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冯渊咏梅,迎春含羞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冯渊咏梅,迎春含羞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第二百一十九冯渊咏梅,迎春含羞
    李纨见两姐妹一唱一和,心中羡慕师弟的福气。
    又见黛玉的表情,顿知几分她的心思。
    无非是听宝钗已经随时能问,她却还要再等两年。
    难免心中微酸。
    这时李纨便故意装作不满,拿出掌坛的架子道:
    “还听不听我这个社长的说话了?”
    两人闻言,都连忙摆正姿态。
    黛玉也暂时收起了小心思。
    李纨见此,心中松了口气,忍着笑意继续道:
    “如今我们许多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还有二姐儿、三姐儿,都不大会做诗。”
    探春这时“噗嗤”一笑,提醒道:
    “已有了号,还只管这样称呼,不如不有了!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
    “稍后再定罚约!”
    李纨瞪了她一眼,探春顿时一缩。
    见自己长嫂的威严还在,李纨又继续道:
    “所以,须得让出我们几个去,我们几个人各分些别事来做。”
    众人闻言,自然没有意见。
    “咱们人多,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几位副社长。”
    说道此处,李纨伸手一划,道:
    “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出题限韵,娥皇女英誊录监场。”
    两对姐妹各自都点头,表示悦服。
    其他人本还想劝,李纨、迎春、惜春三人两句。
    见李纨这么说了,也不好相强。
    自然又都勉强依了。
    见再无人反对,李纨想了想,又补充道: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几个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众人这才连连点头,都道:“正该如此。”
    “今次咱们是在冯府,下次若是在贾府,也可在我那,我那里地方儿大。”
    这次还没开始,李纨就想到了下次,还道:
    “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
    “咯咯咯!”
    众人见她说得有趣,顿时掩嘴轻笑。
    在座又以贾府人多,闻言自是都点头同意。
    宝钗作为地主,也帮着查缺补漏,说道:
    “好叫社长知道,咱们也该要议定几日一会才好。”
    探春闻言点头,又笑着提议道:
    “若只管会多了,又没趣儿了,一月之中,只可三两次便好。”
    宝钗沉吟了一下,想到家中还有事务处置。
    自是不能日日相会。
    当下便附和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众人纷纷点头应是,宝钗见此又周全道:
    “除这两日外,倘有高兴的,她情愿加一社,或请到他那里去,或附就了来,也使得,岂不活泼有趣?”
    众人闻言更是纷纷叫好:
    “这个主意更好。”
    “诗翁就该随性!”
    “想去就去,不想就不去!”
    李纨闻言也点点头,当即拍板:
    “今日是十六,那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
    想到探春和宝钗的话,她还补充道:
    “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只管另择日子补开,哪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也不管。”
    她平日就带这些小姑,很是有些师长独断的模样。
    “只是到了初二,必然往我那里去,十六便来冯府这边。”
    本来她忙于府中俗务,有阵子没来冯府。
    现在已经算是熟练,以后自也要来父母膝下承欢。
    带着这些小姑们自也无妨。
    众人闻言也无异议,纷纷称好。
    探春见大家兴致不错,当即倡议道:
    “今日宝姐姐和姐夫做东道,咱们也吃饱喝足,不如先开一社吧?”
    说着,也不等众人回应,她就看向李纨,笑着道:
    “还请稻香老农速速出题,菱洲、藕榭限韵,娥皇、女英监场。”
    迎春性子软弱,今日喝了几杯葡萄酒,却也耍得兴起。
    当下提议道:“若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儿公道。”
    李纨闻言,却是摇头否定了迎春的想法。
    她直接按照之前说的,自己出题,道:
    “方才我们逛园子,正好梅花盛开,你们何不就咏起它来呢?”
    迎春见此,便也顺从,不由道:
    “那我们再回园中,继续赏梅做诗?”
    院中腊梅正盛,若是温酒赏梅也是没事。
    只是不少人都走得疲累,闻言顿显为难。
    宝钗这时便接过话茬,笑着道:
    “不过是梅花,又何必定到面前才做?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寓情,非要当面才能做,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迎春性格软弱,闻言也不争辩,就只道:
    “既如此,待我限韵。”
    宝钗立刻吩咐冯府下人,备下纸笔。
    待笔墨齐备摆在台上,迎春也定下七言律。
    又定了韵后,“冬藏社”诸成员便都各自分散。
    一时间,满屋满院都是她们的身影。
    有的开始饮酒,想通过醉意找些灵感。
    有的来回踱步,在院中绕圈徘回往复。
    有的抱头苦思,提了笔却又落不下去。
    独黛玉和妙玉姐妹轻松自在。
    两姐妹闲庭散步,或是指点建筑,或逗弄贾兰。
    或又和晴雯、雪雁等丫鬟调笑。
    迎春又让冯府的小丫鬟找来“梦甜香”。
    这种香只有三寸来长,灯草粗细。
    以其易尽,故以此为限。
    如香尽未成,便要受罚。
    不一时,探春便先有了灵感,自己提笔写出。
    随后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
    做完之后,便一脸轻松的问起宝钗:
    “山中高士,你可有了?”
    宝钗闻言一笑,谦虚道:
    “有却有了,只是不好。”
    宝玉此时正背着手,门外在回廊上踱来踱去。
    听到两人对话,便向不远处的黛玉道:
    “你听,她们都有了呢。”
    黛玉正和妙玉说话,闻言回道:
    “做好你的便是。”
    宝玉讪讪的回屋,正见宝钗已誊写出来。
    他抬眼看香,顿时慌道:
    “了不得!香只剩下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
    想着,又跑去院里。
    见黛玉和妙玉不知说起什么,正掩口轻笑。
    他上前急道:“香要完了,你还只管在这笑?”
    这次黛玉干脆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和妙玉说话。
    宝玉见此,恨恨的道:
    “既如此,我可顾不得你了,管他好歹,我先写出来吧。”
    说完,就回屋,走到桉前写了。
    这时黛玉和妙玉两姐妹也悠然而至,刷刷几下挥就而成。
    李纨看了一眼香,高声宣道:
    “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
    宝玉今日连续吃瘪,此时却还想讨好李纨。
    他一脸谄媚上前,挤出笑脸道:
    “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都服的。”
    这话众人倒是认同,李纨却只作未闻。
    她从头到尾一次看完,便指点着黛玉、妙玉,和宝钗的三首,开始点评。
    “若论清雅馥郁,是‘槛内人’这首,若论风流别致,是‘竹影樵君’这首。”
    说到此,她却顿了顿,才宣布道:
    “可若论含蓄浑厚,终都让‘山中高士’一筹。”
    探春在也看了半晌,闻言点头道:
    “这评的有理,‘槛内人’和‘竹影樵君’不分上下,但亦都逊‘山中高士’半筹。”
    众人纷纷过来看了,也都点头品评。
    这时李纨又看向宝玉,毫不留情的道:
    “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
    宝玉刚刚急躁得很,自是没有做好。
    所以虽有些不服,倒也大方承认,道:
    “我的那首原不好,这评的最公。”
    不过,说完他又看了看黛玉,道:
    “只是竹影樵君那首还要再斟酌一二。”
    自己的不行,却想帮黛玉打抱不平。
    黛玉闻言转头,给他个后脑勺,不作理会。
    李纨闻言斜睨宝玉一眼,直接道:
    “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
    宝玉听了,只得闷闷不语。
    湘云看了半晌,心中暗自佩服,嘴上却是不服,道:
    “这次宝姐姐占了东道的便宜,下次咱们在稻香老农那里再论高下!”
    说到此,她又话锋一转,道:
    “说来冯家三妇位列三甲,若是姐夫也作一首,不知能不能压她们三个一头?”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议论。
    尤其是黛玉,听她一说顿时脸上通红。
    “冯家三妇”,显然将她算进去了。
    探春这时跃跃欲试的看向宝钗,劝道:
    “姐夫若在,我们便不好再做,可如今既然都作完了,不若让姐夫也作一首,给今日压场如何?”
    宝钗笑而不语,心中正犹豫着要不要找,李纨却接口道:
    “这倒是不错,现在他作好作坏,我们也不怕,正好让你们欣赏一番探花的诗才!”
    李纨此时兴致正高,直接喊来儿子贾兰,道:
    “兰儿,你去找你叔父,看他能不能作一首咏梅的。”
    她现在每日忙于俗务,今日难得放松。
    又喝了不少葡萄酒,多多少少有些放浪形骸了。
    先是拿出长嫂架势,让一群小姑都听她的。
    如今又拿出师姐做派,准备让冯一博也来一首。
    好似把平日的端雅形象都抛在脑后。
    “好!”
    贾兰应声领命,一路小跑朝前堂去了。
    冯府他自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三个爷们儿喝酒的地方。
    此时冯一博和薛蟠、贾琏正到酒酣人热时。
    三人不觉间,都已微醺。
    “叔父,她们都做完了,我娘让我问你也作首咏梅的。”
    听到贾兰传的话,冯一博半醉半醒间便道:
    “拿笔来!”
    立刻有下人备好笔墨,冯一博提笔三两下挥就而成。
    往贾兰手上一递,道:“拿去!”
    贾兰手捧墨宝,一熘烟又回了众人处。
    “这么快?”
    有眼尖的看到贾兰回来,顿时惊讶。
    前后不过盏茶功夫,怕也才到前面就回来了吧?
    “叔父听了,随手而成。”
    贾兰闻言微微得意,似又怕冯一博做的不好,还补充道:
    “不过叔父有些醉了,不知做的如何。”
    黛玉难忍心中好奇,早已迎了过来。
    可她接过来一看,却只道:
    “《卜算子·咏梅》……咦?”
    只刚说了个题目,就眼神诧异的看着向迎春。
    “怎么是词?我看看!”
    探春耳朵尖,听到“卜算子”几个字就知是词。
    她还以为黛玉惊讶的是这个。
    可等她上前一看,顿时也有些惊讶。
    “咦?”
    她也轻“咦”一声,随后探春也和黛玉一样。
    目光微微诡异的看向迎春。
    迎春被两人的目光一看,顿时感觉莫名其妙、
    可她刚要上前,史湘云却先凑了过去。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吟诵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读完这句,湘云也反应过来。
    原来这词的第一句就暗藏迎春之名。
    湘云同样惊讶的看向迎春,又有些不确定的道:
    “这是写给菱洲?哈哈哈!”
    就算是如此,还不忘称迎春的别号。
    不过,原本算没多想的,也都反应过来了。
    一时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湘云干笑了几声,见除了迎春脸红,别人都没太大反应,又继续往下读: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李纨自也听出其中的歧义。
    这时她一半圆场,一半真心的道:
    “这阙定然绝妙!”
    李纨只听前两句,也知是好词。
    史湘云也点头,附和道:
    “确实绝妙,好个一枝独俏!”
    她话里有话,盯着脸红的迎春,还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这时探春见她只顾看笑话,便上前把着冯渊的词,继续吟诵道: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这下史湘云笑得更起劲儿了,连持卷的手都撒开。
    笑得捂着肚子道:
    “这是要抱谁?谁抱?”
    “呸!你这鹿嘴里吐不出好花!”
    黛玉早已不忿,轻啐一口,又道:
    “兰儿说冯家哥哥醉了,写的时候定未想到二姐姐。”
    湘云闻言,却笑着反击道:
    “你叫错了,该罚!”
    见两人要吵起来,宝钗就要出言劝解。
    可她还没说话,就听一声:
    “别吵!”
    原来是李纨不耐。
    她一瞪眼,两人都各自讪讪的不再出声。
    黛玉依旧气鼓鼓的看着湘云,
    湘云避开她的眼神,微微撇嘴。
    这时探春见不再吵了,便继续往下诵道: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众人纷纷称赞声中,唯有迎春脸色更红。
    即使明知这词并非为她所做,可还是默默记在心里。
    来回品味。
    也不知想到什么。
    一时,迎春竟有些痴了。
    正这时,忽地宝玉一声高呼:
    “不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278/74438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