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 第一章 朝九晚五,拒绝内卷

第一章 朝九晚五,拒绝内卷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洪武年间,奉天殿。
    新朝初立,万象更新,一扫冬日阴霾,整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刚升任为右丞相的胡惟庸,便新官上任三把火,决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
    “臣,弹劾凤阳县令岳麟,不守大明律法!”
    “巳时(早九)开衙,酉时(晚五)闭衙。使得百姓无处伸冤!”
    “凤阳税收自岳麟去年上任后,竟然位列全国之首,此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手持玉笏的胡惟庸,吐沫横飞,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端坐龙椅的洪武大帝,不由地眉头深锁。
    凤阳,是他的家乡,是老朱家的根,更是大明中都!
    一个七品芝麻官,竟然敢违逆咱对官员的要求!
    巳时开衙,酉时闭衙,他比咱这个皇帝还要轻松!
    身为工作狂人,老朱经常是天没亮便开始批阅奏折,一直到深夜方才睡去。
    皇帝尚且如此,下面的臣子焉能轻松?
    洪武一朝,至少从官员作息而言,当真无愧是大明第一内卷。
    胡惟庸嘴角上挑,看皇帝这般不满,心中窃喜。
    “本相刚刚升官,为保权势地位,便借那七品芝麻官的项上人头一用。”
    官员们都为那名叫“岳麟”的县令捏了把汗。
    看陛下这般震怒,定会让锦衣卫直接将其抓获!
    “标儿!”
    “父皇,儿臣在。”
    洪武大帝虎目微睁,看向殿下群臣,后者无不颤栗。
    “咱要亲自回凤阳一趟,斩那狗官!你留在应天府监国!”
    呼……
    朱标从未见过父皇如此生气,躬身行礼道:“儿臣遵旨!”
    帝王一怒,驾临凤阳!
    ——
    凤阳县,大明王朝龙兴之地。
    颠簸的马车上,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亲自赶车。
    车厢内坐着粗布麻衣,束发网巾的朱元璋。
    身旁十三岁的少年,正是燕王朱棣。
    “父皇……”
    “咱说了多少次,出宫后,叫咱一声爹,咋就那么难?”
    啪!
    老朱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朱棣委屈道:“爹……您明明知道儿臣不是那个意思嘛!”
    “一个小小县令,何必劳您亲自过来?”
    朱元璋痛心疾首,叹气道:“凤阳,是咱朱家的根!凤阳的父母官,都这副德行!”
    “那整个大明官场,还不乱了套?百姓是我大明的基石,不容有失!”
    “咱惩治了那狗官,足以震慑宵小之辈!”
    杀鸡儆猴!
    朱棣聪慧非常,笑道:“爹爹英明!凤阳县令尚且被斩,更别说其他地方官员,此举定能敲山震虎!”
    老朱轻抚胡须,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皇上想家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凤阳这地方,承载了朱元璋太多回忆。
    幼年的他,还是朱重八,刘地主家的放牛娃。
    青年的他,改名朱元璋,郭子兴麾下的将军。
    壮年的他,紫金山登基,汉家天子万岁爷。
    年号洪武,称帝金陵,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凤阳自古以来,多灾多难。”
    回想往事,朱元璋不堪回首道:“当年蝗旱横行,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无奈之下被你爷爷送到皇觉寺当和尚……”
    老朱正在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却发现朱棣不断自马车外张望。
    小兔崽子!
    你爹的传奇经历,还比不上窗外风景?
    凤阳这等穷乡僻壤,有什么可看的?
    啪!
    不由分说,老朱大手一拍,再次招呼在儿子头上。
    “爹!您刚才说凤阳穷苦,蝗旱横行,可外面却是庄稼麦浪滚滚,稻浪起伏!”
    朱棣遥指向一种他没见过的庄稼,“植株高大,上面的果实跟棒子一样!”
    老朱只当朱棣是胡说八道,这孩子不懂农事,少见多怪!
    “让咱看看!以前咱总跟着你爷爷种地,什么庄稼咱不认识?”
    说罢,洪武大帝亲自探出头,这一看不要紧。
    一排排林立的绿色植株,高大威猛,如同即将受到检阅的士兵。
    结出的棒状果实,更是老朱没见过的船新庄稼。
    “毛骧!停!停车!”
    锦衣卫指挥室赶紧听令,不知皇上为何如此激动。
    朱元璋再清楚不过,凤阳可不是什么肥沃之地,怎么会有庄稼长得如此之好?
    “老哥哥,你们种的是何物?朝廷年初,不是已经发下了良种?为何不种啊?”
    朱元璋冲着路边的老农,虚心请教道。
    “你是外人吧?”
    老农呵呵一笑,为老朱倒了碗水,“这是县令大人寻到的良种,名为玉米!”
    “此物一年两熟,抗旱抗虫,咱们凤阳百姓,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老朱闻言,不解道:“什么?饿肚子?当今皇上,不是免了凤阳赋税?你们怎么还吃不饱饭?”
    老农叹气道:“唉!你懂什么!咱们凤阳多灾,朝廷发下来的种子,收成甚微!远不如县令大人派发的良种!我世代务农,岂会跟你胡说八道?”
    朱元璋老脸一红,再次发问道:“那这玉米又该如何食用?”
    老农也不避讳,直接拿出煮好的玉米,扒开碧绿的外皮,露出金黄色的发丝,以及黄橙橙的果实。
    “尝尝?一个便能顶饱!”
    毛骧见状,便要为皇帝试毒,谁知老朱怒瞪一眼,锦衣卫指挥使不敢妄动。
    “好吃!糯中带甜,肉厚皮薄,柔软细腻,满口清香软糯!”
    一旁的朱棣已经馋得流口水,朱元璋这才想起儿子,顺便掰了一截递过去。
    告别老农后,父子二人再次上了马车。
    “爹,此人怎么看,都不像胡相所说,是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之人。”
    “哼!你懂什么?父母官,要为百姓伸冤做主!咱去县衙听审,看看他如何升堂断案!”
    老朱发话,毛骧便驱车直接向县衙而去。
    舟车劳顿,朱元璋与朱棣在车上小憩片刻。
    毛骧赶车望去,只觉得凤阳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前些年,还是荒凉之地,如今却是商贾盛行,小贩叫卖不断。
    街上热闹程度,与应天府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凤阳县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坐北朝南。
    一个七品官的衙门,却直追五品大员!
    毛骧心中暗道:“这是贪污了多少百姓,才换来如此规模?”
    正当锦衣卫指挥使,想要看个究竟,却发现县衙压根没开门!
    “小兄弟,为何还不开衙?你们的县太爷,莫非是摆设不成?”
    被问话的百姓,一脸嫌弃道:“咱们县太爷,日理万机,为国为民,休息一下怎么了?”
    “咱们县太爷说了,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朝九晚五,拒绝内卷!”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522/75487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