看不惯胡惟庸,冷笑道:“我说岳麟没有无礼之举,恳请皇上宽恕岳麟!”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522/75488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