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一十三章 纵横捭阖,利益牵动!

第三百一十三章 纵横捭阖,利益牵动!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孙子曾经曰过: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虽然倭国多年以来内乱不断,但总人口却还在七百万以上。
    相比之下,东海郡的人口只有两百万出头。
    即使这一次东海郡占尽天时地利,又有火器的优势。
    一举歼灭了对方二十万青壮。
    可两边的战争潜力,依旧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说,冯一博依旧坚持发动一场灭国之战。
    那倭国这个“穷寇”,很可能会在战争压力之下,让诸多大名真正联合起来。
    到时候,东海郡必将被拉入战争的沼泽。
    很难在短时间内覆灭对方。
    而且马岛海战之中,东海郡虽然是大胜。
    可要说没有损失也是不可能的。
    而这次最大的损失,就是炮弹、火药和手雷。
    这大半年的积累,在夺取筑紫岛的战斗和马岛海战之中。
    基本已经消耗殆尽。
    虽然东海郡那边还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但也只够支撑一些小规模的战役。
    若是遭遇军团集结冲锋,恐怕起到的作用不大。
    何况,东海郡的军事训练都是以鸳鸯阵为主。
    这种阵法很好,但更适合小规模散兵作战。
    如果遭遇骑兵冲锋,基本就是送菜了。
    而倭国恰好不缺成建制的骑兵。
    再继续打下去,即使能灭了倭国,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小。
    最好的结果就是惨胜。
    可别说是惨胜,就算是伤了东海郡的元气。
    冯一博都觉得这是得不偿失的事。
    所以,在出征之前他就早有谋划。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
    他就没想过,只通过战争灭了倭国。
    就如他常和狗子说的那样。
    战争不是必要手段,更不是唯一的手段。
    何况,通过速夺筑紫岛。
    又经历了马岛海战,一举覆灭倭国二十万远征军。
    东海郡已经展示了足够的武力。
    现在第一阶段的武力展示结束,接下来就可以进入第二步阶段。
    那就是携大胜之威,以强大的武力进行威慑。
    开始用软刀子割肉,慢慢消耗倭国的潜力。
    而这个软刀子,也不止一把。
    冯一博先派出人手,游走于倭国大名之间。
    让他们通过“投名状”的方式,获得参与“马岛议和”的入场券。
    如果你不来,那这次议和之后。
    你就很可能成为被抛出来顶罪,用来对大魏示好的对象。
    而能参与这次议和,就能获取一些主动。
    甚至可能得到大魏和东海郡的支持。
    当然,这都是冯一博让人说的。
    真正能得到什么,还要看这次议和的成果。
    而冯一博之所以这样做,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用意。
    那就是参与了议和的倭人,他都会在之后给与一定支持。
    以保证倭国可以保持平衡,继续维持割据状态。
    各方经过一轮角逐到达这里,第一步就已经算是初步达成。
    第二步,冯一博就拿出了议和条款。
    他在派人去倭国搅局的同时,自己也亲到高丽。
    面见仇栾和高丽王李松。
    当时两边见礼之后,寒暄了一阵。
    他就将自己制定的议和条款,给两人看了,
    两人看完的反应,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随后不由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高丽王李松最先沉不住气,问道:
    “冯天使,这样的条款,对方真的能接受吗?”
    这上面的条款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给高丽的利益还是最小的一份,却也让他连想都没敢想过。
    仇栾代表新晋勋贵,被划分的利益可不小。
    自然更不敢轻易相信。
    此时见李松开口,他也跟着道:
    “冯大人,东海郡王这是想坐地起价,让倭国落地还钱?”
    他儿子仇鹏,和冯一博算是有些交情的。
    因此刚刚见到冯一博的时候,他还拉了几句家常。
    拿出了一副长辈的架势。
    可冯一博当然不会自降身价,把自己摆到晚辈的身份上。
    从头到尾,他一句叔父也没喊,而是公事公办的称呼为仇帅。
    仇栾为此还有些不满。
    可现在一看这条款,他有些兴奋,又有些难以置信。
    但也明白冯一博为何这样的架势了。
    这上面的条款,实在是有些太过。
    就算倭国暂时答应,也绝对要阳奉阴违。
    不可能会真的按章执行。
    冯一博听他所言,微微一笑,霸气的道:
    “王驾和仇帅不必为此多虑,他们没得选,我们让他们签,他们就得签。”
    他敢列出来的条款,自然有他的把握。
    只是有些东西不好细说,
    等签了之后,他自然有办法执行。
    仇栾闻言自是皱眉,又迟疑道:
    “就算勉强签了,他们也给不起那么多吧?”
    冯一博一听,笑着道:
    “只要签了,咱们也不会让他们有赖账的机会,不是吗?”
    这话的意思,显然是要借势。
    若是真能像条款上写的那样,仇栾自然不介意给对方撑场面。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按条款执行。
    他们新晋勋贵一脉,都能跟着吃肉。
    到时候,别说是撑场面。
    就算朝中有人不同意,他们也会和东海郡王联合起来。
    一起将这块肥肉给吞下去。
    这时,冯一博话锋一转,又道:
    “只是,二位也需要帮我一些忙。”
    高丽王李松闻言,立刻表态,道:
    “本王没问题,对于上面的条款我没有半点意见,全凭二位做主,我高丽愿附骥尾!”
    他当然没意见了。
    高丽差点被倭国灭国,还是大魏派兵拯救。
    现在倭国战败,大魏吃肉又给他留点汤喝。
    如果事成,他不仅没有损失,还能占个大便宜。
    李松又怎么会不愿意?
    冯一博对他微微点头,又看向仇栾,道:
    “仇帅,除了这和约上的事,还有一件事我想和您谈谈。”
    “哦?”
    仇栾神色微动,没有多说。
    “如果仇帅答应,这上面的利益东海郡王自然会想办法落实。”
    冯一博看着他,身子微微前倾,带着一抹笑意道:
    “而且,这也是东海郡和新贵同进退的一个机会。”
    只要上面的条款签订,东海郡和新晋勋贵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这也是冯一博拉上仇栾的原因。
    利益太大,东海郡自己吃不下。
    必须有一个势力足够的盟友,而辽东的边军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能联合新贵,形成利益共同体。
    又能借边军的威势,一起威压倭国。
    “这……”
    仇栾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不过也只沉吟了一下,还是问道:
    “冯大人还是先说说,到底是什么事吧。”
    冯一博看了一眼李松,对方立刻起身想要回避。
    没想到,冯一博却没有避讳他,就直接道:
    “其实很简单,东海郡想让仇帅帮忙弄些战马,还有养马人和骑兵教头。”
    仇栾一愣,随后眼神变得有些危险。
    似乎觉得有些失态,又连忙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
    东海郡海军强盛无比,一次就覆灭了倭国二十万大军。
    这已经让仇栾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好在对方都是步兵,到了岸上绝对不是边军的对手。
    可现在对方竟然又觊觎起骑兵……
    这是要干什么?
    “仇帅不要误会,东海郡和倭国的恩怨,想必仇帅是知道的,可以说,东海郡就是打倭寇起家的。”
    冯一博自然猜到对方所想,连忙摆了摆手,又笑着继续道:
    “东海郡王又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所以嘛……”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话中之意也不言而喻。
    仇栾一听,就接口道:
    “你是说,他想培养骑兵,将来继续去倭国作战?”
    倭国各兵种齐全,不然也无法和边军打的有来有回。
    只是高丽地势复杂,骑兵并不能作为主力。
    大多是以轻甲骑兵为主,作为机动部队和探查的斥候。
    因此派上用场的地方不多。
    但,这不代表骑兵不行。
    相反,成了建制的骑兵,可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王。
    无论是轻甲骑兵,利用机动性袭扰追击。
    还是重甲骑兵集结成阵,冲击敌军阵型。
    都是这个时代战争的常规打法。
    东海郡若想深入倭国本土作战,确实少不了骑兵。
    “不错,正是如此。”
    冯一博自然点头,又叹道:
    “东海郡的将士,只擅长海战,若是登陆作战,恐不是倭国对手。”
    这话算是半真半假。
    东海郡擅长海战是肯定的,但说不善陆战也不对。
    只是,东海郡的士兵,更擅长以鸳鸯阵为基础的散兵作战方式。
    应对大军团作战,肯定达不到常态的碾压效果。
    “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的头上?”
    仇栾微微皱眉,随后又恍然道:
    “怪不得他肯让出这么大的利益!”
    他以为东海郡王是自己吃不下倭国,才会想着联合新贵。
    这样不仅可以联合在一起,维护到嘴的利益。
    还能让自己的边军帮他训练骑兵。
    若真是如此,倒是一举两得。
    “也不全是如此,毕竟这次和议若是成功,没有仇帅,他一个人也吃不下这么大的肉。”
    冯一博不想对方多想骑兵的事,立刻笑着又强调了一遍利益。
    果然,仇栾被他这么一说,也点头道:
    “倒也是,即使倭国落地还钱,哪怕最后能到手的只有十分之一,也难免引起朝中物议沸腾,怕是争得你死我活。”
    这样大的利益,没人会不眼红。
    若是没有新晋勋贵加入,帮东海郡分担一些火力。
    那最后,东海郡王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甚至即使签订条款,也是水月镜花。
    那群不爱搞事专爱搞人的家伙一眼红,甚至可能会搞到和议作废。
    没他们的好处,那就谁都别好。
    “当然了,若是不找仇帅,倒也可以找四王八公试试。”
    见仇栾虽然明白了利益关系,却迟迟没有表态。
    冯一博又开始递话了,含笑道:
    “毕竟我和他们也还有些亲戚。”
    仇栾闻言,依旧没有正面回应。
    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冯一博道:
    “看来冯大人也是盆满钵满,不然不会这么忙前忙后的奔走。”
    这是在嘲讽冯一博为了利益,显得有些心急。
    “说实在话,我这次纯粹为了国家,希望以后再无倭寇之患,至于那庞大利益,却是与我无关。”
    冯一博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还笑道:
    “当然,仅凭马岛一战的功劳,想必就够我吃个饱了。”
    马岛一战,虽然是东海郡的战绩。
    但他明面上奉诏持节,督军东海。
    这样的功劳自然少不了他的一份。
    仇栾虽然不信,但也不再嘲弄,点头道:
    “倒也是,若是没人从中作梗,这次一回去,再见面就要叫声侯爷了吧?”
    说着,他还吟诵道:
    “‘封侯非吾意,唯愿海波平’,看来冯大人一语成谶了。”
    他的意思显然是,冯一博做到了平波靖海,眼看就要封侯了。
    可一语成谶却不是什么好词。
    冯一博一时也有些拿不准,不知道对方是故意的,还是粗人不知典故的乱用。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他只能当作没听出歧义,又道:
    “我自问一心平波靖海,侯不侯的倒是无所谓。”
    他先谦虚两句,才又笑着道:
    “仇帅这次驱逐倭寇,收复高丽王都,才应该要加爵为侯了吧?”
    虽然倭国远征军是被东海郡覆灭的,但高丽却是边军收复的。
    仇栾这次又是亲自坐镇,不负众望。
    一个收复土地,一个歼灭大军。
    这次战争中,两人算是各有贡献。
    要说功劳,也不好说谁大谁小。
    高丽王李松听着两人谈话一直不敢出声,这时才笑着捧了一句,道:
    “这次高丽之危,全靠两位襄助,我稍后就会修国书一封,感谢两位对高丽的大恩,想必两位如此功劳,加官进爵自也不是问题。”
    他虽然是个王爵,但在这两位面前却不算什么。
    一个是九省统制,掌管辽东边军。
    与高丽国陆上相邻。
    一个督军东海,和东海郡王相交莫逆。
    一句话就能封锁高丽海上航线。
    这时候又没空中航路。
    眼前两人要是联合起来,随随便便就把高丽锁死。
    李松自然对两人客气至极,就差跪舔了。
    “不敢在王驾面前称功!”
    “王驾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虽然他有些谄媚,但到底也是大魏承认的王爵。
    李松这么一说,两人难免要谦虚两句。
    随后,冯一博就顺势结束了关于功劳的话题。
    继续和仇栾讨论起和谈之事。
    “时间紧迫,我必须要赶回马岛主持大局,仇帅到底作何打算,咱们不妨直言!”
    时间确实很紧,因此冯一博也不再和仇栾打什么马虎眼。
    他带着几分逼迫的意味,直接就道:
    “若是仇帅还想回去商议,恐怕来不及,我只能持节代表圣上,带着东海郡先把这事定下了再说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278/74441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