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北静王

第二百三十七章 胸有成竹北静王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这是在变相的警告我们,他想什么时候动手就什么时候动手,想什么时候放开就什么时候放开。”
    水溶轻叹一声,又道:
    “我们招惹了一个不该招惹的人。”
    一众勋贵闻言,都有些沉默。
    半晌,有人恼怒的道:
    “真不知道东海的那条黑龙为什么这么听他的?”
    “一群海寇出身,能有什么见识?”
    水溶接连叹气,又道:
    “是他给东海郡指了一条明路啊!”
    那人闻言也有些泄气,小声道:
    “这群土鳖倒是知恩图报,可我们就倒霉了!”
    没想到,这话立刻引起众人共鸣。
    “是啊!被他卡住脖子,以后见他都抬不起头来。”
    “可我们也不能出手啊!”
    “对啊!他冯渊不好惹,可四位阁老又有哪个好惹?”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内阁,并非大魏祖制。
    至少在太祖时并没有这个机构。
    太祖时有保龄侯史公担任尚书令,总揽天下之政。
    至后期,史公退隐。
    太祖却并未再置尚书令。
    中书省的主官,紫薇舍人薛公也在同一时期病逝。
    太祖不仅不再设尚书令,还下令废除了中书省。
    从此,六部只能直接对接皇帝。
    天下政令皆由上出!
    不过太祖皇帝一时忙不过来,于是又在同年置四辅官。
    这四人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说白了,就是顾问。
    他们要先看一遍奏折,并在上面写上施政建议。
    随后,此四人分别被封为:
    文渊阁学士、东阁学士,华盖殿学士、武英殿学士。
    以这四位学士作为辅官,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了天泰帝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形式。
    并在此基础上,定下以文渊阁为办公地点。
    同时也形成了以文渊阁学士为主,东阁学士次之的机制。
    至此,大魏的内阁就初步成了定例。
    到了景顺帝登极之时,内阁依旧是由四人组成。
    选的都是与他亲近,又声望隆重之人。
    或是,极有能力也可入阁。
    除张松越和陈勤之这两位帝师,分别作为首辅、次辅之外。
    还有两人,就都是资历、名望、能力,都极高之人。
    其中一人名为费纮,字仲大。
    他出身江南望族,铅山费氏。
    祖上是太祖朝的重臣,他本人也曾在天泰帝时期官至户部尚书。
    虽不是勋贵出身,但毕竟也是江南望族。
    多少和四王八公沾点故旧。
    四人之中,他是最后一个入阁的。
    但也是唯一一个,只因能力出众。
    被景顺帝请入内阁的!
    景顺帝掌权之后,新旧党争不断。
    他不想沾惹,选择再三告老请辞。
    最终,景顺帝虽然同意他辞去户部尚书之职。
    但也驳回了告老的请求,并请入内阁。
    专门提供钱粮相关的建议。
    费仲大虽是旧党,但就连张松越这位新党魁首也要对其礼敬有加。
    无他,只因户部不能没他!
    另外一个,名为夏蠃,字语冰。
    他的出身倒是一般。
    同冯一博类似,都是普通乡宦之家。
    但他在景顺帝还是太子时,曾任詹事府少詹事。
    太师、太傅名义上都是帝师,隔三差五会给太子讲讲经义。
    可日常负责教导和照顾太子,却是詹事府的职责。
    其中詹事府主官,也就是太子詹事。
    多为皇帝信重的勋贵出任。
    可开国勋贵忠心可嘉,掌管一府也问题不大。
    但辅导太子的大任,他们自问学问不足以教人。
    于是这个职责,就只能落在一甲出身的少詹事,也就是夏语冰的身上。
    再加上,詹事府还负责太子的日常起居,平日和太子接触最多。
    可以说景顺帝登极之前,詹事府的官员,就是他最熟悉的臣子了。
    这个夏语冰怎么也算是景顺帝的潜邸旧臣。
    一众开国勋贵商量半天,却都哭丧着脸。
    没办法,实在是这四人中,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说实在的,他们自认不是惹不起内阁。
    主要是惹不起景顺帝。
    张松越是新党魁首自不必说,景顺帝对他几乎言听计从。
    仅凭师徒俩的默契,他的地位就无人能及。
    陈勤之倒是有意告老,可他的眼光格局,都是景顺帝最为推崇。
    他在景顺帝登极初期所上《谨始十事》,至今被奉为圭臬。
    大魏这几年不少策略,都有其中的影子。
    费仲大虽然算是旧党,但娴于政理,办事练达。
    景顺帝早将之倚为股肱!
    凡涉钱粮之事,必过他手。
    若非这位老计相,大魏的钱袋子早空了!
    而且他与不少勋贵有旧。
    开国勋贵们再傻,也不会攻讦内阁中唯一与他们有些关系的人啊!
    夏语冰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内阁中,景顺帝真正的心腹。
    动他就是在直接挑衅景顺帝!
    这边四人他们不想招惹,但冯一博那边也不好解决。
    现在东海郡,虽然暂时解除了对他们的经济封锁。
    但只要他想,随时都能再来一次!
    这就让有海外生意的勋贵,被紧邻卡住了脖子!
    于是开国勋贵再次分成两拨。
    一方没有海外生意的,主张不能因小失大。
    绝对不能对内阁出手!
    那样只会让景顺帝翻脸,同时也会得罪阁老身后代表的势力。
    最终得不偿失!
    何况,没有了皇权的支持。
    勋贵的根儿就没了!
    另一方有海外生意的,或是牵连极深的。
    自然主张按照冯一博的要求做,至少不能明确拒绝。
    不然再来一次封锁,他们就要吃土了。
    一众人吵闹不休,让水溶头疼不已。
    他没有什么海外生意,自然也不想参与什么党争。
    可他正是因为不甘做一个闲散王爷,才会笼络一众开国勋贵。
    之前他们在新旧党争时候抱团自保,成功让新党收手。
    这让水溶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可现在不过是遇到一点挫折,这群人就争论不休。
    人人都只为自己,丝毫不顾对方的利益。
    这让水溶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是不是没有那么优秀?
    他不禁想到,若是冯渊能加入他们,东海郡王不也成了他们的一员?
    那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他忽然眼前一亮。
    “都别吵了!”
    水溶一声高呼,让争得面红耳赤的勋贵们暂时停了下来。
    他们知道,这样的争吵毫无意义。
    但想停下也需要一个契机。
    显然,北静郡王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有一个主意,说予你们听听。”
    见众人都期待的看着他,水溶找回了一点自信。
    “冯渊并未明说,也并未给我们规定时间,因此我们还是有操作的空间。”
    他微微一笑,恢复了往日的和煦,道:
    “我的建议是,这件事不妨用拖字诀。”
    这话一出,就有人打断,道:
    “怎么拖?若是他问起怎么办?”
    “对啊!冯渊又不傻,他能干等着?”
    听到这样的问题,水溶却丝毫不慌。
    “若是他问起,就说我们在准备了,毕竟想对付阁老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
    “可总有拖不下去的一天,到时候他知道我们耍他,报复会更勐烈吧?”
    见不少在海上有买卖的勋贵,都深以为然的点头。
    水溶笑着摇了摇头,道:
    “拖着他,我们自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这话一出,众人多少好奇。
    “我们做什么?”
    “王爷有话不妨直说!”
    水溶闻言,学着冯一博之前的样子,伸出一根手指,道:
    “一方面,我们确实要搜集各个阁老的问题,但隐而不发。”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随后都皱眉思索起来。
    “若是冯渊等不及,就把这些给他看看,让他知道我们在动。”
    说到这里,水溶又伸出一根手指。
    “另一方面,我们要从东海郡那边想办法!”
    众人闻言又是一怔,随后却有不少人皱起眉头。
    还有不少人欲言又止。
    “只要联络到东海郡王,就不怕找不到办法打动他!”
    水溶说到这里,越发觉得自己的主意妙绝。
    可惜在场却无人猜出他真正的意思。
    “冯渊能给的,我们也能给,冯渊不能给的,我们还能给!”
    水溶的语气十分自信,最后还霸气道:
    “只要让他知道,只有勋贵才能明白勋贵,我们才是他最好的盟友!”
    一众勋贵闻言,大多面露难色。
    只一人先附和道:
    “对啊!只要冯渊这边对他可有可无,我们就能随时按死冯渊这个小杂种!”
    说完这句,那人却话锋一转,叹道:
    “可是难就难在,那位东海郡王不见我们的人啊!”
    “对啊!根本不见我们!”
    “之前又不是没试过!”
    “若非他避而不见,我们也不会对冯渊下手!”
    一时间,众人纷纷附和起来。
    “此前避而不见,应该是对我们有所防备。”
    水溶闻言,却不慌不忙。
    他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得意,胸有成竹的道:
    “可现在我们可以从冯渊这边下手。”
    这就是他刚刚想到的主意!
    东海郡王不见他们,可冯渊不能不见他们啊!
    既然冯渊能联系到东海郡王,那为何不从这边想想办法呢?
    “冯渊?”
    众人听到他的话,都是一愣。
    之前他们不是没想过拉拢冯渊。
    但一来,冯渊滑不留手,如何也不肯站队。
    二来,他们也不想多一个中间人,尤其还不是自己人。
    可事到如今,若是给他们从来一次的机会。
    他们一定选择拉拢冯渊,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
    而不是让他下野,然后卡住自己脖子。
    水溶见众人神色,自信一笑,道:
    “没错,他是挟制我们,让我们两难,可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他,达成我们的目的呢?”
    这话显然有人觉得不对,直接皱眉问道:
    “让他为我们牵线搭桥?他能答应?”
    水溶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洒然笑道:
    “谁说是在座的各位了,你们莫非忘了,贾家也是开国勋贵的一员呢!”
    “贾家?”
    众人先是一怔,随后恍然。
    “妙啊!”
    “绝了!”
    “我们怎么把这事忘了!”
    一时,叫绝声此起彼伏。
    水溶也是刚刚胡思乱想,偶然突破了桎梏。
    既然原本准备踩在脚下的冯渊都能利用,那之前想要排除在外的贾府为什么不行?
    见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水溶还补充道:
    “只要贾家和那边沟通上,不就等于我们和那边沟通上了吗?”
    众人纷纷点头,一人还滴咕道:
    “没想到,他们还有些用处。”
    他们虽然和贾府都有走动,却不妨碍他们看不上贾府。
    虽然都是开国勋贵,但谁家没个门面?
    只有贾府,没一个爷们能抗事的。
    甚至没有正经实职,全靠祖宗撑着。
    不过,毕竟是老亲,该走动还是要走动。
    如今贾府又有了起色。
    外有王子腾、贾雨村这样的强援。
    内有贤德妃争气的怀上龙嗣。
    当然,这样全靠运气的起势。
    也难免有人羡慕中带着一丝不屑。
    “不要胡言!”
    水溶低声训斥一句,又重新换上笑脸道:
    “不管怎么说,贾家也是咱们自己人。”
    那人微微一缩,连忙道:
    “是是是,毕竟贵妃有了身子!”
    其他人闻言,也跟着纷纷附和,道:
    “可不是?将来说不得也要依仗贾家。”
    “确实,贾家已经今非昔比了!”
    “虽然之前沉沦一阵,现在却属他家势头最勐。”
    就在众人讨论贾家的时候,有人又提出一个问题。
    “可是,就算贾家联系上东海郡王,我们要如何拉拢呢?”
    众人闻言,顿时纷纷皱眉。
    “权力?怕是我们给不了。”
    开玩笑,世袭罔替还有封地的郡王。
    比在座的都强太多!
    “利益?怕是我们给不起。”
    金银珠宝,东海郡王如何会缺?
    就连他们在海上做买卖,都要看东海郡的脸色!
    给钱肯定有用,但给不起!
    “是啊!靠什么打开局面呢?”
    一个个提出意见,又很快自己就否定了。
    正这时,水溶忽然突兀的说了句:
    “其实贾家别的不行,但我这一路和史老太君同行,几次听内子说起,贾家姑娘可都教养的不错呢。”
    “您的意思是……”
    南安王府的霍之焕闻言,眼睛一亮。
    听了水溶的话,他不由联想到自己母亲过阵子要来都中,想办的那件事。
    便不由猜测道:
    “联姻?”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278/74439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